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李  军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陈广照  夏洪青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三个强化”:全面提升战地记者队伍应急应战能力

作者:杜 娟

摘 要: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广播电视部在全军遴选一批广播电视新闻骨干,与广播电视部《军事报道》《军事纪实》栏目组、中国军视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防时空》等相关栏目的优秀编辑、记者组建“光&影”突击队,聚焦备战打仗,全面提升战地记者队伍的能力素质。

关键词:“三个强化”;“光&影”突击队;战地记者

为切实加强战地记者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应急应战能力,2019年初,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广播电视部在全军遴选出一批军政素质优良、专业技术过硬的广播电视新闻骨干,与广播电视部《军事报道》《军事纪实》栏目组、中国军视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防时空》等相关栏目的优秀编辑、记者共同组建“光&影”突击队,让报道更好地融入到备战打仗之中,打造一支能够执行多种任务的精兵劲旅。这一实践说明,全面提升战地记者队伍的能力,必须强化战位意识、时效意识、融合意识。

一、强化战位意识:突出军事记者战斗特性,让亲历式报道实战味更浓郁

“光&影”突击队既是宣传队,也是战斗队,军事记者的特殊身份,决定了他们在舆论战场上必须时刻保持冲锋的战斗姿态。我军从炮火硝烟的战争年代开始,就有战地记者冒着枪林弹雨深入战场一线,用纸笔和相机记录前线将士英勇无畏,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鼓舞军心士气。

从反映百团大战等战斗场景的摄影记者徐肖冰,到采写记录百万雄师过大江的随军记者阎吾,再到拍摄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壮观场面的军事记者孟昭瑞……他们经历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写出的一篇篇反映战况的报道,拍摄的一张张记录战争进程的照片,为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战争记忆,唤起人们对和平的珍视。

今天的军事记者更应传承从烽火硝烟战场中走来的老一辈新闻战士的优良传统和使命担当,在复杂的媒体格局中捍卫我们的舆论阵地。为此,广播电视部在报道任务一线组建“光&影”突击队,利用“记者在战位”专栏对队员进行一次次实战化磨砺。特别是2019年春节,来自多军兵种的军事记者与广播电视部多个栏目的骨干记者集结后,兵分多路奔赴风雪边关、演训一线,真实记录新年度实战化练兵的火热场景,切身体验部队官兵练兵备战、精武强能的崭新风貌。

从火箭军战略导弹部队地下坑道训练到空军歼-16战机跨昼夜飞行训练,从特战队员16小时极限训练到海军岸导部队紧急拉动,从武警船艇兵水上巡逻到卫星测控任务一线,“光&影”突击队队员全程跟随部队战备拉动演练,深入官兵战位岗位,用镜头和话筒多侧面展现部队官兵在习近平强军思想引领下,积极投身强军兴军实践,开展实战化练兵备战的火热场景。

不仅如此,“光&影”突击队队员还在体验式报道中融入部队官兵的实战化训练,突出军事记者的战斗性,让亲历式报道战味更浓。比如,新闻《两栖侦察队:“敌后”破袭磨亮战场尖刀》,一名军事记者为采访两栖侦察队学会了潜水,全程参与一次夜间“敌后”破袭行动,和特战队员在10米深的水域潜行了200米。他的现场感受直接将观众代入其中,近距离走进了这些特战队员。再比如,新闻《第一视角记录空降兵高空伞降》,来自空降兵部队的一名少校记者,同新兵一同参加高空跳伞训练,用镜头记录下了战友迎风飞翔的英姿。虽然这已是他军旅生涯的第40次跳伞,但跃出舱门前的那种紧张与兴奋,依然与以往的每一次都一样。而这样一些课目的体验也充分展现了军事记者不同于其他记者的职业特性,他们的综合战斗素养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

二、强化时效意识:聚焦使命任务,让连线报道现场感更强烈

电视新闻直播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能够将信息实时传播,让受众直击全过程。比起那些已经剪辑好的新闻,这种形式现场感更强,特别是军事题材新闻的直播报道,由于聚焦的是演习演训实地,它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光&影”突击队特别依托《军事报道》这一时效性强的新闻栏目进行了多场连线报道,从战味十足的战机夜间飞行,到雪域高原的漫漫巡逻路,再到太平洋上的远海训练编队,凸显了主流媒体在重要军事事件直播中的优势。

“光&影”突击队中有来自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军兵种的报道骨干,素质过硬、经验丰富。在连线报道中,他们既发挥各自军兵种的优势尽量使报道出特色,又跨军种进行联合报道尽量拓宽视野,形成一盘棋的合力。每一次连线报道都是对“光&影”突击队快速反应能力的检验,从便携式采编设备到卫星传输设备的使用,报道的野战味更浓了,军事记者的能力也不断增强。

作为“光&影”突击队的一员,笔者前往空军航空兵某旅报道歼-16战机跨昼夜飞行,并对夜间飞行情况进行连线报道,突出实时传播和现场感。战机巨大的轰鸣声和官兵练兵备战的紧张气氛,让观众感受到了浓浓的战斗气息。特别是邀请了3次夺得“金头盔”的王牌旅长蒋佳冀介绍歼-16战机的构造、突出的作战性能以及夜间训练的难度,使连线报道的内容更加丰富,也更有深度。

在海拔5000多米的喀喇昆仑报道点位,“光&影”突击队队员借助卫星设备和4G网络进行传输,在高寒缺氧的环境下完成了连线报道《雪域边关体验年的味道》《海拔5380米神仙湾哨所不一样的年味》,这对突击队员的意志和技术保障也是一次考验。除了充满硝烟味的演兵场、高寒高海拔地区,连线报道还在远海大洋展开。南部战区海军远海训练编队大洋砺兵,跨越多个海区,记者用海事卫星传回信号进行连线,实时报道官兵的训练情况,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现场连线报道突出第一时间,不仅需要前方团队实时传输内容,更需要与后方密切配合,一方面与演播室播音员进行实时对话,对于快速反应能力和心理素质都是考验;另一方面,导播需要实时进行双视窗切换和上字幕信息,对现场处置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这些报道为突击队在以后的急难险重任务中进行直播报道,从人员能力素质到技术保障上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三、强化融合意识:善用多平台呈现,让全媒体特色更加凸显

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和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使得军事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平台更加多样。“光&影”突击队积极转变思维理念,在每次任务中主动设置议题,将采集的素材进行多次加工、多平台呈现,进而实现了大小屏联动,在新媒体空间形成影响力。

从微信公众号、微博到抖音,《军事报道》多平台传播视频影像,不断延伸平台吸引受众,由于创作团队年轻化,推出的短视频内容更加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心理和审美需求,有利于引导社会舆论。值得一提的是,无解说式的片段剪辑,现场同期声的运用,将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受众,进而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官媒带你“涨姿势”》《一分钟看“大片”》等网络产品一经推出,就引发大量军迷的关注和转发,展开军事装备知识的讨论交流,其中探访陆军地面突击装备试验场、陆军特种车辆装备试验场等揭秘性报道的精彩剪辑在微博上的点击量更是一路飙升。《95岁老兵张福清,缘何64载深藏功名?》对老人的采访制作成抖音后,引发网友纷纷留言,“这是老兵的真实想法,‘我活着回来了,比起牺牲的人,我什么要求都没有’。致敬老兵,民族脊梁”“老前辈,你们的精神才是国家的财富”。这些短视频传播效率高、更新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就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

2019年4月23日是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纪念日,央视《军事报道》联合海军共同策划了一场以“爱国奋斗,向海图强”为主题的快闪活动。《军事报道》编辑记者与部队报道骨干多角度、全方位拍摄和精心制作,又进行了一次突击队式的“快闪”报道活动,为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宣传报道掀起了热潮。在青岛海军博物馆,《军事报道》主持人、军事记者、新时代年轻水兵、青岛高校师生、青岛港和青岛地铁员工代表等600多人共同唱响《我爱这蓝色的海洋》《我和我的祖国》。88岁的海军战斗英雄、济南舰老舰长高翔、首艘核潜艇老兵受邀参加。活动现场还展示了人民海军70周年奋斗历程中有着特殊意义的国旗:海军首次环球航行时使用的国旗、海军护航编队也门撤侨时使用的国旗、辽宁舰航母编队首次跨海区训练所使用的国旗等。节目在《军事报道》播出前后,我们通过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对精彩段落进行发布,长短视频相互呼应,在视听领域进行延伸,让全媒体传播特色更加凸显。比如,《海军节快闪点燃海军城青岛》《水兵跳起踢踏舞迎接海军70周年》《清凉的海风,优美的大提琴演奏,这是属于水兵的浪漫》等,收获了大量点赞,《水兵服真帅气》《威武中的柔情》,这些符合媒体融合语境的视频内容形态,适应了网民需求的变化,让受众从多个侧面感受到了新时代水兵的风采。“军事报道”微博一天内播放量超过100万,微信公众号阅读量达到80多万,在朋友圈形成刷屏之势。“央视新闻”“军报记者”“央广军事”等微博权威平台纷纷转发,20多家网络媒体100个官方账号联合推送,多家省级卫视多时段播出,引起广泛关注,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作者系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广播电视部新闻节目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姜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