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军事题材电影的改变与创新
摘 要:军事题材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不容忽视的电影类型,它传递着正确的家国价值观,弘扬着民族主旋律。本文通过对中国军事题材电影的兴起与发展、新时代大环境下的探索与改变、未来的机遇与挑战等几个方面的阐述,分析在新时代中国军事题材电影的改变与创新。
关键词:军事电影;主旋律;价值观
一、中国军事题材电影的兴起与发展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中国的军事电影步入初步发展期。在这个时期,因为刚刚结束了漫长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人们对于战争还记忆犹新,在发展初期,涌现出的作品大多都是对战争题材的展现。比如《铁道游击队》《董存瑞》《红色娘子军》《英雄儿女》《上甘岭》等等,这些描绘战争题材的电影,大多以曾经发生过的真实战争和故事作为原型,表现了战争年代人们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一幕幕壮举,充满着朴实真挚的情感和气息,记录了一个又一个为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故事,为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留下了珍贵动人的影像记录。而这些影像也因为独特的中国战争历史背景而形成了中国式军事电影的讲述风格。
这之后,展现和平年代军人们的训练与生活的电影也开始涌现,军营轻喜剧《哥俩好》的上映让观众第一次意识到军人这个词也有血有肉有生活有感情,他们不再严肃和陌生,这无疑是对军旅生活的另一种呈现和解读。再到后来,一系列呈现改革开放后和平时期不同兵种的作战与生活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例如《弹道无痕》《炮兵少校》《海之魂》等等,这都与初期军事题材电影给观众们留下的印象截然不同。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电影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各类题材的电影层出不穷,迅速抢占中国电影市场。军事题材电影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越来越不景气。直到2017年《战狼Ⅱ》横空出世,以56.8亿票房成为了中国影坛的一匹黑马,创下了票房新高。几乎同一时期的《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空天猎》《建军大业》等也都收获了不俗的票房和口碑,军事题材电影又一次迎来了它的春天,开启了中国军事题材电影的新阶段。
二、军事题材电影的新时期新改变
(一)创作题材与理念的改变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中国军队逐步实现现代化建设,在国内和国际社会承担起更多的义务与责任。而军事题材电影的创作自然而然随之扩展和改变,有了新的理念和新的创意。就题材而言,不再单一还原历史战争和英雄人物,而是描述当代中国军队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所作出的努力与贡献。如索马里护航、维和部队、追捕国际毒贩等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大国军队风范的题材,《战狼Ⅱ》和《红海行动》中都以此类元素为主题创作了扣人心弦的故事。再比如科技强军、依法治军等题材也屡见不鲜。《歼十出击》和《飞天》就是展现科技强军的影片,一个展现了人民空军的训练与生活,揭开了人民空军的神秘面纱;一个则记录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是中国军事题材电影史上不可忽略的里程碑。这些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军事题材、新军事理念与新军事故事,让观众更容易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也更容易传递能被全球市场认可的价值观与话语权。
(二)英雄人物塑造的改变
“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一个优秀的民族需要伟大的英雄,而对于军事题材电影而言,创作的核心便是英雄人物的塑造。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军事题材电影中,我们见证了太多荧幕英雄的出现: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有敢于牺牲的王成,有舍身为国的董存瑞,更有少年英雄小兵张嘎、潘东子等等。他们都有着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高尚的情操,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民族风骨和价值取向。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电影的神化,展现在人们面前的英雄形象似乎除了英勇还是英勇,忽略了人性的光辉,从而与观众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感。
进入新时代,军事题材电影开始将英雄人物的塑造对准普通人。英雄也有缺点,也有喜怒哀乐,也有父母爱人,但他们仍然继承着中国军人的风骨。例如在电影《集结号》中,主人公谷子地就是一个不完美的英雄,他极端、倔强、过分激扬,他既有个人英雄主义,又有民族英雄主义,符合人性的本质。再比如《战狼Ⅱ》里的男主角冷锋,他既是履行职责使命的军人,也是痛失爱妻的丈夫,这让他的英雄形象更加丰满。他们也有伤痛有感情,并不是无懈可击的。这样的人物设定,让英雄更加可信可敬可亲。
新时代的英雄,是训练有素、尽忠职守的新时代军人,他们不仅具备过硬的军事素养和专业知识,而且怀揣崇高的道德理想,是新时代的中国军队的名片。
(三)传递价值观的改变
1.个人、集体、国家价值观的结合
在战火纷纷的红色年代,军人们的崇高信念和道德情操,构成了那个时代的军事电影灵魂。 军事电影中的主角们一心为国为民,随时准备为人民为祖国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样崇高的信念和道德让人敬佩,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存在于那个特定的年代,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创作者越来越去体现个人价值和集体价值的结合,个人英雄不轻易脱离集体主义,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侵犯时,他们依然是一往无前地冲锋,但他们更会在团体作战中履行自己军人的职责。尊重个体生命,让个人、集体、国家这个位面需共显共存。在《红海行动》中,“蛟龙突击队”的每一个成员都是所在部队的佼佼者,他们有着各自的专业特长和个体差异,但整合在一起各有分工,默契与差异让他们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相互协同作战,形成了一个团结的集体。
2.“国家”形象的树立
在新时代的军事题材电影中,“祖国”的概念开始变得重要而清晰。在《红海行动》和《战狼Ⅱ》中,当身在异国的侨民陷入危机,祖国作为最坚强的后盾,第一时间组织救援力量,在顺利完成撤侨任务后主动承担起国际职责,继续救助其他国家的难民。在《湄公河行动》中,国家相关机构努力为13名中国船员追求公道,还原真相,严厉打击国际贩毒组织。这些都体现了一个泱泱大国的责任和担当,既激发了观众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又回应了国际上对于中国崛起的担忧与偏见。这些影像中强大的“国家”形象体现了军事题材电影在新时代发展的重要特点。
三、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中国军事题材电影
新一代的观众群体大多生长在和平时代,没有经历过刻骨铭心的战争,而且对军事领域的了解有限,所以对军事题材电影的关注与投入自然而然地减少。再加上电影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各种题材的电影应运而生,军事电影的黄金时代似乎不复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中国在风云变化的国际舞台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民对国防和军事有了更大程度的关注,从而使观众对于军事题材电影有了新的诉求,这对于中国军事题材电影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关注普通士兵的平凡生活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军营由一个又一个平凡的士兵组成,是他们守护着国家与人民的安全。他们的生活或许千篇一律,但正因为有他们,我们才能过上幸福生活。他们的生活平凡而充满着力量,我们的电影作品如何从这些素材中挖掘出光辉亮点,用小事件小人物反映大主题和新时代,书写我们自己平民英雄的故事,歌颂和平年代军人的理想与气概,是我们应一直探索的方向。
(二)展现真实人性,塑造平民英雄
战争是残酷的而非美好的,新时代的军事题材电影应更具备人文关怀,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去关注战争对于个体生命的伤害,无论是肉体上还是心灵上。英雄需要被讴歌,更需要被关怀。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超级英雄,他们会死会伤会痛,战争对他们的命运有着深远的影响,是崇高的理想信念鼓舞他们继续一往无前。我们应该接受,英雄或许也是平民,英雄也有不完美。人性是极其复杂的,所以,英雄人物的塑造也应该是真实而丰满的,进而创作出有深度有思考的影像作品。
(三)传递中国故事,开启大国气度,弘扬爱国主义
好的故事会让一部电影有了真正的灵魂,有特色的中国故事会赋予中国军事题材电影更高的精神内涵。“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战狼Ⅱ》里这一句话讲出了我们的大国气魄,让多少国人明白在最危难的时刻,五星红旗的红色就是硝烟中最让人安心的颜色。无论你身在何方,祖国永远是你最强大的后盾,中国护照就是你回家的“护身符”。这样独特的主旋律魅力,让军事题材电影传递了我们的大国文化自信,高度弘扬了爱国主义,也塑造了我们大国新的形象。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责任编辑:吕俊平 实习学员:王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