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李  军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陈广照  夏洪青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他从战火中走来

作者:■ 彭化义

2019年4月24日,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纪念日的第二天,一个雨后天晴的日子。笔者来到位于北京定慧寺立交桥附近的海军阜成路干休所,拜访在这里休养的解放军报社原副总编辑、人民海军报社第五任社长魏艾民将军。

落座之后,翻阅魏老年轻时英气勃发的老照片,将军昔日走过的战火之路,与军事新闻和《人民海军》报结下了不解情缘的生动故事,深深刻进我的脑海,让我久久地沉浸在那荡气回肠的时光……

硝烟中拿起战斗的笔

倾听将军回忆,曲折的故事令人难忘。魏老的家庭与身世令人敬佩。1933年10月,魏老生于河南省内黄县,父母都是早期参加革命的老军人,哥哥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战斗英雄。在家庭的影响下,1947年10月,14岁的魏艾民就参加了人民解放军,先任冀鲁豫军区第四军分区教导队战士,后任基干一团政治处宣传员。1948年10月被提升为干部,先后任一团三连文化干事、平原省新乡军分区独立营文化干事、军分区组织干事。也就是在担任连队文化干事的这段时间内,不满15岁的魏艾民开始在战斗中接触并参与战地宣传文化工作。

1948年夏天,他在豫北地区的一个基干连任宣传员,一次战斗结束后,他奉命到三连检查群众纪律,看到部队住过的人家,院子干净水缸满,铺草整整齐齐。房东大娘一再夸奖,说这些孩子真懂事,一进门就扫地、担水,临走又收拾得这么齐整。行军途中,他对三连连长申义宾谈起此事,申说,这叫“三不走”:离村时,地扫不干净不走,水缸担不满不走,铺草捆不好不走。他将此事写了个小稿,投给分区《前锋报》,很快刊登出来。不久,团里推广了三连的做法。以后,“三不走”活动在全团更经常、更深入开展起来,对于拉近军民关系起到很好作用。一次,一股当地国民党杂牌部队派人到我解放军驻地化装侦察,他们穿着我军军服,打出我军番号,还唱着我们的歌曲。但他们想不到给房东担水扫地,老百姓一眼就看出这是“白狗子”,立即向我军报告。解放军派出侦察排,很快将其全部活捉。用今天的话说,“三不走”成为我军一个标志性品牌。

为了提高文化水平和写作能力,魏艾民开始在战斗中挤时间学文化。当时战事吃紧,学习文化有两大困难:一是没时间,二是找书难。对此,魏艾民就抓住一切机会学。一是通过读报学习,二是借书学习。解放战争中,他所在部队流行一个歇后语:“指导员的挎包—都是学问。”其实,装的就是几张报纸和一些学习资料。那时他们能看到的,只有冀鲁豫军区的《战友报》、第四军分区的油印小报《前锋报》,有时能看到晋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他们称之为大军区的报纸。魏艾民不仅从报纸上了解我军打胜仗、地方支前的好消息,而且还通过读报学识字、学写作。

1948年3月8日,魏艾民所在的部队在豫北听到我军解放中原重镇洛阳的消息,同时传来的还有《桌上的表》那个动人故事,文章是著名战斗英雄张明所写。作者时任攻城部队的营教导员。文章说的是:我军打进城后,在入户搜索残敌的过程中,严格遵守群众纪律秋毫无犯,一居民家桌上放着一只表,几批战士进进出出,没人动它,表现了我军文明之师的本色,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称赞。看到载有这篇通讯的报纸,团政委王秀民指示政治处研究,如何利用这一活教材对部队进行教育。魏艾民所在的宣传组立即学习《桌上的表》,在上党课接受群众纪律教育的同时,他也从中学到文章的写作方法。回忆起《桌上的表》,至今魏老仍然认为,作为记录我军光辉形象的新闻名篇,这篇新闻至今仍值得后人学习,尤其是值得军事新闻工作者学习。魏老说:“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人提出新闻是易碎品,也不尽然!”

在陆海转型中成长

魏老说:能来海军,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幸运。

他与海军结缘,始于1952年。这年秋天,经过严格的选拔和考核,他被从陆军选调保送到刚刚成立的位于青岛的原海军政治学校学习。魏艾民同众多学员一样,披着尚未散尽的战争硝烟,怀着为建设人民海军献出一切的决心来到这里,感到无比兴奋和自豪。开学后,预科一年学习文化,1954年3月考试合格,魏艾民拿了个初中毕业文凭,随后被批准转入本科,分到一年制的水面舰艇一队。

课程进行到一半时,他们被拉到海上实习,这一次实习令他终身难忘。海上实习从1954年8月9日至8月30日,共22天。他和其他学员一样,首先要克服“晕船关”,战胜恶心呕吐的生理反应,在左右摇晃和上下颠簸中应用所学理论,熟悉操纵技术。他所在的舰艇一队的学员,有功臣64名,抗日战争时期入伍的17人,解放战争时期入伍的55人。大家打过很多仗,对射击、投弹等五大技术能讲会做,对我军优良传统都是身体力行的。从任职说,担任过连指导员和干事的就有43人,对基层政治工作很熟。魏艾民虚心向大家学习,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调入人民海军报社,实出魏艾民的意料。1957年冬天,魏艾民任青岛海军政治学校教员。一天,学校干部科长通知他,海军来了命令,调他到新创刊的《人民海军》报当编辑。他听了简直不敢相信。在解放战争中,他曾接触过几位战地记者,都是很有学问、很有修养的人,所以他总以为办报很神秘,高不可攀。参军前,自己只上过小学,全国解放后在军队学文化才得到一个速成的初中文凭。就这点文化,哪能办报?一连几天,他很犯愁。想来想去,还是有话直说吧,就分别给海军政治部和《人民海军》报的社长丁丕烈同志写信,说明自己实在不行,请求上级收回成命。过了几天,人民海军报社来电话,转达丁丕烈社长的话:信都收到了,不论是否调来工作,能否见个面谈谈呢?

见到丁社长,20岁刚出头的魏艾民,难免有些紧张,丁社长与他闲聊天似的,问家庭、谈学习、说生活,却一直没有提魏艾民写的那封要求不来报社工作的信,魏艾民好像也忘了来见丁社长的目的。最后丁社长以毫无商量余地的口气说:“《人民海军》报在各大单位派了长驻记者,你去青岛基地吧,熟悉一下部队,再来编辑部做编辑。”魏艾民只好点点头,算接受了任务,很快回到青岛。就这样,开始了他在人民海军报社的工作,到1987年离开,长达30年之久。

当了19年处领导,自己并没觉得时间长

当了一年左右的驻基层记者后,魏艾民回到人民海军报社编辑部,进入报社政工组工作。后来政工组又改称政工处。1964年他开始当政工处副处长,一直到1983年升任报社副社长,他在处领导岗位上足足干了19年。19年,这对于如今在一个岗位上干了三四年没提升就感到熬不住了的年轻人来说,是个什么概念啊!

不管是做编辑,还是当副处长、处长,魏老当年都踏踏实实、一门心思写稿子、编稿子,从没有想过要提升职务和改变个人待遇。他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研究琢磨新闻业务上。提到这一点时,魏老说:“过去,老一辈革命者,在个人职务问题上都没有计较。人民海军报社第一任社长丁丕烈,在原青岛海军政治学校是副校长,相当于现在副军级了,可后来调北京任海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兼人民海军报社社长,是正师级职务。老红军吴西,也是正军级的原海军政治学校校长,调到北京任海军检察长,属正师级,任原海军后勤部副政委又是副军级。这些变化,在当时都是家常便饭,很正常。同样,我当处领导19年,也没觉得时间长,认为这很正常。”

担任处长期间,魏老仍像当编辑一样,极其认真地对待每一次采访、每一篇稿子。无论大小稿子,他都细之又细、精之又精,从不凑合应付。

1964年12月,他在宁波采访。18日下午得到喜讯,原海军航空兵十团王鸿喜一举打掉被美蒋称为“战略眼睛”的侦察机RF-101,活捉了飞行员,便连夜赶往战地路桥。见到王鸿喜,王鸿喜谈的都是战友功绩,惟独没有谈自己。王鸿喜不谈自己的功绩,魏艾民转而访问有关同志,英雄畅谈战友功,战友真诚颂英雄。魏艾民将这些珍贵素材写进新闻之中。同年,国防部发布命令,给王鸿喜记一等功。回忆起此事,魏老感言:“将不把自己看作英雄却是公认的英雄的事迹和精神传扬出去,使之走入历史,走入永恒,是新闻人的职责!”

“要采访到真正的新闻,就得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这是魏老当年的座右铭。1985年5月,他作为当时人民海军报社的社长,到驻海防某地一个部队采访,听说有一个原来编配7名官兵的泵站的任务,被改由一位志愿兵和其妻子两人承担,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便深入偏远海岛深入采访,及时进行了报道,对基层小远散单位管理改革产生了良好指导效果,以后类似“夫妻岗”“夫妻岛”“夫妻井”不断涌现,成为基层国防设施建设和海边防的有力补充。

投身新闻改革,再当创新先锋

魏老坦言:军人的冲锋不止在战场,也在职场,一旦成为军人,就要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魏老的经历给人以启示:思想解放和善于创新,并非年轻人特长,也与年龄无关。

魏老真可以说是“大器晚成”。他在当了19年处领导之后才任人民海军报社副社长,当了一年副社长就升任社长,不到三年又转任海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一年后担任解放军报社副总编辑,又经过一年后升任位于大连的原海军政治学院政委(正军级)。

魏艾民担任人民海军报社社长期间,正值党的十二大后思想大解放,他因势利导,在全社大力提倡和广泛开展创新,倡导“宁可‘胡思乱想’,不能不思不想”,主张“为得意之笔开绿灯”,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创新热情和干劲儿。在他主张下,《人民海军》报在军区军兵种报纸中率先实行了专版副刊责任编辑署名制度,使读者长期不知道责任编辑是谁的专版副刊在刊头位置标出了责任编辑的名字;勇于为单个编辑和作者开设特色专栏,充分发挥大家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像《海娃为你分忧》《老崔为你摧办》《王平信箱》《一个团支部书记的手记》等,培养出了一批优秀作者、记者和编辑。

1985年11月7日早晨6时,山西晋城朝阳煤矿发生漏水事故,22名矿工被困110米深的井下,海军潜水员紧急出动抢救,有15人脱险回到地面。人民海军报社派出记者朱金平前去采访,11月9日《人民海军》报在第1版头条位置刊发了朱金平采写的题为《朝阳煤矿遇险矿工15人得救》消息后,魏社长向中央媒体推荐,结果在11月9日《人民海军》报出版当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早晨6点半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就摘要播送了《人民海军》报的头条消息。这是《人民海军》报历史上第一次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摘播。以后魏社长又积极倡导编辑记者向其他中央级媒体推荐《人民海军》报刊登的重要消息。自此,《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等,经常选用选播《人民海军》报推荐的消息和通讯,开启了人民海军报社建设和新闻业务发展的新篇章!

1986年,在时任人民海军报社社长魏艾民倡导下,人民海军报社与原海军政治部组织部针对体制改革和整编新形势下部队政治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不断改革创新问题,于3月至5月,联合开展了“我为指导员献一计”主题征文活动,短短3个月就收到各种征文稿件6000余篇,广大干部战士以主人翁的精神,开动脑筋,为加强海军基层政治工作建设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各级政治机关和共青团组织也做了大量组织工作。广大基层政治工作干部虚心采纳战士的献计改进自己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解放军报》编辑卢天义主动打电话找魏社长索要刊登这一征文的报纸,并在5月9日《解放军报》第1版右上角选刊了一组优秀征文稿件,在军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反响;7月5日中央电视台又在《新闻联播》节目播出了《人民海军》报开展这一征文活动的新闻。登上《新闻联播》,这在《人民海军》报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魏社长带领的人民海军报社积极投身新闻改革,取得令军内外新闻同行瞩目的成就。

“在他手下工作是一种福气和运气”

认识魏老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好人,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同时又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

许多他的老部下都有一种感觉:魏社长对同志、部下和蔼可亲,说话慢条斯理,从来不发火,有时就是批评人指出问题,也是让你在轻松愉快中高兴地接受。就是对于新调入的年轻人和基层部队来社学习的同志,魏社长也像师长、像朋友一样待之,从没有一点架子。不仅如此,过年过节,不管多忙,魏社长都要对报社新老同志挨家挨户走访一遍,并能对全社人员的妻子叫上姓来。平时谁的父母来了,他也都是登门看望,聊聊天啦啦呱,部下和亲属都感觉心里热乎乎的。

魏老对同志、对部下像夏天一样火热,而对不良现象和歪风邪气却从来是嫉恶如仇冷若冰霜,决不迁就。刚刚改革开放之初,有的媒体经不住金钱诱惑搞起 “有偿新闻”,魏社长及时撰写《不让广告挤入新闻》一文,对这种现象提出批评。他提出:“这种把新闻同广告相混同的作法,是一种严重的不正之风,完全违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原则,也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徳绝对不允许的!”有一段时间,有人怀着阴暗心理,伪造“出奇”情节,对雷锋泼脏水,魏老十分愤怒,写出了题为《守卫英雄》的短文,鞭挞用谣言贬损英雄的行为,提倡守卫英雄、崇尚英雄。此文后来被收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外崇高论》一书。

在魏老书房,笔者看到许多正在摊开的没有读完的书放在那里。看得出,尽管年事已高,眼神不好,但魏老仍在坚持学习。说起近期的《解放军报》《人民海军》报上的版面和重要新闻,魏老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担心累着老人,两个多小时后,我不得不告别魏老。

在枪林弹雨中与新闻结缘,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党的军事新闻事业。这就是一位从战火中走来的我党我军新闻老战士的情怀!

责任编辑:姜兴华 实习学员:张 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