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李  军  孙继炼

副主任 夏洪青

编 委

张海平 陈广照  雷  雨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研究军队新闻史的地方学者及其他

作者:张 弛

编者按:

新闻史与新闻理论、新闻业务并称为新闻学的三大分支,学习和研究新闻史,可以系统地了解新闻事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阔视野,鉴古察今。人民军队新闻史是中国现当代新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人民军队的大事记、军队文化的风情录、继往开来的英雄谱。本文简略地介绍了地方新闻史学者对军队新闻史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并就加强军队新闻史研究提出了一些颇有价值的建议,值得引起重视。

人民军队新闻史的研究,本来应该是军事新闻人的责任。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却是由地方学者最先发动起来的。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早期发端是和军队报刊宣传紧密相连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军队报刊史的研究有过两次高潮:一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29名同学组成资料组,采访战争年代的老新闻工作者,搜集到一批重要史料。朱德总司令也把他珍藏的《红色战场》刊物提供给他们研究。最后由黄河主编,形成20多万字的手抄稿。1981年底,张之华在此基础上,又作了调查增补,编写出一部23万字的《中国人民军队报刊史》。二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从1978年到1990年,近50所大学的新闻系或新闻专业恢复了新闻史课程,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新闻研究所,各地纷纷成立新闻研究学会,陆续出版一批新闻史专著,其中涉及大量革命战争年代的人民军队报刊史料。

我直接与研究军事新闻史的地方学者接触,是在从事《解放军报》社史研究之后。最先结识的是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秦方奇教授。

此前,我与秦院长素不相识。2017年8月,他在《军事记者》杂志上看到我写的《60年来军事新闻史研究概况》,主动到解放军报社与我见面。秦教授表示,学院有志于在军事新闻史领域,开垦出一片天地,并已聚集了一批研究力量。我当然乐观其成。近年来,解放军报社组织一批老同志,先后编写了《解放军报》大事记、《解放军报》史料选辑,但是对于《解放军报》之外的其他军队媒体的新闻史研究,还处于鞭长莫及的状态。

时隔一年,他们便拿出了丰硕的成果。2018年9月,我应邀参加了在平顶山举办的“纪念《拂晓报》创刊80周年暨河南省高校社科研究重大项目《革命战争年代人民军队报刊和红色文化基因传承研究》开题论证会”。河南省批准将这一课题作为社科研究基金支持项目。在会上发表论文的有10多位同志,有学院的师生,也有来自其他院校的学者,还有《新闻爱好者》杂志的主编、《中国社会科学报》的记者。秦方奇教授在主题演讲中提出《应当加强和拓展人民军队报刊的研究》,吕静教授发表论文《彭雪枫新闻理念的当代价值》,其他还有:赵鹏《从〈拂晓报〉看人民军队报刊的编辑原则》,赵轩《浅议彭雪枫的新闻职业道德思想》,万鹏《〈拂晓报〉在抗日战争中的教育传播研究》,李林博《抗日战争时期〈拂晓报〉的发展轨迹研究》等等。我勉为其难地担任了点评嘉宾,并提交了一篇论文《历史转折中的<解放军报>》。与会同志都认为,地方学者介入军队新闻史研究大有可为。

在这次结识的学者中,我和“二雷”很快熟悉起来:一位是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石雷同志,他与我一起担任点评嘉宾,并提交了一篇颇有深度的论文《论东北抗联文化》;另一位是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系主任田雷博士。他提交的论文是《抗战在东北最北端的〈东北红星壁报〉研究—兼论东北抗日联军正式建制后的报刊活动》。他从2008年起,先后发表《黑龙江地区抗联报刊研究》(《新闻大学》2012年第4期)等10余篇论文,成果斐然。

研讨会开过后,我以为这件事就结束了。没想到,2019年春节刚过,秦方奇院长来电话说,今年又为此题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已经立项,正在审批。他们推动了国家基金管理部门对军队报刊研究和红色文化基因传承的重视,功莫大焉。

这期间,还有另一件事也让我加深了对一张军队小报与红色文化基因传承的感受—这就是杭州的《拂晓报》研究团队的事迹。

2018年,为了帮助秦方奇院长举办《拂晓报》学术研讨会,我通过原兰州军区的老朋友李敏杰、张志义,询问胡奇坤同志的近况。胡奇坤是我们《解放军报》创刊时期的老同志,战争年代曾经担任《拂晓报》总编辑。由此我获悉杭州一批退役老兵自发研究《拂晓报》的情况。

他们不是学者,而是一批曾经在原21集团军服役的老兵。原21集团军的前身,是彭雪枫指挥的新四军第四师的主力。《拂晓报》是彭雪枫的“三件宝(骑兵团、拂晓剧团、《拂晓报》)”之一。“拂晓精神”一直是这支部队的灵魂。这批退役老兵在离开部队以后,自发聚集起来,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搜集、研究、整理、宣传《拂晓报》以及原21集团军的历史。他们的研究不是一年两年,整整持续了17年之久。编委会成员最多时有19人,直到普遍体弱多病、并有7位同志相继离世之后,才逐渐停止下来。多位军队相关单位的领导,都对他们的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热情支持。

参与主持其事的钟锡锵老同志是我在兰州工作时的老首长。他热情地给我寄来三册《拂晓寻踪》通讯合订本。捧读再三,深受感动。他在来信中说:“这个小群体的活动,不过是社会生活中的一朵小浪花。我觉得,它的出现也不是偶然的,可以视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文化的精神的现象,是对红色基因的寻根和回归。”

从《拂晓报》到《拂晓寻踪》,记载了一支英雄部队的历史,影响了一批又一批从这支部队成长起来的人。这就是人民军队新闻史研究的意义所在。

目前,人民军队新闻史研究存在的问题,一是研究队伍少。失之于散,全国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人民军队报刊研究队伍。所以,我特别钦佩秦方奇院长和平顶山学院的眼光;二是学界关注不够。遍查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历年立项目录,还没有关于人民军队报刊研究的立项资助记录,浩如烟海的人民军队报刊均没有进入学术界的视野。新闻史研究离不开人物,目前,民国新闻人物研究成果丰硕,于右任主持《神州日报》不过80天,尚有专史列传。但党报史人物特别是军事新闻史人物的研究却相形见绌;三是数字化水平低。战争年代大量的部队小报,由于年代久远,损毁遗失严重,只有少数成为报纸收藏家的珍奇。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大军区的报纸,在历次军队精简整编中进行了多次调整,目前,除陆、海、空、火箭军和武警部队的报纸外,原来各大军区的报纸已经停刊,但并没有数字化,既不利于研究者检索阅读,也不利于广泛传播和长期保存。《解放军报》虽然有数字化程度较高的电子版,但藏于深阁,地方学者查阅不易。

所幸的是,近年来,解放军报社和原各大军区报社在军队改革过程中,都组织力量编写出一批专题报刊史,虽然没有公开出版,但是多由相关报刊的直接当事人整理而成,史料价值极高。一批年轻的地方新闻史研究者,也开始关注这片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山东大学2013届硕士研究生沈茜玉发表论文《我军军队报纸现状及发展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2届硕士研究生孟娜发表论文《<解放军报>女军人报道研究(2006-2010)》,内蒙古大学2014届硕士研究生路璐发表论文《报网互动视角下灾难报道探析—以<解放军报>在芦山地震中的报道为例》,等等。目前形成团队矩阵的只有平顶山学院。

由于军兵种和原军区报刊不对外发行,地方学者对军队报刊的研究仅局限于《解放军报》等少数报刊,其他本应列入研究的众多军队报刊还处于深阁之中,无人问津。所以史论研究尚处于空白状态。

如何将人民军队报刊发展历程中凝练出来的红色文化基因传承下去,在提升民族文化自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军队媒体近年来在军队改革中进行了新的整合,这也为军事新闻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

第一,需要国家和军队有关部门的重视,国家社科基金、国家出版基金在立项时,对有关人民军队报刊研究和保护的项目予以扶持,使军队报刊研究早日进入主流学术研究的范围。

第二,要引导高等院校在研究生教育中开设人民军队报刊研究的方向,培养一批研究专家和后备人才。

第三,为了有效保存各大军区和军兵种报刊,急需组织力量对人民军队报刊史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资源共享。

第四,改善军事新闻史研究的寂寞状况,军队新闻机构首先义不容辞。每个军队媒体都有一批离退休新闻工作者,是值得重视的人才资源。同时,军队新闻史研究也离不开借助地方学者的力量。只有军队媒体与地方学者相结合,专业研究和业余研究相结合,才能开创军事新闻史研究的新局面。

(作者系解放军报社原军事新闻与传媒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级编辑)

责任编辑:姜兴华 实习学员:曾彬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