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军事广播发展策略浅析
摘 要: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传媒生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作为传统媒体代表的军事广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军事广播需要守正创新,拓展传播内涵理念,积极融入全媒体矩阵,不断迸发出新的活力。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军事广播;发展策略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集体学习,把“课堂”设在了媒体融合发展的第一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作为党的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军事广播在光辉的历史长河中,为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1940年12月30日,我党创建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正式开播。新中国成立后,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更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先后宣传报道了诸多军队先进典型,充分展现了人民军队的良好形象。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各类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如何在茂密的媒体丛林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军事广播任重道远。
一、全媒体时代军事广播面临的挑战
全媒体时代,人们习惯通过微信、微博、手机APP等新兴媒体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特别是随着大数据和AI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仿佛安装上了“自动导航”,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新兴媒体涌入传统媒体曾经掌控的“舆论主场”,传统媒体的吸引力、影响力下降,传统军事广播单向、定时的传播模式逐渐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一)全媒体时代受众习惯全新蜕变。相比于传统媒体时代,全媒体时代受众获取信息的习惯大大改变。人们更加注重用户感、体验感,更加需要通过多种方式、随时随地获取个性化信息,对于获取的信息内容,也更加渴望得到丰富的观点和交流。而移动互联带来的丰富体验,极大满足了人们的多元化需求,给传统广播生存空间带来了极大的挤压,广播受众黏性不足,不断流失。CSM媒介研究数据显示:听众收听传统线性直播流广播的同期人均收听时长从2016年的71分钟跌至2018年的59分钟,呈现逐年快速下滑的趋势。
听众数量出现负增长的背后,是传统固定受众的流失。调查显示,相比于传统军事广播,广大青年官兵更倾向于关注富有视觉体验的军事类短视频和微信公众号。有些刚入伍的青年官兵甚至对传统军事广播未有听闻,这对军事广播发挥立足部队、鼓舞官兵斗志的宣传作用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二)传统军事广播传播方式固定局限。广播作为单一的声音通道传递信息,不需要大量视频信息的采集和后期复杂的编辑制作,因此在早期与电视等竞争上,时效性优于电视。但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人人都有麦克风”,全民都可以是“扩音器”,信息得以通过多种方式在第一时间呈现。传统军事广播制式固定,定时定点播放,也已成为制约信息快速有效传播的主要因素。当前,新媒体飞速兴起,涉军微信公众号不再是“稀缺资源”,大众习惯随时拿出手机,利用碎片时间消费信息和参与传播活动,对于“明天同一时间再会”的需求程度相应就有所降低。
(三)传统军事广播内容形式上创新不足。当前媒体形态快速迭代,各路媒体纷纷快马扬鞭,想尽招法抢夺用户资源。而部分军事广播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对于公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公众利益事件等,回避或机械转载多,角度形式相对单一,在用户体验设计上脚步滞后,如此一来,吸引力便会有所减退。此外,由于当前普通民众对于国家和社会热点动态的关注热情不断攀升,这也使得军事广播传播力弱与社会大众日益增长的军事方面的讯息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军事广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与此同时,不少新媒体由于形式灵活、互动开放、话语空间较大,“圈粉”无数。“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抖音号推出的《“魔鬼教练”口头禅之自暴自弃篇》短视频幽默风趣,贴近官兵生活,至5月3日已获赞229.9万。而截至2018年底,抖音短视频平台的15个军事类抖音大号累计发布短视频3000多条,获得超过35.41亿次的播放、1.67亿次的点赞和近700万条评论。从另一个角度说,适应用户审美需求,尽快走出内容形式上的单一模式已迫在眉睫。
二、全媒体时代军事广播发展策略思考
与现阶段的新媒体相比,传统军事广播的优势在于内容的权威和制作团队的专业。军事广播要积极面对挑战,就必须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融入媒体发展的大潮。
(一)拓展多维立体的矩阵传播理念,持续推动台网融合。要牢固树立融媒体理念,及时补上短板。一是要主动对接新媒体。改变“单一化、程式化、模式化”的表达方式,注重把军事广播的权威新闻、独家报道、深度解读的优势向新媒体延伸,运用图表、动漫、H5等技术手段,对军事广播内容资源进行二次包装推广,打造受众喜闻乐见的精品。二是要主动与军内资源对接。加强与军内报纸、网络、电视、出版社等媒体沟通协调,探索推动构建全军媒体信息资源共享数据链,从“单打独斗”到“集群作战”,实现内容生产、制作、采编等一体化,凝聚发展合力。三是要积极嫁接地方资源。要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探索研究与中央媒体和大型网络信息公司合作的新方式、新渠道,充分利用社会力量的庞大用户池,让优质的军事新闻资源在更广阔的网络空间进一步畅流融通,推动军事广播传播向内外聚合、平战结合、军民融合上发展。
近年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积极推动《国防时空》《晚高峰观军情》《国防新干线》《海峡军事漫谈》新媒体化,逐步建立微博、微信、头条号等,打造“CNR国防时空”全媒体矩阵,坚持移动优先策略,树立新媒体优先的理念,再造军事广播工作流程,成为军事广播融合发展的典范。其他媒体推出的如《凤凰讲武》《军事瞭望台》《军情解码》《迷彩虎》《防务360》等节目,通过入驻蜻蜓FM、喜马拉雅FM、企鹅FM等网络电台发声,也赢得不少关注。
(二)突出高品质策划,打造最富“军味”特色品牌。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坚守军事广播军事内容本位,在细分领域找准自身发展方向,塑造特色品牌,形成差异化比较优势。一是要创新“大国防”“大军事”的传播意识。要开阔视野、调整思路,延伸选题触角,拓展军事节目资源,活跃军事节目形式,提供各类与国防和军队建设密切相关的新闻资讯,增强军事广播的权威性;要搭建起军营舞台,多角度展示军营文化娱乐活动,通过幽默、轻松、智慧的节目,传递好正能量,让广大官兵展现自我风采,吸引大众的关注度。二是要不断提升内容品质。面对新媒体的冲击,要立足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优势,要坚持以质取胜。进一步充实力量,瞄准国内、国际军事热点和前沿,推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大制作,打造精品节目,提升军事广播的传播优势。三是要打造特色军事广播品牌。主动研究对接新时代消费需求和传播扩散热点,学习借鉴先进典型经验,完善内容生产、信息扩散、创新设计、IP孵化等完整产业链条,打造形成军事广播特色品牌栏目,提升节目扩散力和影响力。例如,《国防时空》先后推出《一南军事论坛》《名家谈军事》《军旅人生》《周末点兵》等特色子栏目,深度解读军事热点,受到广泛好评。四是要注意发挥“明星效应”。201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人民网特别策划了《老兵来信》栏目,并邀请阎维文、李幼斌等著名艺术家真音再现来信精彩片段,并以话题策划的形式在微博、微信、网络电台等媒体上推出,用声音呼唤热血,展现军旅情怀,让广大听众聆听往昔峥嵘岁月,展望祖国强军未来,引发广泛关注。
(三)探索推出适合移动互联网属性的短音频产品。全媒体时代,微博仅以140字的方式传播,抖音凭借15秒短视频成为潮流,它们都将资讯的内容分解成能够在片刻间传递和获取的短信息,传播的广度和频度大大增加。有鉴于此,发展能够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收听的、高频推送的音频内容,成为人们开始关注的焦点。目前,互联网巨头们利用新技术手段,发力智能音响。例如,亚马逊智能音响Echo、腾讯听听、天猫精灵、小米音响、小雅人工智能音响等,都为用户带来了更多新颖的音频体验。对此,传统军事广播在发展转型过程中,可以尝试探索互联网音频内容开发机制,探索拓展新的传播出口。2018年,以“声动未来”为主题的全球华语广播短音频创新大赛在上海宣布启动,同年9月26日,上海广播节举办的“东方畅想”颁奖盛典,为短音频产品进一步“放大音量”,助力广播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焕发新的“声”命力。这对于军事广播的创新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三、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砥砺新时代,奋战新征程。在军事新闻媒体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今天,广大军事广播工作者要主动顺应时代潮流,坚持自身特色,扬长补短,守正创新,在融合发展上下功夫,汇聚更多资源力量,不断激发军事广播创造活力。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姜兴华 实习学员:张 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