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内容创优”仍是核心竞争力
摘 要:优质的内容,仍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的稀缺品。主流媒体应坚持内容创优,移动优先,善于抢占新的传播渠道,融在“实处”,融出新意,在媒体融合纵深发展、众声合唱的舞台上发出最强音。
关键词:媒体融合;“内容创优”;核心竞争力
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已发生深刻变化的媒体环境下,如何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做大做强主流声音,让主流媒体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已成为各媒体亟待思考和解決的问题。
经过不断的探索尝试后,媒体人更加坚定地认为,内容永远是生存根本,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笔者所在的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2018年提出“内容创优,移动优先”的发展战略,以媒体深度融合纵深发展为牵引,以内容建设为统领,创新和丰富传播形态和传播形式,以生产优质内容为突破口,在原创、精品上下功夫,激励编辑、记者采写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好新闻,通过移动平台及时推送,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一、优质内容,仍是稀缺品
在当前的业界,不少媒体把生产流程再造、技术革新,作为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主要方法,一时之间,各种新闻传播形式的炫技,使新闻生产内容的重要性似乎被忽视,甚至有人质疑“内容为王”是不是已过时了,伴随而来的,是媒体对“渠道为王”“技术为王”的一味追捧。经过一段时间的盲从后,媒体人逐渐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以微信、微博、短视频为代表的的新媒体,依靠优质的内容吸引读者仍是不争的事实,优质的内容是所有媒体的生存根本。
腾讯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曾在演讲中说,媒体日渐趋于移动化、社交化、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主流舆论信息依托人际关系和社交网络,实现更大规模的大众化传播,但最终还是以优质内容赢得用户、赢得权威影响力。
所以,优质的内容,特别是融媒体产品化的内容,仍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的稀缺资源。笔者所在的媒体曾就“内容创优,移动优先”进行全员大讨论,一位资深编辑说,流程再造、资源整合、移动抢先,无论传播环境和传播方法怎样变,没有优质的内容,没有实实在在打动人的原创新闻,线上线下的读者都不会买账。作为主流媒体,在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面世,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新的传播环境下,要以提供原创、优质、接地气且有正能量的内容为根本追求。
而今,信息众多,读者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面对网络信息内容鱼龙混杂和良莠不齐,主流媒体要发出最强音,把优质内容作为主流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只有生产出优质新闻产品、经得起读者的检验,才能走得久远。
二、优质内容,呼唤精干采编团队
生产优秀新闻产品的前提是要有一个优秀的采编团队。笔者所在媒体为了充分调动采编队伍积极性,鼓励采编队伍创新创优,设立了创优奖励基金,还有月奖、总编辑嘉奖、评选“季度之星”等,鼓励编辑记者策划、生产出时效性强、社会关注度高,着力解疑释惑回应关切、化解矛盾的优秀作品;同时,还鼓励生产理念、形式、方法、手段和话语表达创新的融媒体产品。
良好的创优奖励机制,激励各编辑部积极作为、争先争优。笔者所在专副刊编辑部主打深度文化报道,一直有着老人带新人,老手带新手的传统,每周选题会都是一次头脑风暴,编辑与记者、作者不断碰撞和交锋,具体到如何采访,再到最后的写稿。正是这样的采编机制,培养了一支思想活跃、采访作风扎实的采编小分队,推出了一批优质的深度文化报道。很多文化报道、栏目先后获得全国、省级各类优秀新闻奖。2018年,《文化周刊》推出的《匠心独韵》栏目,深度报道宁夏区域内各行各业的匠人匠心,反映他们执着的敬业精神、人文情怀。这个栏目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从策划到采写全员参与,尽可能平实、生动,注重以细节打动读者。编辑靠前指挥,记者深入一线采写。推出了《车床技师,一份匠心,专注亳厘》《在宁夏,将玉米种出全国纪录》《让石头在画中起舞》《一颗单纯心,做精密复杂事》《与细节死磕到底的电网医生》《打版师,一针一线精益求精》《一把古琴从斫琴师手中生长出来》等一批有影响力的人物报道。
好团队不断创新好作品,好作品又磨练出了一支好团队。在历时一年多的对40多位工作在一线的技术人员的采访中,采编团队转变了思想作风,改进了文风,砥砺年轻记者不断成长。
三、优质内容,离不开好点子
一个好的新闻产品,离不开好的创意,内容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新闻传播的力度与广度。
笔者所在的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为了不断推出精品优质内容,鼓励编辑记者成立各种工作室,意在盘活各部门资源,发掘特色优势,培育团队个体的综合能力和多元发展潜力,最大化地调动人才积极性。先后成立开设了“李洋工作室”“马俊工作室”“鸣胜工作室”“小申工作室”等。这些工作室的记者、编辑充分发挥个人特长,以新媒体传播为主、推出具有多元传播特性的融媒体产品。工作室成员自由组合,平时各司其职,有任务时临时组队。如广播中心“李洋工作室”推出的“小李飞刀”收听率非常高,李洋是一名记者、主持人,工作室充分发挥了李洋多才多艺的特长,“小李飞刀”节目让李洋成了一名抖音“网红”。
在充分调动采编人员生产原创新闻产品积极性的同时,笔者所在媒体还注重选题策划,通过建立有影响力的品牌栏目,推出独家的文化深度报道,提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为读者喜欢的原创内容。这些原创内容,强调本土化、有接近性,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例如,推出《寻味宁夏》栏目,采写了一批陪伴很多人从小到大的美食记忆,如《粉汤羊肉,用心打磨一道美味》《油饼飘出家的味道》《桂花糯米藕飘香银川的江南味道》《一碗老家的浆水面》《羊肉调和藏着妈妈的味道》《麻食,拇指搓出来的记忆》等,这些报道就像舌尖上的美味,勾起了很多读者的美好记忆。电影《流浪地球》火热上映后,编辑部及时策划,采访了曾荣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科幻文学奖的宁夏作家赵华、新生力量创作科幻小说的“高中男孩儿”等,推出《流浪地球火了,宁夏科幻小说同样好看》的深度报道,在微信公众号推出后,获得了读者非常高的关注度。
此外,为让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我们还相续策划推出了《宁夏制造》《地名故事》《讲好故事》等有新意的栏目,采写了一批视角丰富细膩,反映本土生活风情、风物、风貌的接地气稿件。
四、优质内容,同样离不开良好的传播渠道
全媒体时代,优质内容同样需要良好的传播渠道。笔者所在媒体提出“内容创优,移动优先”理念,旨在使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将优质的内容通过新的传播渠道推送,扩大受众范围。只有内容、技术和渠道并重,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才能取得不断突破。
面对新媒体的强势来袭、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传统媒体必须遵循互联网传播规律。一位资深的媒体人曾说,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受众,媒体人要在新闻内容和传播形式上,比过去更加贴近受众需求才能增强受众的参与和互动。以笔者所在媒体的《乐尚周刊》为例,我们采写了《想做一个素食匠人》《藏在文化城的生活小馆》《用跑马感受美好生活》《和有机种植在一起》《银川女生酷爱微缩,捏的软陶,比指尖还小》《爱布的女孩,当了设计师》《以木说话,器润生活,银川有两个了不起的匠人》《银川人玩冬泳:越游越勇,游过日月潭,去过俄罗斯》等原创优质产品,为了把这些鲜活的内容传播得更远、更广,2016年,《乐尚周刊》率先推出了公众号“螃蟹团和他的小伙伴”,倡导“一起做个有趣的人”,把同城最美好的生活方式推荐给大家。公众号推出后,编辑对纸媒稿件进行二次加工、集纳整合,通过图片、音视频等综合运用,进行多元呈现,使策划采写的一批具有优质内容的新闻产品传播力、引导力和读者关注度不断攀升,特别是吸引了一批年轻的读者参与互动,并在留言中提出他们对选题的兴趣、评价、建议等。“螃蟹团和他的小伙伴”的公众号运行两年多,成为本城颇具影响力的生活服务类平台,阅读量在集团公益类公众号中位居榜首。
(作者单位: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
责任编辑:吕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