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李  军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陈广照  夏洪青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融媒体时代军事电视新闻语态优化探析

作者:■ 徐晓辉

摘 要:新闻语态指的是新闻报道的话语方式,即采用何种立场、语气、态度、情感报道新闻。从本质上说,新闻语态是媒体新闻理念、价值判断和传受关系的综合反映。融媒体传播中,电视新闻应广泛吸收各种媒介传播的优势,着力在优化价值判断、提升话语表达、创新呈现方式上下功夫。

关键词:融媒体传播;电视新闻语态;优化

电视新闻语态是指电视媒体工作者发挥电视媒体自身技术优势,运用电视特有语言符号和表达手段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叙述方式。[1]在融媒体传播背景下,新闻语态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变化,有必要对军事电视新闻语态进行再认识,并在吸收借鉴其他媒体传播优势的基础上,寻找改进军事电视新闻语态的路径和方法。

一、对电视新闻语态的再认识

一般认为,电视新闻语态主要表现为电视解说词的写作文风和主持人的语言表达等。近年来,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网络新媒体迅速发展,不断影响着以适应传统媒体需要为基础的新闻语态。尽管媒体生态和电视新闻的表达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影响军事电视新闻语态的主要因素仍是相同的。

1.新闻价值判断决定新闻语态。新闻价值判断是对所传播新闻信息有用性的衡量,它贯穿于媒体内容把关和生产流程的始终,由新闻媒体的性质和定位决定。一方面,新闻价值判断决定着传播内容,即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如对于股价涨跌,财经类媒体自然会密切关注并持续报道,而其他媒体则可能不予报道;另一方面,新闻价值判断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新闻语态,即对于同一新闻事件采取什么样的报道方式,如同一城市的民生电视新闻和时政电视新闻,报道同一新闻事件的方式必然是不同的。老舍先生曾说:“说什么固然重要,怎么说尤其重要。”人如此,媒体亦如此,说什么和怎么说,实际上都由新闻媒体的价值判断所决定。

2.传受关系反映新闻语态。传受关系是新闻传播的基础,反过来也影响着电视新闻的语态。1993年以前,中国电视新闻普遍采用“新华语态”,其权威、庄严、传道授业般的语态特点,实际上反映的是电视媒体与电视受众之间缺乏互动的单向传受关系。进入21世纪以来,电视新闻行业开始融入民生新闻、故事新闻、话题新闻,强调突出新闻的趣味性和人情味,反映出受众在传受关系中地位的提高。《东方时空》的创办者之一,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孙玉胜曾就该栏目做过这样一段总结:“《东方时空》成功的深层原因在于,实验了一种新的电视理念,重新检讨我们与观众的关系。”今天,在融媒体传播下,传受之间的界线正变得逐渐模糊,传受双方的角色转换也变得十分容易,媒体如何定位自己的传播对象,是俯视还是平视,是高高在上还是平等交流,都将直接影响电视新闻的语态。

3.新闻编辑习惯制约新闻语态。在长期的新闻传播实践中,电视新闻形成了相对固定的采编流程,也逐步形成了相对固化的新闻编辑习惯。编辑习惯看似难以定义,但往往会体现在解说词写作、画面编辑顺序、主持人播报方式等方面,一旦形成就会逐代传承且难以改变。在网络新媒体的冲击下,电视节目的管理流程、内容生产、品牌传播、目标对象都发生了系统性转变,对新闻编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融媒体传播环境下,电视新闻不仅要从电视屏幕延伸到以手机为主的移动客户端上,内容生产也要从单一的电视节目转变为融媒体产品,这些编辑习惯的改变,也必然会影响到电视新闻语态。

二、融媒体传播对军事电视新闻语态的挑战

近年来,随着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体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某个角度说,传统军事电视新闻所代表的官方语态和精英语态,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正受到多方面挑战。

1.语言更新速度缓慢。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军事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相对单调,且更新缓慢,造就了“复杂电磁环境”“陌生地域”“全面摔打锤炼部队作战能力”等军事电视新闻传播中的高频词语,为广大电视观众所诟病。而在融媒体传播下,网络新媒体不仅在传播速度上占据相当的优势,在语言更新上优势也十分明显。近年来,网络中出现了“十动然拒”“洪荒之力”“打CALL”“了不起的xxx”等大量新语句,这些“网言网语”不仅个性色彩鲜明,其更新速度也是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

2.语态更新缺乏推力。在融媒体传播下,网络新媒体的互动、参与优势被放大,许多网络新媒体上的流行词,如“萌萌哒”“蓝瘦香菇”“皮一下”等等,都是先在网络上自发形成,而后成为流行词。这种自下而上的语态更新,凭借其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巨大的传播范围,能够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对传统的新闻媒体而言,其语言语态的更新起源,往往来源于自上而下的官方语言更新。如近年来新闻媒体广泛使用的“点赞”“撸起袖子加油干”“蛮拼的”“我们都是追梦人”等,大都来源于《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

3.语态把握更加困难。从现阶段国内媒体的语态构成看,传统主流媒体代表的官方语态,意味着准确、权威、不容置疑;而网络新媒体平台上流行的草根语态,则具有内容简短、原创性高、交互性强等特点,但同时也意味着存在非正式、碎片化等弱点,同时许多“网言网语”还带有戏谑、调侃、低俗等色彩。对于今天的军事电视新闻而言,一味采取官方语态,容易造成自我封闭,带来观众群体的流失和认可度的下降。而如果大量采用草根语态,则容易过度迎合受众需要,可能导致权威性受损。因此,如何在融媒体传播环境下把握好新闻语态的度,考验的不仅是媒体领导者的把关能力,还有每一位电视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三、融媒体传播下军事电视新闻语态的优化建议

在融媒体传播背景下,媒体之间既相互融合,又相互竞争。作为传统媒体,军事电视媒体在语态运用中也必须积极创新,着力在优化价值判断、改进新闻编辑和创新呈现方式上下功夫。

1.优化军事电视新闻的价值判断。毫无疑问,新闻价值判断的标准是不断变化的,特别是在融媒体传播和网络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伴随经典新闻价值要素嬗变的,是不断被新闻从业者纳入考量范畴的新新闻价值,这些新的‘考量’在一定程度上正在转变为一种行业内的新规范和操作标准。”[2]对军事电视新闻而言,只要是有利于传播军队声音、塑造军队良好形象、促进军民关系的新闻,具有包容且吸引人的价值归宿,都应该纳入新闻报道范围。如2015年春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在头条播出了一组特别报道《只为多看你一眼》,报道了军嫂王琼等3位普通人的春节团圆故事。这组报道实际上反映出的是《新闻联播》栏目价值判断标准的变化。这样的新闻价值判断调整,值得以《军事报道》为代表的军事电视新闻学习。

2.提升军事电视新闻的编辑制作水平。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360度全景技术、互动视频等新技术开始广泛运用,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性、便利性和内容的观赏性都获得了极大的提升。这些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军事电视新闻的编辑方式,也对军事电视新闻的语态产生了积极影响。在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中,为了体现新闻的客观真实,除了同期声和现场声之外,一般很少使用背景音乐。在融媒体时代,走基层类、特写类军事电视新闻报道将背景音乐融入于画面中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军事电视新闻制作模式也在不断改进。如2018年国庆期间,中央电视台《军事报道》栏目推出的系列节目“我和我的祖国”,在讲述一个个家国情怀新闻故事的同时,将《我的祖国》的旋律作为背景音乐反复播放,不仅十分契合新闻主题,也起到了很好的情绪渲染和情境代入作用。

3.丰富军事电视新闻的表现形式。表现形式是新闻理念和新闻语态的外在表现,也是观众评判军事电视语态的直接接触,通过形式的改变来改善电视新闻语态,是提升军事电视传播力的关键。从早期的单一新闻画面播报,到数字、图标、动漫等视频元素在电视新闻中的广泛应用,再到大数据新闻的广受欢迎,可以发现,作为视听复合型的媒体,电视新闻的呈现方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视频技术的进步。近年来,以抖音、微视、西瓜视频、火山视频等为代表的短视频传播日渐广泛,视频制作和呈现的方式有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也会带来新闻语态的改变。中央电视台《军事报道》栏目在2018年底配合新兵入伍训练推出的《我的兵之初》系列报道,不仅引入了“兵记者”这一角色,还广泛借鉴抖音短视频制作中的“变装”“分身”等特效制作方式,使节目呈现出与一般军事电视新闻不同的青春气息,播出后受到年轻官兵的广泛好评。未来,军事电视新闻媒体还应根据行业的发展趋势,利用视频技术的不断创新,丰富军事电视新闻的表现形式。

【注释】

[1]姜卫玲、陈长松.浅析电视读书节目的语态转变[J].新闻知识,2011(5).

[2]常江、杨奇光.技术变革语境下新闻价值的嬗变[J].青年记者,2017(2).

(作者单位:西部战区政治工作部政工保障室)

责任编辑:张 锋 实习学员:曾彬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