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烽火硝烟中把宣传力转化为战斗力
摘 要:作为创刊最早的党委机关报,《晋察冀日报》贯彻党的方针路线,以宣传动员边区抗日救亡为宗旨,坚持全党办报、游击办报、群众办报,在抗日战争的思想战线和新闻战线上树立了一面光辉旗帜,为根据地建设和舆论引导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党的新闻事业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积极的思考借鉴。
关键词:《晋察冀日报》;宣传策略;经验启示
《晋察冀日报》(以下简称《日报》)是我党在敌后根据地创刊最早、坚持时间最长的中央分局党委机关报,其前身为《抗战报》。自1937年12月11日创刊至1948年6月14日终刊,历时十年六个月零三天,共出版2800余期,创造了抗战时期报刊出版的奇迹,更以其鲜明的党性、突出的战斗性、广泛的群众性,被誉为“民族的号角”,是边区“具有根深蒂固的基础的抗日力量”。
毛泽东曾指出:“红军的宣传工作是红军第一个重大工作。若忽视了这个工作,就是放弃了红军的主要任务,实际上就等于帮助统治阶级削弱红军的势力。” 《日报》作为抗日根据地的主要报刊,在党的领导下,采取正确灵活的宣传策略,运用丰富多样的手段方式,坚持不懈宣传贯彻党的思想路线和政治主张,热情讴歌边区军民杀敌抗战的爱国主义精神,严正揭露日寇侵略屠杀恶行,实事求是反映根据地建设情况,全心全意服务边区人民。是党对敌斗争和根据地建设忠实报道者、有力组织者和积极动员者,成为了密切沟通党群关系、团结军民力量的纽带,为抗战造了舆论声势,砥砺了斗志信心,为抗战最终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坚持党报姓党言党,高擎旗帜弘扬主旋律
聂荣臻司令员认为,“办个党报是打仗和开拓根据地都迫切需要的头等大事”。作为党领导的边区机关报,《日报》坚持不渝地强化党的引领、传播党的声音、恪守党性原则,从思想上政治上和党的路线方针、政治立场始终保持高度一致,指导战争、深化斗争,不断武装群众、教育群众、动员群众。
着眼发挥党报在思想宣传战线上生力军以及动员民众英勇抗战的“喉舌”作用。《日报》深刻洞悉抗战期间外部战争形势紧迫、内部思想压力较大的现实局面,聚力贯彻党的指示、凝聚民众英勇抗战,加强思想引导和舆论宣传,先后刊载《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纪念七一,全党学习和掌握毛泽东主义》等重要文章,发表《同舟共济抗战到底》《一定和鬼子打到底》等多篇言论,积极宣传党的先进理论,1938年到1942年5年间,连续出版各种相关著述180多种,110多万册,特别是还将一部分著作伪装封面后发散到敌占区,持续深化战争指导,进一步瓦解敌军、鼓励民众一致抗战。与此同时,针对边区政治文化生活比较贫乏,许多群众可能存在的政治觉悟还不高,对我党的政策制度还不甚了解的实际,坚持用“群众内容”和“群众形式”宣扬党的政策主张和政策纲领。比如,在“双十纲领”公布后,立即开辟“什么是双十纲领”小栏目,连续发布十几期“群众式”政策解读,深入浅出地进行引导,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除此以外,日寇的疯狂围攻和扫荡,导致边区局势频陷危困,针对“恐日病”在一些人心中不同程度存在的现象,《日报》呼吁“发扬民族自尊心,坚定抗战最后胜利的信心”,积极校正消极思想,极力振奋了民族精神,汇聚了勠力抗战的强大正能量。
二、突出前线采编动态,激发军民抗战斗志
晋察冀边区负责宣传工作的潘自力和《日报》负责人邓拓都曾作出“要在游击状态下坚持出报”“不论游击战多么频繁艰苦,出报一定不能间断”的指示。坚持“游击办报”和战地一线采编,牢牢坚守在新闻战线的最前沿,及时发布胜利消息、宣扬英模典型、深入动员群众、指导战争实践是《日报》的突出特点。
抗战期间,《日报》一直被敌视为眼中钉、肉中刺,频繁陷入敌合围圈,多次面临生死考验。为了确保在敌人的炮火下还能持续出报,报社不断精简辎重、改良设备,采取将每个印刷厂分隔十至百公里的分散配置方式,编辑、记者“左手握笔、右手握枪”,无论战火烧到哪里,都可迅速出报。1938年秋,日军聚集5万多重兵对晋察冀中心地区实施围攻,《日报》连续刊发《彻底克服太平观念》《怎样进行坚壁清野》等社论,加强反围攻宣传,指导边区军民加紧备战;1940年,八路军在敌后发动百团大战,编辑、记者紧随作战部队行动,采写通讯、特写数十篇在报纸上刊登,持续强化战果影响力,增强军民抗战信心斗志;除此以外,狼牙山五壮士、爆破英雄李勇、平西跳崖五烈士、摩天岭五勇士、钟家店六英雄等一系列战斗英模事迹宣传报道的不断涌现,示范引领军民奋勇杀敌、全力抗战。
《日报》紧跟战场态势,因情而变的灵活宣传方式,是将宣传力转化为一线战斗力的生动实践。反围攻前期,《日报》以政治动员和社论为主,着重讲清战争形势,指出战争前途,动员根据地军民坚决抗战;中期,随着战势紧迫,随即将报纸篇幅缩小,集中刊载边区党政军领导机关指示、号召,传达战况消息,交流反围攻工作经验方法;后期,则集中报道各个游击战的胜利消息,激发边区全民抗日的热情动力。
三、注重求实取材于民,服务群众画好同心圆
晋察冀边区宣传文化建设面对的是广大最底层的农民群众,《日报》十年间,坚持走群众路线,立足群众、服务群众、发动群众、争取群众,做到“办报为大众、办报靠大众”,被边区群众亲切称为“咱们的报纸”。
考虑到边区群众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日报》运用群众语言,采取“接地气”的方式,倡导“以民教民,能者为师”,把政策性和服务性、实用性、知识性、趣味性有机融合,以达到宣传群众效果最大化。“要求我们的新闻通讯最大限度地运用群众的思维结构、群众的语言,而不是生硬地搬用它们,不是在洋化的结构中套进一些群众的思维片断,在洋化的句子中格格不入地装进几个老百姓的土语,而是真正运用通俗易懂的群众思维结构和表达方式。”以1941年3月18日《日报》的《国内大事述评》栏目为例,“这几天,鬼子在晋东南和咱们打得很厉害”“鬼子吃了亏,吓得往壶关、长治一带乱窜,现在咱们还在这赶他们哩”。极具地方语言色彩和乡土气息,融新闻性、时效性、艺术性为一体,使边区民众在文化和情感上获得了巨大认同,极大鼓舞了民众保家卫国的士气。
《日报》在及时给边区老百姓解释政策、讲述抗战要闻大事,传播科学和民主知识,号召民众团结抗日的同时,注重做好贴心暖心的“服务者”,例如《加紧防旱》《抓紧锄苗》《春耕中应注意的技术改良》等文,通过提醒人们做好春耕和秋收,提防日本鬼子和汉奸的破坏活动,充分体现服务为民本色。另外,《日报》依靠群众团体主编的副刊也多达十余种,形成舆论全民化的良好态势。
四、把握全局延伸内外,弘扬道义抢占制高点
作为敌后抗日根据地党报的代表,“它不仅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立了功劳,而且为所有抗日根据地立了功劳,为全国的抗日战争立了功劳。它是‘无价之宝’”。 《日报》站在宏观角度,立足战争全局,既注重对国内战场进行报道,也重视对世界战场上反法西斯战争进行报道,彰显了报纸的国际视角,呈现出“主题明确、内容多元、形式多样、视角多维”的特色优势。
《日报》自创刊初期,就设立了“国内外大事”专栏,并根据抗战形势灵活调整国际报道版面。经常性地运用时评、短评、述评等形式,针对一些国际国内热门话题和国内抗战相关的重大事件问题作重点报道,并通过对国内外形势正确、敏锐的洞悉和判断,从思想和政治上将边区军民紧紧团结起来。《日报》的国际报道主要集中在对欧洲战场反法西斯的报道上,其中对英、美、法等国反法西斯战争的宣传量最大,揭示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是一个大阵营,反法西斯战争是争取世界和平的深刻道理。同时,《国际反法西斯运动和中国抗战的前途》等新闻,以及对白求恩等著名国际友人援华行为的详细报道,大力宣传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支持,弘扬了反法西斯主义精神,为争取更多的国际援助进行了充分的舆论准备,愈加坚定了全民族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的抗战信念。
社长邓拓在终刊时评价《日报》是“党领导人民并与人民结合的战斗武器”。在烽火硝烟的革命战争年代,《日报》始终坚持紧扣抗战实践、团结服务群众的宣传导向,坚持重点突出、涵盖广泛、关注受众的宣传策略,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其体现出的崇高精神也将永放光芒。
(作者分别系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71352部队34分队指导员)
责任编辑:吕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