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关于克服摄影公式主义的讨论
摘 要:“拍什么”与“怎样拍”是军事摄影工作中的两个难题。“拍什么”是就摄影报道素材和主题而言,“怎样拍”是指摄影表现手法。如果拍摄内容单一,表现形式老套,就很容易陷入摄影公式主义的泥潭。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大军事摄影工作者曾经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本文回顾这次探讨过程,以期对今天的军事摄影工作有所启发。
关键词:军事摄影;摄影公式主义;“拍什么”;“怎样拍”
新中国成立后,军事摄影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广大军事摄影工作者满怀激情,投入到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伟大新征程中。与战争年代相比,军事摄影工作的客观条件大大改善。摄影题材丰富了,摄影器材先进了,摄影理论提高了。但是军事摄影工作还远远落后于人民群众的需要,“在创作思想上还存在着反历史主义、公式主义等等毛病”[1]。表现在新闻摄影方面,就是摄影公式主义的盛行。拍摄题材单一,表现形式老套。从1951年2月开始,到1951年11月,原解放军画报社的《摄影网》杂志以《拍什么?怎样拍?》为题,发起了关于克服摄影公式主义的大讨论,持续近一年时间,对摄影公式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一、引发讨论的《拍什么?怎样拍?》
1951年2月新四期《摄影网》刊登了《拍什么?怎样拍?》,对新中国成立后,军事摄影界面临的两大难题进行了探讨。一大难题是“拍什么”。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国内战事渐少,很多摄影工作者觉得“仗不打了,没有什么东西可拍”。另一难题是“怎样拍”。写文章有八股文,在摄影工作中也同样有“八股”。会议上拍首长对着麦克风讲话,“正面一张,左侧一张,右侧一张”,拍摄生产的照片就是“开荒、下种、除草、秋收……”这种八股文式的摄影,成为一种摄影公式。文章刊发后,在全军摄影工作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许多摄影工作者就这个问题积极发表意见。
二、受到关注的《怎样克服摄影报道中的公式主义?》
1951年4月7日和11日,原解放军画报社摄影科就“拍什么?怎样拍?”的问题,举行两次座谈讨论会。参加座谈讨论的人员,除了原解放军画报社编辑科的高帆和通联科的人员外,还有新闻摄影局袁苓、部队的摄影记者高粮、红枫、高子明和志愿军摄影记者白振武等人。在战争年代,他们都是全军摄影工作的骨干,对于这个问题,有着深切的体会和独到的见解。整理成文的座谈讨论记录《怎样克服摄影报道中的公式主义?》,发表于1951年4月新六期《摄影网》。集中回答了“什么是公式主义”“产生摄影公式主义的原因是什么”和“怎样克服摄影的公式化”三个问题。
什么是公式主义?摄影中的“公式主义”,也叫“一般化”“老一套”“经验主义”等。表现在照片上,就是浮光掠影拍摄表面,用固定的形式表现生动丰富的题材。“有一个军区报道荣军会议,发稿二十多张,都是人头在讲话”;表现解放的城镇,都是“一个战士拿着枪站在那里”;表现军民关系,就是“担水或者赔偿一些什么”;表现群众抗美援朝,“许多是千篇一律的示威游行”。而表现战役的照片,不少都是这样的公式:战前动员—人民支援—部队开进—战斗—以及胜利后的俘虏和战利品。这些照片大体上都差不多,甚至“把这个战役当作另一个战役都可以”。
产生摄影公式主义的原因是什么?原解放军画报社摄影科的看法是,“政治水平低,自己的进步赶不上形势的发展”“不用脑子,采访没有计划”“抓不住事物的本质”“没有通过生活,不熟悉题材”。原山东军区政治部文化部摄影组集体讨论认为,“学习不够,政治水平低”“存在骄傲自满与好高骛远思想”“事业心不强,工作不够安心”“深入体验生活不够”“不善于总结工作”。当时志愿军某部着重提出两点看法,“一是政治、业务水平低,学习又不努力,进步赶不上形势……另一点是不用脑子,对工作没有计划”。时任《人民海军画报》主编月甫提出五点看法:接受经验差,不善于向别人学习;采访目的不明确,缺少计划性;不了解情况缺乏调查研究;没有重点采访,不善于深入基层;钻研业务非常不够[2]。
克服摄影公式主义的方法是什么?解放军画报社摄影科的看法是,要在“采访之前订计划,明确采访思想”“通过生活,摄取新形象”“加强学习和对作品的批评”“多用脑子分析现象,找出新的表现方法”。
三、将讨论推向高潮的“问答”
《怎样克服摄影报道中的公式主义?》发表后,很快引起全军摄影工作者的注意,许多摄影工作者撰写文章,就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1951年8月新十期《摄影网》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刊登徐萍[3]的文章《将活的形象硬塞在死的公式里》和冀连波[4]的《答徐萍同志》,将关于摄影中的公式主义的讨论推向高潮。
徐萍在文章中对冀连波拍摄的一幅朝鲜妇女警惕地守卫交通线的照片提出批评:朝鲜妇女只是呆板地站在那里,冲淡了朝鲜妇女在后方那种紧张而又沉着的战斗气氛,抹杀了朝鲜妇女的英雄形象,给人以装模作样的印象,失去了宣传与教育的作用,失去了新闻摄影的思想性和严肃性。这种“站岗化”的拍法,是“将活的形象硬塞在死的公式里”。
冀连波在《答徐萍同志》中回忆了这幅照片的拍摄经过:两名在担任警戒任务的朝鲜妇女,是坐在地上的,觉得坐着不太好,就“组织加工”了一下,请她们站起来。大概是由于语言不通,又加上记者要照相,两名妇女表现得很紧张,而且一个人的枪托挡住了脸;另一个人的头部和背后的电线杆连在一起。冀连波认为,照片没拍好,自己应该检讨,今后摄影时要加以注意。
但是,冀连波对于徐萍的“将活的形象硬塞在死的公式里”“失去了新闻摄影的思想性和严肃性”和“抹杀了朝鲜妇女的英雄形象”等批评提出了反驳。他认为,在苏联和国内的各种画报书刊上,这种招贴画般站着的全身像或半身像很多,是“可以把英雄形象活现出来”。另外,对于这种战时的群众性防奸护路队员,不能要求她们像受过严格军事训练的正规军的哨兵一样。她们手里拿的木枪在遇到敌人时,只能起到“装装样子”的作用。
四、编辑部对讨论的总结
徐萍的提问和冀连波的回答,引起了更大范围的讨论。1951年11月《摄影网》新一卷第12期,编辑部将这一问题的讨论文章综合摘编,以《对﹤答徐萍同志﹥一文的意见》刊发。徐萍认为,冀连波“牵强地用苏联或国内各种画报、报刊表现英雄人物的拍摄方法与他拍摄的这张照片相提并论,显然是错误的”,这是一张“缺乏明确的思想性的”照片。高琪认为,国内外刊物上类似的镜头不能随便套用。正因为如此,才反对千篇一律和“公式主义”。章泉认为,冀连波的这幅照片是典型的“将活的形象硬塞在死的公式里”“要表现一个英雄,并不是‘组织加工’一下,叫他们站起来随随便便一拍就能做到的”。
编辑部在“编者按”中对讨论进行了总结,指出:读者对冀连波《答徐萍同志》的意见,大体上是正确的。要克服摄影工作中的公式主义,必须加强政治学习,必须客观地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从本质上分析研究。
《摄影网》关于克服摄影报道中的公式主义讨论,持续了近一年时间,厘清了是非曲直。军事新闻摄影只有在开拓深挖题材,创新表现手法两个方面不断探索,才能避免陷入摄影公式主义的泥潭。
对于今天的新闻摄影工作而言,“拍什么”和“怎样拍”仍然值得我们深刻思考。
【注释】
[1]沈雁冰.三年来的文化艺术工作[N].人民日报,1952-09-27.
[2]集体讨论.各部队讨论怎样克服摄影上的公式主义[J].摄影网.1951,11:14.
[3]徐萍(1923-?),男,浙江海盐人。1949年至1954年先后任华北航空处政治处摄影干事、华北军区政治部文化部摄影组组长、中朝人民联合空军政治部随军记者兼组长。1954年转业到民族画报社任记者。
[4]冀连波(1921-2012),男,河北完县人。1940年在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摄影科学习摄影,1948年任《晋察冀画报》摄影记者,1950年任《解放军画报》摄影记者,1953年任志愿军二十兵团政治部摄影股长,1951年任华北军区政治部摄影记者,1956年转业到新华社摄影部任记者。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
责任编辑:吕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