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保持冲锋的姿态
强军鼓角催征,改革步履铿锵。随着各军兵种和武警部队宣传文化中心相继挂牌成立,军队新闻宣传事业迈出了新的步伐、踏上了新的征程。
新时代新风貌,新征程新作为。习近平主席视察解放军报社时强调,要紧跟强国强军进程,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坚持军报姓党、坚持强军为本、坚持创新为要,努力使解放军报政治上更强、传播上更强、影响力上更强,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有力思想舆论支持。军事新闻人要始终牢记习主席的谆谆教诲,永远铭记军事新闻人崇高的职责使命,无论体制编制如何调整、隶属关系怎样变化,也无论媒体形态如何发展,“站在桅杆上眺望”的职责永远不能变,永远做党的新闻战士、官兵的良师益友。
有一种信念永远不能忘。军事新闻的昨天是辉煌灿烂的昨天。一代代军事新闻人以党的初心为初心、以党的追求为追求,宣传党的政策、传播党的声音、记录党的足迹,充分发挥了“喉舌”“耳目”作用。今天,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固根与拔根、“铸魂”与“蛀魂”的较量更加惊心动魄,军事新闻人作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生力军,责任更大、担子更重,不管前行路上有怎样的波涛激荡、暗流涌动,在恪守党性原则上,必须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不断强化政治意识、政权意识、阵地意识,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始终不渝地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保持高度一致,勇于举旗帜、打头阵、当先锋,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好中国军队形象,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有一种情怀永远不能变。忧基层疾苦、讲官兵心声,是新闻人执著的追求、不变的情怀。中国新闻界的老前辈穆青曾六访兰考、八下扶沟、四赴宁陵、八下辉县、两上红旗渠,写出了感动几代人的新闻佳作《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精品力作。《人民日报》前总编辑范敬宜这样评价穆青:“穆青把根扎在最厚的土层里,所以他有最肥沃的养分,他的作品也能代表最大多数的人,他能用最底层的事感动最高层的人。”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新闻人的目光必须始终盯着最困难的群体、最艰苦的基层。今天,虽然物质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军营生态得到显著优化,但最艰苦的仍然是基层、最艰辛的依然是士兵,军事新闻人心系基层、情系官兵的大爱情怀决不能变。我们在《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名篇中读到了魏巍对战士们的热爱与赞颂。国防和军队建设持续推进,官兵们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作为与精神始终都在代代相承。作为新时代的新闻战士,军事新闻人要始终坚持军事训练中心地位不动摇、官兵主体地位不动摇,到军事斗争准备最艰险的地方去、到环境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矛盾困难最突出的地方去,把目光盯着基层、把镜头对准官兵,坚持“三贴近”、落实“走转改”,俯下身、沉下心,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官兵,为基层呐喊、为官兵代言、为战斗力建设鼓与呼,创作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力作。
有一种精神永远不能丢。“好新闻,就像隐藏在大地深处的矿物,需要勘探者艰苦地探寻。”军事新闻历来就是个吃苦受累的行业,“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不吃苦中苦,没有一点奋斗精神,是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新闻人的,也不可能写出好的新闻作品。我党我军新闻史上,出现过一批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他们以“永远在路上”的精神,呕心沥血、笔耕不辍、探寻不止,采写出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范长江和如前所述的穆青就是典型代表。他们中不少人为此耽误了休息、牺牲了陪伴家人的宝贵时光,有的因此身体受伤健康受损,有的甚至长眠在新闻采访路上。历尽铅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新时代是日新月异的时代,军事新闻事业面临的挑战更加艰巨复杂,必须大力弘扬奋斗精神,不怕千沟万壑、不惧千难万险,勇于创新、敢于变革,勤学习、多锻炼,不分心、不走神,练就过硬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争当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使命的军事新闻工作者。
(作者系火箭军宣传文化中心出版社社长)
责任编辑:吕俊平 实习学员:王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