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的十一个月
摘 要:抗战期间,从广西桂林疏散到昭平的一批爱国知识分子排除重重困难,于 1944 年11 月 1 日创办推出《广西日报》昭平版。这张仅发行11个月的报纸,成为当时桂东地区揭露国民党顽固派倒行逆施和腐败、唤起人民团结抗战的战斗号角。今天回看这段历史,对于激发当代报人的时代责任与担当,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抗战时期;《广西日报》昭平版;文化精神
1944年5月下旬,由于国民党军队在湘桂战役中不战而溃,日寇占领衡阳,离衡阳不远的桂林顿时告急。当时活跃在桂林抗战前沿的一大批文化名人,由此开始向贵州、重庆、香港等地转移疏散。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正是在这个时间段,在中共地下党员张锡昌的倡议推动下,疏散到广西昭平的陈绍先、欧阳予倩、莫乃群、千家驹等人,排除重重困难,于 1944 年11 月 1 日创办推出了《广西日报》昭平版。随后,因为日寇逼近,报社又从昭平县城迁到相对偏远的黄姚镇。抗战结束后,《广西日报》昭平版于1945年9月底休刊。
《广西日报》昭平版虽然只运行了11个月,但其办报经历、理念和实践,就像一颗明亮的珍珠,折射出当时进步报刊的生存状态和那个时代的文化精神,对于我们今天理解报刊的社会价值,激发当代报人的时代责任与担当,都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一、艰难的办报条件
在那个战火纷飞、风雨飘摇的年代,《广西日报》昭平版是在艰难中硬着头皮撑下来的。报社工作人员后来回忆,在那段时间里,有时他们只有饭吃,理发、洗澡的费用发不出,连煮饭女工的积蓄也要借来用。创办后仅两个多月,日军就迫近昭平。报纸不得不休刊,报社于1945年1月27日迁到黄姚镇。
从昭平疏散时,印刷工人翻山越岭,把笨重的平版印刷机运到了黄姚。到了黄姚后,常常中午才能弄到煮晚饭的米,其他物资的紧张程度自不待言。
然而,就是在这样情形下,仅过了不到半个月,8开油印的《广西日报新闻摘录》就于1945年2月7日在黄姚推出。随后,2月21日改为8开铅印。3月5日,《广西日报》昭平版正式复刊。
为了增加报纸发行量,报社的发行人员还从当年4月起,在一些偏远地区设立“递步哨”,分段运送报纸,以尽快把报纸传送到偏远地区。由此,报纸销量很快增加到近3000份,紧张的经济状况也逐步得到缓解。
当年的艰难细节,人们现在只能通过简单的史料去了解,但是《广西日报》昭平版的每一期报纸永远镌刻在岁月长河。它们记录了历史,也被历史记住。报纸上刊载的那一篇篇文章,就像一颗颗镶嵌在新闻纸上的珍珠。它们散发的光芒曾经照亮了敌后桂东地区的茫茫黑夜,在读者心中洒下革命的文化火种。而今,它们依然闪耀着光彩,让人感受到那一段艰难岁月沉甸甸的分量和不曾消散的温度。
二、抗战救国的鲜明立场
在《广西日报》昭平版创刊号上,报纸的主要创办人之一张锡昌满怀激情地写道,这份报纸“应是桂东南的号角,也是桂东南的子弟击败日寇的精神武器”。由于这种鲜明的定位,《广西日报》昭平版面世后,很快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主基调,得到了民众的热情拥护,影响力也不断扩大。在正常发印的210天中,报纸上刊载的文章,特别是持续刊发的206篇态度鲜明的社论,在桂东地区逐渐成为揭露国民党顽固派倒行逆施和腐败,唤起人民团结抗战的战斗号角,并被国民党特务攻击为“莫斯科《真理报》桂东版”。
其中有很多文章现在读来,仍然觉得酣畅淋漓、一针见血。比如1944年11月3日发表的《口号胜利》。“有人说:德国人是‘做了不说’,英国人是‘做了再说’,美国人是‘说了再做’,中国人是‘说了不做’。又有人说:这次战争中,苏联是‘军事胜利’,美国是‘生产胜利’,英国是‘外交胜利’,中国呢?—‘等待胜利’。”再比如11月8日《桂客谈山》中说:“有人说古人云‘仁者乐山’,现在呢,逃难的都一味朝着山多处深处逃去,这可以强名之为‘怯者乐山’,如果我们一味对山乞灵,对山求救,那显得我们太低能太无志气了。”
这些文章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动员了桂东地区的抗战力量,让民众对时局特别是军事形势更加了解;同时,对国民党片面抗战、消极抗战的行为,也给予了严肃抨击和愤怒控诉。
三、弥足珍贵的“精神合作”
作为《广西日报》昭平版迁到黄姚后的主要负责人,欧阳予倩后来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说:“老实说,我们除了一两个人真正干过报馆工作,其余可以说都是外行,何以能把这个报办得不错呢?第一是大家意志纯洁,目标一致,行动一致便造成了纯洁的空气。第二是情绪的和谐,因为作风民主,一切公开,所以和谐。第三是集体的精神。不要说大家的事,大家讨论,分工合作,就是一篇短文,有时候也大家来商量,谁都可以改谁的文章……所以说我们这11个月的共同生活,是真正的精神合作。”
这段描述可以让我们大致想象当时的情景。但是今天可以想见的艰难,并没有留下多少笔墨,让欧阳予倩先生念念不忘的是大家“真正的精神合作”。正如报社职工王仰晨、唐泽霖所说:“渴望民主、自由、幸福的日子到来,咬紧牙关,度过严冬,让春风扇起我们生活的烈焰,更勇敢地向我们的目标迈进!”
今天当我们回看这段历史,这依然是最令人感动的地方。现实生活的艰难,对于精神富有的人来说,往往构不成真正的苦难,甚至反而激发出惊人的潜力。在国家前途未卜、时局变幻莫测的情形下,只有那些把个人理想真正融入民族命运、坚定地为国家民族履行责任与使命的人,才会面对生活艰难时如此淡定洒脱,才可能在困顿与窘迫中有这样激情满怀的“精神合作”。
俄罗斯作家康·帕乌斯托夫斯基说:“作家一分钟也不应屈服于苦难,不应在障碍面前退却。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作家都必须不间断他们的事业。这事业是先辈们传给他们,同时代人托付给他们的。”这段话,用在欧阳予倩等当时生活在黄姚的报人身上,简直生动极了。山河破碎的民族苦难,不仅没有让他们屈服,而且源源不断地涌起文化创造的力量。即使是暂时偏居黄姚,他们的心依然牵挂着战火燃烧的大地,他们的声音依然在远方回响。他们是文化的斗士,灵魂深处的歌者。他们的存在,让偏远的千年古镇黄姚不仅没有在文化和精神上沉寂,而且迎来了可能是最为耀眼的年华。因为,一种充满青春热情和战斗气概的新文化精神,在这里光芒四射。山水中的黄姚,由此注入了不屈的风骨,尽染了新的文化光彩。
事实上,欧阳予倩所说的“精神合作”还从《广西日报》昭平版延伸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广西日报》昭平版在黄姚正式复刊的第一天,欧阳予倩便发表了一篇名为《艺术与民众》的文章。他在文章中说:“艺术对于腐恶的社会制度,或腐恶的势力是战斗的;对于民众精神方面是创造性的。艺术的创造是改革政治和社会的目标和推进力,也是产生民众新血液的滋养品。”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欧阳予倩等人在紧张的编务之外,还创办了黄姚中学,设立图书馆,开设妇女识字班、学术讲演班,组织歌咏团,举办过画展、影展等多次群众性艺术活动。可以想象,这些新生事物在这个寺观庙宇、碑刻牌匾等古迹随处可见的小镇,曾经掀起的是一番怎样的文化景象。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由于复杂的政治局势,《广西日报》昭平版于9月30日被迫休刊。此前一天,欧阳予倩发表《光荣的11个月》,他在文章中指出:“尽管许多读者感到失望,这个报的结束是不得已的。”“不过,这类文化事业,只有一天天扩大,不会缩小,我们暂时的分手,还可以在其他地方,用其他的形式,建立更大规模的刊物同读者见面,我们每一个文化斗士,都有这个责任,欢呼吧,为我们这光荣的11个月欢呼吧,为光荣的展望欢呼吧!这还不足够代替临别时的惆怅吗?”
报社迁走了,曾经在黄姚激情呐喊与歌唱的人们,也陆续离开了。他们的前方,是新中国成立的曙光。他们在苦难中高高耸立的人格与精神,永远刻在了黄姚的记忆里。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
【参考文献】
[1]朱其现.活跃在桂东战后的《广西日报》昭平版[J].广西地方志,2005(4).
[2]周谷年.欧阳予倩广西办报记[J].档案与史学,2008(8).
[3]张鸿慰.欧阳予倩与《广西日报》昭平版[J].新闻大学,1989(4).
[4]李梅甫.忆《广西日报》昭平版[J].广西党史,1995(10).
(作者系解放军报社文化副刊编辑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姜兴华 实习学员:曾彬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