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张玉堂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武天敏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杨庆民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袁永军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祁宇博 

聂建忠 韩寿庚  刘凤桥 

刘绍勇  陈  飞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sjsjz@163.com

全媒体时代军事重大网宣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周 攀

摘 要:近年来,我军在网络舆论宣传领域不断探索创新、持续用力,逐渐形成具有我军特色的网宣模式。本文在归纳我军重大网宣活动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对我军网络舆论宣传发展的整体态势进行探索总结,从基本要求、媒介融合、传播力生成模式转变三个方面对做好军事重大网宣活动提出优化建议。

关键字:重大网宣活动;媒介融合;实践优化

军事重大网宣活动,是军队重大主题宣传在互联网上的表现,即通过“三微一端(微信、微博、微视频和客户端)”、网站等互联网传播媒介,在一段时间内集中连续大规模开展的以展现军队建设发展成果、传递军人良好作风形象、反映军民良好关系的宣传报道活动。军事重大网宣活动的目的旨在吸引受众、引导受众、扩大军队影响力,占领互联网舆论高地。

一、军事重大网宣活动的基本特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军深入学习习主席关于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适应互联网发展规律,遵循网络媒体建设和舆论传播规律,不断探索创新我军重大网宣活动,逐步形成我军特色,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政治站位高,主题鲜明且有针对性。我军重大网宣活动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导,以某一时期党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军队重点中心工作为重大主题,生动形象地反映强军实践、讲好强军故事,突出展现全军官兵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的新作为新气象新风貌。

二是精心策划部署,加强军地协同组织。面对全媒体、融媒体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军事网络宣传注重强化全军“一盘棋”的大宣传观念,并通过“借船出海”的方式,持续深化军民融合发展道路,不断加强各方合作与交流,形成“联合作战”合力,增大宣传的覆盖面和冲击力。

三是依托主流媒体和网络“大V”,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吸纳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和各领域正能量网络“大V”参与,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活动已成为近来年军事重大网宣活动最显著的特点,赋予了其鲜活、创新、生动的互联网特征。媒体采编人员、网络名人等通过融入军营、贴近官兵,赋予文字以强大生命力,引发广大网民的情感共鸣,在与受众的互动中提升活动整体的传播影响力。

二、军事重大网宣活动发展的整体态势

近年来,中国军事发展大事喜事多、主场外交多,同时重要敏感节点多、突发舆情多。全军各单位提前谋划、积极布局、主动出击,聚力增强军队网络宣传攻势,各类军事重大网宣活动亮点纷呈、成效显著,主流舆论“压舱石”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扎实推进“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助力强军正能量释放。传承红色基因,是军队新时代政治建军的战略任务和基础工程,同时在广大网民强烈的民族情感驱使下,回顾历史、缅怀先烈、继承传统也是普通民众现实的心理需求、感情需求。据此,近年来我军重大网宣活动大范围走进英雄部队、王牌劲旅,带领广大网媒记者、网络名人近距离感受部队练兵备战的生动实践和火热场景,探寻续写光荣的精神密码,感悟红色基因力量,并用饱蘸深情的笔触、清新鲜活的文风,讲好新时代的强军故事,写好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引领广大网民重温人民军队光荣历史,感悟革命英雄崇高精神,网聚强国强军正能量。

军媒矩阵融合联动,合力报道凸显“全域作战”理念。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作为军事宣传阵地的主力军,充分发挥改革后多媒体形态融合联动的“军媒矩阵”效能,在大型宣传报道活动中坚持以媒体融合思维打破报纸、电视、广播、新媒体之间的界限,科学调配人员、统筹采编联动、强化资源共享,产生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传播力的全媒体产品。通过全时联通、全域联合、联合出击,切实打通“官方”和“民间”两个舆论场,唱响一曲曲铿锵的强军赞歌。

社交网络宣传高歌猛进,短视频传播异军突起。伴随着公众新闻消费习惯的改变,我军越来越重视网络新媒体的运用,积极借助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网络平台开设军队主体账号,与地方主流媒体密切配合,分众化、精准化、持续化的传播手段扩大了军事网络宣传的整体影响力。特别是抖音、秒拍等微视频传播平台影响力空前,尤其以 “中国军网(粉丝1853万)”“解放军新闻中心融媒体(粉丝1439万)”“我们的天空(粉丝539.2万)”等获得认证的军队抖音账号,极大的扩充了军事网宣活动的受众群体和传播广度。

舆论拥军情感增强,和平年代守护者形象深入人心。近年来,军队各种庆祝活动让强军声音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军事行动上的“剑出奇招”和舆论引导上的密切配合,使军队“压舱石”功能不断强化,军队“定海神针”作用深入人心,引发网民点赞中国军队,致敬和平年代的人民守护者。以2019年为例,青岛海上阅兵,神盾舰集体亮相,引人注目;首艘国产航母正式列装,双航母提振全民士气;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新锐武器重磅亮相,“中国最帅天团”意气风发,全民圈粉。先进强大、整齐统一的军队形象感染力十足,共情效应显著,全民爱国拥军共识空前凝聚。

三、对优化军事重大网宣活动的思考

军事重大网宣活动在全媒体、融媒体的时代背景之下,在思维理念、媒介融合和传播力生成模式等方面要积极变革,以适应时代需求。

一是在理念、内容、形式、体制方面的转变。首先,移动互联网技术尤其是自媒体的蓬勃发展,使得传统媒介和受众的关系得到更进一步的改变,军队媒体要克服宣传报道中存在服务观念淡薄等等问题,将“用户至上”的传播理念贯穿全过程,找准宣传主题与受众需求、媒体关切之间的结合点,依照新闻宣传规律开展工作。其次,不管传播技术如何发展、宣传形式如何变化,军事网络宣传仍然要坚持“内容为王”的规律。军队新闻媒体要凭借自身权威信息发布的优势,强化互联网思维,打破内容形态的界限,通过网络媒体、新媒体创造出具有较强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宣传产品,以精彩内容赢得满园春色。再次,好的内容需要借助恰当的宣传手段来呈现,新媒体手段运用从“两微一端”到“三微一端”的扩展升级,各平台同频共振、同步发声,从而有效放大宣传效应。最后,面对日益加速的媒介融合进程以及军队体制编制的调整改革,要通过制定有利于军队媒体发展、有利于激发媒体从业人员积极性创造性的军队媒体管理和新闻宣传管理规定以及人才培养考评机制,促进全军媒体形成现代新闻传播体系,确保军事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二是要加速推进军队媒介的融合进程。当前,军队媒体的媒介融合正加速向媒介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以及媒介终端融合的“完全融合”阶段转变。要达到上述目标,除了在技术层面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有效整合各种媒介资源和生产要素,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外,更需要通过主流媒体的顶层设计、各媒体间的呼应配合和齐心协力,实现“宣传互融、利益共融。”再者,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移动传播将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军队媒体需要保持对新技术的敏感,着力于新技术的快速应用,努力实现内容传播与先进技术的融通共享。

三是要促进传播力生成模式的转变。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媒介和传播的变革,在传播对象分众化、传播模式多元化、媒体融合加速化的背景之下,传统的信息生产方式和传播力生成模式与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不相适应、与军事媒体的职责使命不相适应。为适应传播技术的新发展、媒介融合的新趋势、公众阅读的新习惯,要通过丰富产品形态、做强平台支撑、优化组织架构促进军事媒体传播力生成模式的转变。 加速推进传统媒体的转化升级,通过对社会信息的聚合、分发以及平台把关,提升新闻内容生产力和网络空间的舆论引导力。 尤其要抓住短视频不断兴起并将持续暴走的契机,依据其能结合军队官方媒体内容生产优势与新媒体及时性、碎片化传播特点的功能,整合军事新闻宣传资源,作为推动军事媒体转型和提升传播力的关键手段。

四、结 语

随着我军在网络舆论宣传领域不断探索创新、持续用力,军事重大网宣活动已逐步成为全军新闻宣传工作的新亮点、重头戏,其核心地位作用发挥日益关键。要始终坚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以服务备战打仗为指向,通过新的网络形式和生动感人的网上报道,不断扩大军事重大网宣活动的声势,拉近与广大网民的距离,为实现新时代的强军梦提供坚强的舆论支持,发出强军兴军的时代最强音。

参考文献:

[1]赵建龙.融媒体时代如何讲好军事新闻故事[J].新闻世界,2017(08):25-28.

[2]陈先平,周尚瑜.聚焦“大事件” 把准总基调 唱响主旋律—《火箭兵报》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专刊宣传的实践与探索[J].军事记者,2017(11):26-27.

[3]陈飞,曹东南.军队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必须把握好三个关系[J].军事记者,2019(12):8.

[4]罗建三.全媒体时代如何有效唱响主旋律[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09-18(004).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