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李  军  孙继炼

副主任 夏洪青

编 委

张海平 陈广照  雷  雨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新时代做好新闻图片故事的“七个要素”

作者:黄 哲

摘 要: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新闻摄影工作者要用真情温暖人心、用爱心传递正能量,用手中的镜头讲好中国故事。本文以若干组已发表的国内外新闻图片故事为例,总结归纳出新时代摄影记者做好新闻图片故事的“七个要素”。

关键词:新时代;摄影记者;七个要素

北京时间2012年4月17日凌晨,一组反映美伊战争退伍老兵返乡的图片故事《欢迎回家:Scott Ostrom的故事》从众多优秀的参赛新闻稿件中脱颖而出,获得第96届普利策新闻奖特写摄影奖。这组由《丹佛邮报》摄影记者拍摄的照片为我们讲述了美国驻伊拉克士兵布莱恩·斯哥特·奥斯特罗姆的故事。在经过4年的海外战争后,这位27岁的小伙子带着严重的伤后应激障碍症退役回到祖国。作为第二侦察营的士兵,他曾两次被派往伊拉克,也就是在第二次服役伊拉克期间,他患上了应激障碍症。他表示,伊拉克军旅生活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惨痛的,没有什么事能和他在伊拉克的经历相比。

在这组由20多张照片构成的故事里,恰到好处的光影语言、生动而节制的抓拍、精巧的图片编排将奥斯特罗姆的心灵创伤表现得淋漓尽致,不仅让观者对战争的负面效应作出进一步反思,也让人感叹图片故事这一独特新闻稿件类型的叙述力量。

进入新时代,信息接踵而至迅速更迭接踵而至。然而,在迭出的即时新闻稿件后,图片故事这个特殊的类型虽然不具备“短平快”的特征,却依然因其深度而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传播地位。要做好一个新闻图片故事并不容易,需要耗费作者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笔者总结自己多年的拍摄经验,认为拍好图片故事需要把握好“七个要素”:

一、勤画草图

众所周知,古今中外的大画家风格不一,却有一个显著的共性,那就是他们会随身携带速写簿,随时会拿出来涂涂画画。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勾勒,往往对他们之后恒久流传的名作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引导和辅助作用。

同理,一名摄影记者在大致设想出自己的拍摄主题之后,也应当准备一个本子,在上面画一些草图。当然,这并不是不着边际的凭空臆想,而是有针对性地设想采访对象可能出现的场景、可能碰到的光线和事情,逐一详细记录。

拍摄图片故事不像即时新闻,不是一蹴而就的创作,需要长时间去打磨。这些草图会像视觉设计的大纲一样引领拍摄,尽管不一定会和现实的场景重合,但却为摄影记者“顺藤摸瓜”提供了线索和基础。

二、尽量多拍

日本摄影家岩宫武二在教导学生时说过:“要从清晨到傍晚,能拍多久就拍多久,一定要对摄影有狂热。”笔者认为,他的这句话用到图片故事的创作中绝妙无比。在有了大致的草图后,多拍、多想、多反思是唯一的捷径。以笔者在2013年创作的图片故事《明明爱跑酷》为例,当时完成这组图片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总共拍摄了三四千张图片,最后从中筛选出了10余张成组,荣获当年赵超构新闻奖摄影类年度金奖。

说到这组图片的成功之处,勤拍是唯一秘诀。这组图片的主人公叫明明,时年27岁,出生时因患唇腭裂而被父母遗弃,从小在南通市社会福利院长大。尽管经过两次手术,面部状况有所改善,却留下听力减弱、牙齿脱落、口齿不清等后遗症。机缘巧合,明明在2011年接触到了跑酷,从此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做一名优秀的“跑酷者”也成为明明心底的梦想。这是一个很特别的人物,言语不多,但我却能感觉到他丰富的内心。拍,不停地拍,也许是打开他心门的唯一的钥匙。在拍摄过程中,笔者一有空就和他联络,根据不断调整的草图,不停地拍摄。从他的训练、生活到工作,再到独处,努力做到全面、直观地表现主人公对跑酷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刻画出一个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的人物。

三、找到人物的“味道”

以入木三分的解析力和色彩还原而著称的徕卡镜头一直是摄影师的心头好,而Summicron35mm f|2镜头一直被誉为“徕卡的精髓”。经过60多年的不断完善更新,该款现行版镜头无疑致臻完美,但却并不为徕卡铁粉追捧。他们认为,这种镜头结构和设计上的完美反而使镜头丢失了原有的味道。

这个说法当然有点唯心主义,但是笔者觉得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图片故事中人物“味道”的重要性。人无完人,摄影记者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不仅要发掘人物的美,更要发掘人物的种种缺陷。有了缺陷就有了落差,就有了人物的“味道”,这样的人物才完整。

2013年,笔者完成过一组图片故事《小穆桂英的京剧之路》,反映的是一个10岁的小女孩陈玥学练京剧的故事。当时京剧团里的孩子都神采奕奕,但是这个身体羸弱且性格内向的小女孩陈玥却更加吸引我。柔弱的外表下是她练功时坚韧不拔的眼神和刻苦劲,这是人物的“味道”,这种落差让我一下子找到灵感,决定以这个孩子为着眼点来做一组故事。经过两个月的拍摄,这个故事终于在很多媒体刊发,其中一张照片还入选《中国摄影报》和新华社主办的“中国梦”公益照片评选,在《纽约时报》广场大屏展出。

四、合理利用天气

无论是蓝天白云下的一览无遗,还是瓢泼大雨中的彷徨与惆怅,合理利用好天气因素,会给图片故事平添一份渲染力。

澳大利亚知名摄影师特伦特·帕克就曾经在摄影集《Minutes to Midnight》中多次拍摄滂沱大雨。这本摄影集是一部长篇的影像叙事诗,记录了帕克2003年和妻子、摄影搭档一起驾车环游澳洲9万公里的行程,通过影像来探讨人的精神困境。无论是那张经典的一个男人撑着伞行走在大雨里的照片,还是一群人身陷大雨仿佛与之搏斗的图像,都在深层次地烘托主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因此,摄影记者在进行一个图片故事的拍摄时,也应该在心中有一张晴雨表,哪种天气去拍什么、表现什么,看好天气预报,做到心中有数。

五、善于观察和发掘细节

时间不能倒流,在图片故事的拍摄过程中,如何去表现人物的过去是一个难题。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仔细观察人物身边的物件及细节,来展现过去的时间,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如前所述的《明明爱跑酷》中,笔者在跟踪拍摄主人公一段时间之后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他的过去怎样表达。在一次拍摄他日常训练后,他邀请笔者去他位于社会福利院的家里坐一会儿。还没进他的寝室,一双晾在走廊窗台上的旧运动鞋抓住了笔者的视线,那双鞋鞋面上已经破了好几个洞,鞋底已经差不多要磨穿了。询问之下得知,原来为了练习跑酷,明明前后磨坏过好多双跑鞋。这双跑鞋虽然也已经濒临“退休”,但由于是福利院一位阿姨送给他的生日礼物,就一直没舍得扔。于是,笔者举起手中的相机,拍下了这双承载着时间的跑鞋,这个难题也就瞬间得到了解决。

六、寻找“决定性瞬间”

在拍摄图片故事的过程中,一张决定性的照片犹如整组故事的灵魂。这就像摄影大师布列松“决定性瞬间”理论阐释的一样,每个事件中都隐藏着一个决定性的瞬间、决定性的画面,是整个事件的支点,为新闻事件提供最好的解释。

以笔者拍摄的图片故事《watch out和他们的摇滚梦》为例,在创作过程中,笔者拍摄了方方面面的很多照片,但一直觉得这组故事平淡无奇,缺乏亮点。有一天,笔者去拍摄乐队在天台排练摇滚歌曲的画面,尽管之前已经拍摄过好多次,但是都没有拍到满意的画面。在他们排练到第二首歌曲时,笔者发觉在一个很强的节奏点上,几个队员会很投入地跳起来。于是,笔者想到这个节奏点应该是有重复的,于是趴在地上等待。果然,在乐队成员下一个腾身跃起的瞬间,笔者用广角镜头抓下了这个画面。因为拍摄角度低,结合队员身后的蓝天白云,画面显得更加生动而有层次感,又多了一份灵动性。跳跃这个动作从某种程度上寓意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后面隐隐约约浮现的高楼又作为城市化的要素出现在画面背景里,表现出年轻人热爱音乐,追求向上生活的品质。“决定性瞬间”,决定了画面的质量。

七、拍摄前后都要有编辑意识

图片故事和单张图片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强调图片表述事件的故事性和情节性,不同的照片因为某个人物、某个事件而集结,相互映衬、相互碰撞,犹如足球运动中队员的巧妙配合,亦或是交响乐里乐章段落间产生互动与共鸣。因此,一个成功的图片故事不但取决于摄影师的拍摄技巧与理念,更取决于他自始至终对图片的编辑意识。这里的编辑意识在于根据表达主人公的需要,表现为在镜头语言表达上的轻重缓急。

我国著名摄影家焦波的代表作《俺爹俺娘》,原先以《焦老大进京》刊发,后与编辑沟通,转变拍摄思路,以儿子眼中的父母为拍摄主题,展现了父母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日常生活和儿女亲情。图片一经刊发,获得了良好的反响,在国内外都得到赞誉。

由此可见,摄影记者如果具备良好的图片编辑意识,往往就能站在较高的位置上审视自己的采访和拍摄,也能够帮助自己找到最佳的报道角度和拍摄手法,助力图片故事取得成功。

(作者系江苏南通《江海晚报》摄影记者)

责任编辑:姜兴华 实习学员:刘小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