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李  军  孙继炼

副主任 夏洪青

编 委

张海平 陈广照  雷  雨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走进“挂在天上的哨所”:一次惊心动魄的采访

作者:柳 军

编者按:

西藏军区某边防团的卓拉哨所,被誉为“挂在天上的哨所”。在藏语里,卓拉意为“怪石垒成的山峰”。这里海拔4687米,从每年10月到次年6月大雪封山,雷击、雪崩等自然灾害频发,是全军封山时间最长、环境最恶劣的驻防点之一,戍边官兵如何在险象环生的驻防点度过漫长的封山期鲜为人知。4月18日至22日,解放军报社记者柳军、马三成和西藏军区政治工作部宣传处干事晏良等一行踏上了前往卓拉哨所采访的艰难之路。本期我们刊发柳军的采访手记——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有幸参加了“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蹲点调研采访活动,西藏军区某边防团卓拉哨所是我参与的3个蹲点调研的第二个采访点。

接受任务之初,我并不知道卓拉哨所的海拔高度,也不知道它在西藏的具体位置,这个被誉为“挂在天上的哨所”,在我最初的印象里显得很诗意,但是当我真正走进它后,我才知道踏上这条路有多么艰难,坚守在此的官兵是何等的艰苦。

高原苦,始于风雪边关路。2019年4月18日,我和记者马三成、西藏军区政治工作部宣传处干事晏良等一行从拉萨乘车出发前往边防某团。越野车在距离边防团还有四五十公里的雪域高原盘山路上,突遇暴风雪。雪下得非常大,以至于连车窗雨刮器都刮不动了,司机看不清路,车子无法继续前行,为躲避迎面驶来的重型大货车,司机只能将车停在几乎看不清路的悬崖边,下车准备去擦挡风玻璃上的积雪。谁知当时车辆正处在下盘山路的暗冰路段,由于坡陡路险车子很快失控下滑,司机大喊“不妙”,晏良跟着喊了声“跳车”,车上的其他几人几乎同时跳了下去。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我因看不见前方,迟疑了一下,左脚还没离车,车屁股已经翘起,幸亏晏干事拽了我一把,才没有发生意外。

眼看着车头冲下朝着半壁悬崖滚落了近30米,逃过一劫的我们在暴风雪中吓出了一身冷汗。还没有到达采访目的地,恶劣的天气就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我们只好半路拦车,搭乘藏族同胞的客货两用车,当晚8点多才赶到团部。俗话说“祸不单行”,该团李团长见我们“出师不利”,加之卓拉哨所还处于大雪封山期,便建议我们不要再上卓拉了。

但对于我来说,经历了这件事后,更加感受到了西藏戍边官兵的艰辛。我们才遇到一次暴风雪和意外,而他们常年坚守边关,我们遇到的险情,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家常便饭罢了。在此情况下,是前进还是后退,这对于我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面对着无数张戍边军人期待的面孔,我还是拍板选择继续前行。但我们不知道,前面遇到的险情,仅仅只是个开始。

4月19日清晨,我们驱车来到海拔3960米的漫天风雪的多仁边防连。当我们提出要到卓拉哨所时,熟悉情况的人都连连摇头。距连队500多米处,有一条建于2018年初的索道,在海拔4000米至4600米的山巅形成长达2.8公里的空中运输线,用于向卓拉哨所运输生活补给。由于沿途高山峡谷,风大雪狂,所运物品承重有限且在空中摇摇晃晃,基于安全考虑,这条索道只运货不载人,所以我们原本打算借助索道上卓拉哨所的提议也被否决。在新的上哨方案出台前,我们就近采访,也因此对卓拉哨所的状况有了更多的了解。

索道建成前,卓拉哨所与外界联系较少,封山期里更是与世隔绝,那些发生在上哨与下山途中的故事撕心裂肺,更感人至深。随着索道的贯通,如今每周不仅有新鲜蔬菜运到卓拉,还有报纸杂志、家信情书、快递包裹等一同抵达,总算解决了战士们的日常生活所需。

索道是生命通道,我们也决不能给团里添乱。所以,大家最后与边防团商量决定借助推土机铲雪开道。由于积雪太厚,作业难度太大,加上推土机链条断裂,结果推雪开路不足2公里,我们只能从此处下车,改为徒步翻越近12公里长的雪山。高原不同于平原,海拔每升高1000米,空气含氧量就会减少10%,海拔4000米也就意味着空气含氧量只有60%。垂直近700米高差的盘山险路,我们除了要面对冰封雪裹的山崖和随时可能出现的恶劣天气,还要面对由于严重缺氧而带来的高原反应、体力下降、强紫外线灼伤、雪盲等问题。

这次记者前往卓拉哨所采访,哨所的官兵听说后都很期待。因此,尽管前面险象环生,我们也不能半途而废。我始终认为,军事记者,一定要亲历最危险的现场。32年前,我曾经在南疆前线参加过边境作战,我想那时候面对生死我都没有退缩,现在更没有理由选择放弃。另外,从摄影角度讲,特别是军事摄影,一定要到现场,只有亲历现场,才能拍出真实鲜活的影像,这次的蹲点式调研就是这样一次实践。

正是凭着这种“不到现场不罢休”的信念,我们相互搀扶着,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前挪动,终于用6个小时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于4月20日下午下午4点半左右登上了卓拉哨所。官兵们欢呼雀跃,与我们紧紧拥抱……

此情此景,让我感到很庆幸,作为一名军事记者,没有辜负基层边防官兵的热切盼望,没有给军队媒体丢脸,我们终于在封山期登上了卓拉哨所。

徒步走进封山期的边防哨所,一下拉近了我们和边防军人的距离,也真正地走进了他们的内心世界。

卓拉哨所,地无三尺平,风无一日停。官兵们因地制宜开展军事训练,哨所虽然缺氧,但官兵十分乐观,依托周边地形地物设置障碍场,把练兵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但哨所信息比较闭塞,边防官兵和家里的沟通完全不像我们日常生活这样便利。这里常年雨雪交加,环境潮湿,官兵们都不同程度患有风湿类疾病。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军委、陆军、西藏军区高度重视边防一线建设,哨所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官兵也能看上卫星电视了。

到达后,我便和其他同行的记者一道克服严重缺氧和剧烈头痛,迅速展开采访拍摄工作。一直到晚上10点多,我才回到哨所。随后紧跟着开始做文字采访,一直持续到半夜12点左右。哨所驻守的官兵,年纪都在20岁左右。他们除了要直面边防巡逻、执勤、处置各种突发情况之外,还要长期面对缺氧环境和无限的寂寞。这里陪伴哨所官兵生活的还有6条狗,这些边防战士的爱犬虽都不是军犬,没有标准“口粮”,但在漫长的封山期,他们成了戍边战士们无言的战友,陪伴他们守防、固边、巡逻、执勤和生活。

我去过百余个西部边防哨所,每一个哨所都有其各自特点。在哨所采访拍摄时,我主要力求抓拍,客观真实地反映他们的生活状态。摄影语言讲求形象,注重提炼,所以我要准确抓住卓拉的特征。卓拉,藏语意为“怪石垒成的山峰”,卓拉哨所被誉为“挂在天上的哨所”。因此,拍摄官兵们在执勤过程中与险峻雪山为伍、用信念忠诚坚守边防的影像,是我关注的重点,哨所日常的艰苦生活也是我拍摄的重要内容。当然,拍摄中也有难点,尤其是需要思考如何把他们最真实的生存和战斗状态表现得更好,这需要反复思考。但是上山以后,由于严重缺氧,头痛剧烈,脑子反应迟钝,想到看到的马上会忘记,这给采访和拍摄带来了一些影响。这次采访拍摄时间有限,如果时间能再长一些,可能感受更不一样,肯定也能拍到更多更好的照片。所以,从这次采访拍摄的上千张照片来看,其中也不免有许多遗憾的地方。

在卓拉哨所我还与边防官兵拍了一张合影。这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不被哨兵认可的客人不合影。在我看来,能真正徒步爬上来的人也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艰辛。那张合影里,大家都笑得非常开心。我觉得这是一种相互信任,你能走上哨所就是对他们的最大信任,说明你心里有他们,他们心里才有你。

以前有一种说法,认为在西藏军区,“躺着就是奉献”。因为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能够在那里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奉献。通过与西部戍边军人的深度交流,我发现,其实官兵们的信条是:上得来,待得住,干得好。这次卓拉之行,我真正触摸到了戍边官兵的内心,这群顶天立地的士兵,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奉献,这群新一代最可爱的人用实际行动为我们树起了一座永恒的丰碑。

(作者系解放军报社摄影美术编辑室高级编辑)

责任编辑:姜兴华 实习学员:张 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