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李  军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陈广照  夏洪青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寻找一支“铁军”走过的心路历程

作者:■ 陈海强

报告文学《大风歌》由李舫、张健创作,原载于2017年7月20日《人民日报》24版副刊,荣获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全文7562字,聚焦叶挺独立团自1925年11月21日成立以来的发展变迁,引领读者对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进行回望。

关于报告文学,最本质的问题依然是“写什么”“怎么写”“为谁写”。报告文学是选择的艺术,如何选择题材、写法和立场,全面考验创作者的才华和智慧。读罢这篇作品,可以引出包括“何为报告文学”“报告文学何为”之类的诸多思考,具有启示性。

首先,作品厘清了叶挺独立团的变迁史,找到了“铁军”九十余载精神传承的源头活水,为新时代改革强军大业树起光辉典范。“铁军”历史之悠久、传统之厚重、牺牲之巨大、功勋之卓著,值得从记录历史的角度展开深入研究。作者没有囿于时间线索将作品写成流水账式的战事档案,而是通过人物和事件还原这支“铁军”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不同年代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清晰的脉络图,标定了带有“五个W”特征的事实要素。作品还暗藏着另一条线索,那就是“铁军”在历史洪流中的思想变迁。如果说历史沿革是途中经历,那么思想变迁就是内心之路,可以让读者于无声处听惊雷,于平凡处见精神,感受历史的波谲云诡、岁月的静水深流。

对于一支在战争年代发展壮大的“铁军”,其特殊的历史背景是作品无法回避的内容,能否写好历史背后的故事直接关系到创作的成败。作品对“铁军”成立后党组织开展工作的诸多史实进行了呈现。叶挺独立团建立时,成立了中共叶挺独立团支部,下设6个党小组。支部委员会是领导核心,重大问题都通过支部讨论决定。叶挺独立团没有国民党组织,只有共产党组织,在国民革命军中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政治建军的伟大尝试奠定了独立团拥有坚强战斗力的革命基础。在随后历时大半年的北伐战争中,以共产党员作为骨干的叶挺独立团,在北伐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打出了“铁军”军威。1927年1月,武汉汉阳兵工厂受民众委托,制作了高1米、宽0.5米的铁盾牌,盾牌上镌刻着隶书大字“铁军”。叶挺独立团代表第四军接受了这块盾牌。“铁军”由此载入史册。

作品对“铁军”参加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史实也进行了挖掘。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南昌起义。参加起义的叶挺独立团当时已改编为国民革命军11军25师73团。1928年4月28日,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叶挺独立团被改编为第四军10师28团。这一时期,正值探索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寻路时期,毛泽东安排黄埔军校四期学生唐天际,带着“党支部建在连上”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两大法宝,到28团1营2连任党代表。唐天际按照毛泽东指示,在2连建立了党支部、列宁室(俱乐部)和士兵委员会(军人委员会),实行政治课教育制度。后来,“六项注意”发展成为“八项注意”。1947年10月,毛泽东亲自起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自此以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成为人民军队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的第一军规,而叶挺独立团就是第一军规的诞生地。

作品全文有多处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议论性文字,不仅未害其义,反而产生特殊的感染力。比如写到南昌起义失败之后,起义部队从南昌挥师南下,辗转潮汕,又东进入闽,继而北移进入赣南山区。途中每一个岔路口都是对信仰的考验。作者在此处有一段精辟议论:“世事就是这样,在胜利顺畅的情况下,做英雄是容易的,因为牺牲较小,前景可期;而在失败退却的情况下,做英雄就难得多了,因为牺牲很大,前景还无法预料。”这段话蕴含着深刻智慧。革命就是投奔理想的事业,只有为信仰付出过代价,一个人才可能获取真正的精神成长。

其次,作品记录了“铁军”的思想变迁,诠释了红色基因传承不息的制胜密码,为新时代人民军队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灵魂指南。近年来,报告文学常受诟病,思想观念陈旧,语言缺乏时代感等问题较为普遍。这篇作品突破了这些困境。“铁军”在文中不是简单的概念,而是涵盖人物、故事、场景、哲思等多方面内容。“事之当革,若畏惧而不为,则失时为害。”叶挺独立团与时俱进,在调整改革中保持着雄师劲旅的风采。作者注重从时代背景、历史使命和思想传承来铺开笔墨,展现出驾驭主题的智慧。

叶挺独立团是我党掌握的第一支革命武装,八一军旗就是从这支英雄部队升起的。这种传承经过九十余载风风雨雨,不仅没有褪色和变质,反而历久弥坚、发扬光大。传奇还在继续,这是贯穿作品的基调。作品对“铁军”在新四军时期经历的刘老庄阻击战进行了详细记录。皖南事变后,“铁军”的新番号是新四军3师7旅19团。刘老庄阻击战由19团4连具体实施,于1943年3月18日上午9时打响,持续到当天21点左右结束。《新四军战史》和叶挺独立团团史,对这场战斗的记载比较简单:“4连连续打退日伪军1000余人的5次冲锋,经受了6个小时断续炮击,整整坚守了12小时,毙敌170余人,伤敌200余人。由于4连的顽强阻击,日军被挡在六塘河以南十几里外,保障了六塘河两岸的淮海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和人民群众安全转移。”然而,作者记录了这场战斗的更多细节。战斗结束后,淮阴县张集区的区队与游击小组赶到战场,看到战壕里尸骸遍地,战士们牺牲前仍然保持着战斗姿势:有的人嘴里咬着日军的半边耳朵;有的人手里揪着敌人的几缕头发;有的人双手紧握捅弯了的刺刀……此战之后,19团4连被命名为“刘老庄连”。作者秉笔直书,保持了时间跨度上的关联,比如在叙述完“刘老庄连”的故事时写道:在烈士捐躯的地方修筑烈士陵园,建起雄伟的八十二座烈士墓碑。“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在《九歌》中的哀婉吟唱被作者引用到文中,令人读到此处顿生悲愤和感慨。这种英雄主义的精神不正是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伟力之源吗?抗战胜利后,“铁军”挺进东北,最后编为第四野战军43军127师379团,从东北的松花江打到了海南的万泉河。这些南征北战的故事,在八千里征途上写下“铁军”的不朽之旅。

讲述完“铁军”在战争年代的传奇,作者将当今“铁军”的忧患意识与使命担当作为书写对象。2008年5月12日下午,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发生了里氏震级达8.0级、矩震级达8.3级、震中烈度达11度的超强地震。379团官兵于13日整装飞往四川救灾,随即向映秀镇徒步挺进。这时,作者写下令人落泪的细节—面对不可预知的险情,师政委向全体官兵大声喊道:“独生子出列!”喊了两遍,无人应答。“共产党员出列!”政委又喊了一声。这次全体官兵都站了出来。挑选出的党员骨干,每人背负约20公斤药物向映秀镇挺进。这一路,“铁军”传人们经历了13处泥石流、20多处塌方滑坡、15次余震,最终将药物送进灾情最为严重的地方。

最后,作品在党史军史题材报告文学创作领域挑战了新难度,为此类题材报告文学作品的创作 探索了新路子、建立了新范式。党史军史题材的报告文学作品,在报告文学领域占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要真正写好此类题材绝非易事。首先是采访难度大,具体到素材的获取上,要想取得新发现,掌握第一手材料,即便付出艰辛劳动也很难有预期收获;其次是创新难度大,推陈出新需要能力、才华和担当精神,一方面让读者有所获,另一方面又要具备文学、史学、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背景和跨界思维;最后是把控尺度难,历史观念、政治立场容不得半点马虎,需要秉笔直书,保持客观、准确、详实,但从浩如烟海的历史事件中抽丝剥茧、甄别真伪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或许,正是因为诸如此类的原因,报告文学创作常常被称为“费力不讨好”的事业,更有报告文学作家自嘲这是“愚人”的事业。这倒也是实话实说,报告文学创作还真得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不可,坐在屋子里写不出报告文学,报告文学作家必须用脚步去丈量天地之广阔,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唯有如此才能写出鲜活生动的作品。我与《大风歌》作者之一张健谈及过这篇作品背后的采访故事,得知他们在采写过程中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采访调研,多次奔赴“铁军”驻地,与官兵们促膝而谈,目睹官兵们的训练场景,近距离参观过叶挺独立团战士用过的枪支、穿过的战衣,瞻仰过“铁军”军徽及英烈照片,在军史档案馆查阅“铁军”历史,见证这支英雄部队的征战地图,采访了健在的“铁军”老战士,在掌握了大量采访素材后才开始创作。可以说,这篇作品挑战了党史军史题材报告文学创作的新难度。而有难度的写作才可能为作品带来更多可能性。这样的作品犹如一列火车从历史深处驶来,然后穿越读者的心灵世界,留下一个时代的轰鸣。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当我们以新闻学和文学的笔触回望历史,不是为了回到过去,而是为了走向未来。作品准确传递出渴望传递的信息,表达了渴望表达的愿景。结尾的“大风起兮云飞扬,铁血猛士兮定国安邦”,呼应了主题—必须传承和发扬“铁军”精神,回应“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时代号召。作品提出了在新时代保持和发扬我军优秀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加强人民军队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提供了借鉴。

(作者单位:陆军研究院)

责任编辑:吕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