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李  军  孙继炼

副主任 夏洪青

编 委

张海平 陈广照  雷  雨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11年前,徒步24小时进入“孤岛”清平乡

作者:■ 张 晞

编者按:11年前的5月12日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灾情发生后,人民子弟兵第一时间驰援。在这场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新闻宣传中,一大批军事记者亲历了这场惊心动魄的重大战役。本期我们刊发原成都军区战旗报社政治工作编辑室副主编张晞的文章,回眸军事新闻传播史上那一场特殊的战斗—

河滩边、山沟里,到处是山体塌方滚落的大石头,被滚石齐腰斩断的大树,被埋掉的半截汽车和匆忙逃生的人们掉落的鞋、伞、衣服……我们像猴子一样在陡坡上爬、像青蛙一样在乱石堆上跳、在激流里摸索着蹚、在塌方路段上不顾一切向前冲……

这是11年前,我和同事邱拥华采访“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徒步24小时进入“孤岛”清平乡时,深烙在我脑海中的一组画面。

2008年5月14日清晨6时30分,“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约40小时。正在编辑前方来稿的我受领了立即前往地震重灾区采访的任务。此时,已有上万部队多路多方向昼夜兼程在桥断路毁、余震不断的情况下跋山涉水向灾区挺进。

从成都出发,前往重灾区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的路上全是被震垮的民房和临时搭建的帐篷。

中午,采访车终于到达重灾区汉旺镇。报社领导决定把我和邱拥华留在这里,采访报道当天凌晨5时从云南千里机动到此、被誉为“乌蒙铁军”的驻滇某炮兵团。通信完全中断,如何找到“乌蒙铁军”? 我俩一脸茫然。时任社长刘春光一句话作答:“找、找、去找部队!”下车后,刘社长不放心地说:“你们没有饭吃,看到部队开饭,自报家门,请部队给碗饭吃,报社结账。”

跟随小分队12小时徒步进山

地震后,汉旺镇受损严重。地处该镇的大型国有企业东方汽轮厂门口那座欧式风格的钟楼被震倾斜,时针永远定格在14时28分。

炮兵团到达汉旺镇后,很快就分散到方圆几十公里的各个救灾点。我们见到穿作训服的军人就问:“你是炮兵团的吗?”“你知道炮兵团在哪儿吗?”但没人知道……

15日中午,太阳炙烤着大地,天气出奇地热。东方汽轮厂门前安置了上万受灾群众的安置点人声鼎沸。一辆溅满泥巴的大卡车紧急从镇外驶入。“请让开—请让开!”几名官兵汗流浃背地抬下一名重伤员飞奔至临时医疗点。我抓起照相机紧跟,得知他们正是炮兵团官兵。

带队的七连指导员李学锋告诉我,政委曾祥明已带队前往重灾区金花镇;团长周洪许则于14日下午2时30分带领救援分队徒步进入通信断、道受阻、桥断裂、河改向、坐落在大山之中的重灾区“孤岛”清平乡。乡里失踪人员多、食品少、药品缺,群众急需转移和救治。

我和邱拥华立即向社领导请战:随15日下午2时运送给养的小分队徒步进清平乡,跟踪报道炮兵团官兵救灾情况 。

下午2时,48名“铁军”官兵加上我俩共50人,从汉旺镇金鱼嘴收费站出发向清平乡徒步行军。

“她不是女的吗?”

聚集在收费站焦急等待亲人出山的群众看到我们进山,鼓起掌来。他们说:“老百姓都在往外逃命,解放军却不顾安危勇闯死亡地带,亲人们有救啦!”

这时,一名20多岁的姑娘哭着要和我们一起进山找下落不明的父亲。大家劝她说:“只见女的往山外走,未见女的往山里走。”姑娘指着我说:“她不也是女的吗?”我回答说:“因为我是解放军!”

为了缩短行程,我们翻越公路护栏,下到已被滚石多处截流的绵远河河床前行。行军中得知,上级赋予周洪许团长目前的首要任务是营救被困在清平乡云湖国家森林公园的中科院成都生物所专家一行。因通信中断,传达命令和上报情况都靠送纸条或捎口信,周团长还没收到命令。

继续前行。前方道路的损毁程度无法想象!那不叫路!根本就没有路!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迅速脱离死亡地带

15日下午4时左右,我们和一支由近百名空军官兵组成的救援队,在一座石桥桥头相遇。空军救援队先过,我们站在50米外等候。3名空军战士取下携行具,站在桥头休息。突然,强烈的余震袭来,“哗哗哗—”松动的山体左摇右晃。“山要垮了,快跑!”3名战士飞跑,刚跑出10米远,巨石和着碗口粗的大树砸在刚才他们休息的桥头,腾起漫天沙尘,好险好险!惊魂甫定,两支队伍加快脚步,迅速脱离死亡地带。

除了滚石和余震的威胁外,体力不支和严重疲惫也考验着我们。我虽然几乎是空手而行,但已是呼哧喘气,嗓子发干,汗如雨下,沉重的双腿像木偶似的机械动作。而战士们背着几十公斤的救援物资跋山涉水,该有多么艰难,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支撑!14日到15日,已有战士两进清平乡。

上千官兵露宿清平乡

再往前行,夜色渐浓,看不清路,行军速度慢下来。晚上8时许,在乱石遍布的绵远河边,我遭遇险情。

河边两块巨石相距较远,我一步跃不过,以为水中的漂浮物是浅滩,一脚踏上去,一头栽进踩不到底的冰凉刺骨的河水中。我一只手保护着照相机,一只手拼命向上抓。几乎是同时,一重物重重砸在我背上。我疼得大叫。岸上有人大声疾呼:“张编辑落水了!”上岸后,迷彩服全湿透。但幸运的是照像机和采访本都在。

16日凌晨1时30分,在我们徒步近12小时后,前方探路战士传来好消息:大家再坚持半小时,已联系上昨天先期抵达清平乡的大部队!

跟着走、继续走……在清平乡与大部队会合后,我们得知,周团长15日下午4时接到命令后,已当即带队前往云湖国家森林公园营救专家一行。

战士们找来木棒,在一片相对较平的开阔地中央燃起篝火,大家围着篝火席地而坐,翻烤着被河水、汗水打湿的衣裤鞋袜。晚饭是自备的干粮。

篝火升腾的烈焰,映照着战士们年轻的脸庞。今天,不惧艰难、不畏生死、视人民利益至上的战士们是真正的英雄!他们是中华大地上遍地英雄中的一个又一个!我拿出采访本,借着火光,记下一个又一个真实的故事。

被子不够,战士们三四个人合用一套。野外露宿,是我记者生涯的第一次。是夜,我是团里唯一一名女性。耳畔传来上游1公里远的绵远河流进堰塞湖发出的巨大轰鸣声和飞石的滚落声。躺在余震不断的地上,人就像一叶孤舟在波涛起伏的大海上来回颠簸。

16日清晨6时醒来,天大亮。突然,我看见两米远处,密密麻麻睡了上千名陆军和空军官兵。

15日下午赶到的这支空军救援队,是黄继光生前所在师,曾参加过上甘岭战役。他们的通信设备较为先进,对外联系比较畅通。师领导告诉我们,近几天有大雨。大雨后,堰塞湖可能溃坝,要想办法尽快将受困群众转移出去。

带着新闻徒步12小时出山

16日中午11时,令人振奋的消息终于传来:周团长带队成功救出被困3天3夜的专家。我和邱拥华飞奔上山迎接勇士凯旋。周团长戴着眼镜、抬着担架,浑身是泥,走在最前面。官兵个个胡子拉碴,又黑又脏。

被救专家告诉我们:“被困后,我们就想救我们的一定是亲人解放军。昨晚看到你们穿军装的,我们流下了感激的泪水,感谢亲人解放军。”

采写到被困专家被救这比黄金还宝贵的新闻后,我俩决定立即徒步下山,将稿子和照片第一时间送到报社!

16日下午1时50分,小分队护送我们和伤员下山。在昨晚露宿的那片开阔地上,周团长与我俩握手告别。我们互道珍重,共祝平安!

回程再次遭遇险情——

在一处滑坡地段,前方一块巨石从山崖上滚落,走在我前面的严干事拉住我向前狂奔。我跌跌撞撞跑了几步,就重重摔倒在乱石上。巨石在我们身后5米远处碾过,滚落山涧。我目瞪口呆,捡了一条命!掀开裤腿一看,膝盖皮破血流。徒步12小时后,17日凌晨,我俩带着经历了生死考验而获得的新闻,满身泥土返回汉旺镇。

17日,周团长果断决定,在上游堰塞湖决坝前带领官兵冒死护送被困“孤岛”的群众走出清平乡。转移路上,扶老携幼的群众看到解放军,纷纷自发加入这支队伍。他们说:“跟着解放军一定能走出死亡地带!”这支越来越壮大的转移队伍,在千疮百孔的地震灾区,构成了一幅解放军护送千名受困群众生死大转移、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壮丽画卷!

11年后,2019年仲春,我在北京的清晨忆起抗震救灾那些生死经历,虽绠短汲深,但仍用笨拙的文字记录了那些人和事。11年如白驹过隙,许多人和事变了,崭新的清平乡早已拔地而起……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勇气始终与我这名军事记者同行!用手中的笔讴歌人民军队的这颗初心也始终与我同在!

(作者系原成都军区战旗报社政治工作编辑室副主编)

责任编辑:姜兴华 实习学员:张 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