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李  军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陈广照  夏洪青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创新全媒体时代高校国防教育的传播方式

作者:宋明亮 郑文达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口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全媒体时代的到来,青年学生的观念与生活被重新建构,传统的传播方式已经落后于当下全民国防教育的发展,如何建立起适应年轻人的高校国防教育传播方式迫在眉睫。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国防教育传播方式;高校学生

2019年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军事课须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列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实行学分制管理,课程考核成绩记入学籍档案。国家对高校国防教育越来越重视,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口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传播方式已经落后于当下全民国防教育的发展,难以满足当前学生对军事知识和军事技能的现实渴望与诉求,而同时又没有形成一套能够适应全媒体时代的系统科学规范的国防教育传播方式。

紧跟全媒体时代发展步伐,改革创新国防教育传播手段迫在眉睫。为广大教官和学生提供一套科学实用规范的军事技能训练方法,用当前在青少年中流行的网络教学+社交+线下活动模式来开展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教学,强化青少年的爱军尚武精神,这既是高校国防教育工作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社交模式进行变革的现实需要,也是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在媒体融合进程中面向社会、服务国防的一道时代课题。

一、全媒体时代高校国防教育传播困局根源在哪

“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人类发明了电脑和互联网后,这种新媒介导致了新文明的产生,即互联网文明、全媒体时代。

纵观整个网络发展史,早期的互联网相比报纸杂志,信息可以更快速、更海量、更便宜地传播。于是,以雅虎、搜狐为代表的门户网站横空出世;人们在被动接收信息的同时,还期望能够精准地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于是,以谷歌、百度为代表的搜索引擎因此崛起,随后而来的是以个性化推荐为代表的今日头条;人们在主动搜寻信息的同时,还期望能彼此交流信息。于是,以Facebook、新浪微博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异军突起;人们在彼此交流信息的同时,还期望交流能更加顺畅自如。于是,以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信霸屏来袭。从被动接收信息到主动搜寻信息,从彼此交流信息到随时随地交流,贯穿始终的,是人们希望能够更好地“互动”,这,才是“全媒体”的本质。

近几年,高校国防教育取得长足进步和发展,但传播手段上却始终没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和层级上的跃迁,其原因在哪?问题的根源在于国防教育信息生产关系落后于国防教育信息生产力的发展,即我们仍在用传统的方式去教育现在的学生。

现在的学生在这里特指200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他们是如今学生的主体,而且与前几代人有着明显差异,更加独立、开放、崇尚自由。任何人,总是生活在一定时间与一定空间之中。他既是过去历史的产物,又是今后历史的起点。当现在的门户网站形态上已经接近传统媒体时,“00后”的孩子也与以往大为不同。

“00后”学生绝大部分是独套公寓里的独子,他们有三大特征:一是孤独、敏感、关注自我。学校、家庭、培训班,几乎就是他们的“三点一线”,他们拥有更广的知识面,但缺乏集体生活的体验,更看重展现自我个性;二是对话语权的要求非常高。他在家里直接跟大人对话,如果你不让他有话语的机会,他就到网上去说;三是现实感非常弱。如今的学生从小到大一切现实事务都被替代了,孩子在现代化的电脑世界里生活,在虚拟的世界体会到真实感,在真实的世界里有虚拟感。

高校国防教育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就得针对全媒体时代学生的特征,对症下药。

2014年,中国军网首次承办全国征兵宣传片征集评选活动,累计投票达5亿多人次,《军营版“小苹果”》火爆全国,当年有很多青年正是受其影响踊跃报名应征的。《军营版“小苹果”》刚推出时,连作者也都心里打鼓,“害怕通不过,害怕被指责”。毕竟这部作品跟以往那些严肃、板正的征兵宣传画风差别实在太大。然而,事实胜于雄辩。该作品在网络投票中高票当选,网上一边倒的赞不绝口。征兵宣传头一次引发网络“围观”,得益于一改往日说教式的面孔,以轻松时尚的方式吸引和凝聚着当代青年。严肃的征兵话题以这个形式大规模走进社会生活,增强了公众对国防事业的认同感。贴近青年,方能赢得青年是对此次评选活动最好的注脚。至此以后,全军各类军事宣传片、军事MV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

二、全媒体时代给高校国防教育传播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全媒体时代深刻改变了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也给社会生活乃至政治经济运行带来极大影响。面对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新特点、媒体发展新趋势,高校国防教育传播方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挑战主要表现在六个“大”。一是传播场域的扩展,高校国防教育实现全覆盖的难度更大。互联网一分钟发布的信息内容,一个人一秒不落要8年时间才能看完,相比过去,全媒体时代的传播场域极大地扩展;二是舆论场众声喧哗,高校国防教育始终保持和巩固主流地位难度更大。全媒体时代浩如烟海的信息内容,使得高校国防教育很难实现有效覆盖和精准送达;三是面对互联网的“原住民”,高校国防教育赢得青年一代的难度更大。全媒体使受众更加“分众化”,高校国防教育与青年一代急需形成更加紧密的黏性;四是任何权威都面临被重新排序,在全媒体时代,教育主客体由原来的主导与被主导关系演变成相互学习的平等关系,教育引导的难度更大;五是信息的平民化快餐化已经成为常态,国防教育很容易陷入曲高和寡境地,实现雅俗共赏的难度更大。新媒体适应了普通民众接收教育信息多样化和快捷化的需要。如果国防教育不能很好地接地气,将难以取得实效;六是敌对势力价值渗透和文化离间高度隐蔽,筑牢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防火墙”难度更大。全媒体时代的渗透与反渗透、封堵与反封堵斗争非常尖锐,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博弈相当激烈。

看到挑战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全媒体时代给高校国防教育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一是全媒体意味着全渠道,优质教育内容可获得更广泛传播。全媒体时代有这样的一种现象,那就是信息过剩、权威信息稀缺,新闻众多、优质新闻不足。这说明,受众对优质教育资源内容的需求,远远没有得到满足,也需要来一场国防教育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8年,中国军网发起的“我和军队的不解之缘”讨论,话题总转发量达到了14.9亿次。由此可见,好内容都是自带流量、自带光环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载体、渠道、终端被极度扩大,各种优质内容有望获得更广泛的传播。

二是全媒体带来全数据,可以提升国防教育的精准度。如今,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平台汇集了大量的数据,有了这些数据的支撑和指引,内容的生产和传播就可以更有针对性,能够全面提升国防教育的精准度。如,国防在线客户端的用户军事技能训练数据可以为精准征兵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三、创新全媒体时代高校国防教育传播方式的思考

在新的历史和时代条件下,创新全媒体时代高校国防教育传播方式,需要实现以下三个转变:

一是从独白型传播向对话型传播转变。现在的门户网站,形态上已经接近传统媒体。因为全媒体形态已是具有交互功能、用户定制功能,以及占有大量用户资源的社交网络。过去那个可以将一份报纸一字不落全部看完的资讯稀缺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无社交,不媒体”才是媒体的未来。实现传播主体和传播受众的平等对话,是适应全媒体时代发展,提升高校国防教育传播效果的必由之路。

2018年11月,在大用户和社交平台的基础上,国防在线客户端推出公众号功能,成为互联网上首家入驻式聚合平台,目前已有30余万个人用户开通。此公众号功能的推出,可以更好地联接部队、院校、学生、家长,形成横跨外网内网、覆盖社会军营的移动网络传播生态,合力普及高校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将学生与社会、军营融到一起。

二是从说教式传播到体验式传播转变。广大高校在大力推进国防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教案、进课表”的基础上,借助重要节日纪念日及军营开放日、征兵集中宣传、欢送新兵入伍等时机,利用好革命博物馆、历史纪念馆、红军纪念堂、红军广场、烈士陵园等国防教育基地,组织广大群众、青少年学生、驻军官兵开展活动,把学生日常行为与国防教育结合起来。从而改变传统的信息“我说你听”为主的传播方式,让高校学生在参与互动中体验国防教育所蕴含的内在魅力,在情感深处与国防教育建立起紧密的心理连接。

2018年五四青年节期间,国防在线客户端组织了“带你共登临沂舰”活动,共收到全国各地数十万网友的“上舰心愿”。经选拔,20名网友突出重围,成功登上《红海行动》中的“最贵男一号”—临沂舰。打绳结、学旗语、吊放小艇,与海军官兵同场竞技,让年轻人能亲手触摸国之重器,这种体验让国防教育看得见、摸得着,而不是只停留在书面上、展板中,从而增强了青年学生对国防教育的现实感。

三是从显性传播到隐性传播转变。隐性传播的核心是文化濡化。国防教育要“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家庭是人类文化代代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动员广大家长从身边事入手,循序渐进、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将国防绿、爱国情根植到孩子们心中。2018年开始,全国开展的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家庭悬挂光荣牌工作是隐性传播的典范,她将国防教育的内容及其代表性的视觉性、文化性符号策略性地融入各类传播载体中,隐藏于载体并与载体融为一体,真正做到“看不见的宣传”。

将国防教育融入各种喜闻乐见的电影、电视剧、新闻、文学等艺术作品中。如,湖南卫视的“真正男子汉”,聚焦军营主题,让明星当战士,也让战士成为“明星”,对青少年国防意识的培养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组织各种类型的集体活动培育国防教育理念。如,深圳市组织的军事越野挑战赛,把部队官兵的一些军事技能、体能训练课目改造后搬上竞赛场,让市民参与体验,原定 300 人的活动结果引来数千人报名。现在这项活动发展成为深圳市全民军事体育挑战赛,成为城市的一个品牌、一张名片。

四、全媒体时代高校国防教育传播方式的积极尝试

据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2000万名大中院校学生参加军训,而在2017年8月1日之前,全国14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还没有一家开设专门服务军训的频道或新媒体平台。在这方面,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2017年8月1日,由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与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联合主办的国防在线客户端正式上线。国防在线客户端主要面向全国大中院校军训学生、教官以及参加军训的民兵预备役人员,是国内首款具备网络军训教学和参训人员社交功能的移动军事技能训练应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官方唯一在线军训平台。上线两年来,国防在线客户端下载量达1900万,并在上线第5个月就冲上中国主流媒体APP传播力榜第11位。由国防在线主持的“军训那些事”话题在新浪微博的阅读量达2.5亿,讨论12.9万。目前,该客户端共发布7674条军训权威信息和新闻、拍摄265组军事技能教学视频及174组军事理论课程,这些专业教学片深受广大青年学生及网民喜爱,经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等知名网络媒体广泛转发后,全网总播放量已达3亿多次。

数据显示,国防在线客户端百分之七十的用户为“00后”大中院校学生,甚至包括“10后”的小学生。国防在线客户端正是一款面向未来、面向学生的移动军事技能训练应用。你不是仪仗兵,也可享受三军仪仗队队员同等的队列教学;不是特战队员,也可跟特战队员进行同样的战术、射击、搏击训练;不在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也可跟医护兵一起学习救护、包扎技能……整合部队闲置的优秀训练资源,通过分享平台的展示和沟通,将全军最优质的教学训练资源与单个学生直接对接,以较低的成本,打破传统军训模式的信息壁垒和时空局限,让广大在校学生也能触及弱关系的部队训练尖子,随时随地接受全军最优秀、最正规的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学习,这是国防在线客户端最具创造力的部分。

国防在线客户端的推出,有效提升了部队军训教官的利用率,真正实现内容、对象、地域、时间和手段上的全覆盖;同时,对具备军训组训能力的部队官兵、军校生及社会力量进行军训教官资格认证,进行统一管理、在线监督;规范教学方法,由全军单个课目最优秀的单位中最优秀的官兵示范动作,提供给教官教学参考、学生自主练习;在拥有权威训练指导的同时,学生还可以上传晒出自己的训练动态,结识一众志同道合的伙伴。据统计,凡是使用过国防在线客户端的大中院校都未曾出现过军训负面舆情。多家出版社提出申请,希望获得国防在线客户端军事技能教学片的使用权限。

下一步,国防在线客户端还将推出“活动行”功能,结合军营开放日门票预订,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更多有特色的部队活动。如帆船航行、滑翔飞行、武装泅渡、骑马滑雪、拳击格斗、野营拉练、射击等等。让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家庭的学生聚在一起做军人才能做的事,相比课堂和家中的单一,这种挑战极限的冒险与经历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唤起当代年轻人对国家、对军队的认同感、自豪感和使命感。

今天的青年已经逐渐成为中国的社会主流。谁能赢得青年,谁就能赢得未来。顺应人口结构的变化,把握全媒体时代的特征,建立起适应当代青年的高校国防教育传播方式,才是高校国防教育不断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

(作者单位: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网络部)

责任编辑:姜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