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记者如何把握时政报道的时度效
2019年3月3日至15日,我作为全新亮相的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的记者,又一次全程参加了全国两会报道。从领导人活动的时政报道,到自主策划的重点报道,再到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的对外报道,我牢牢把握新闻的时度效要求,采写了一批引人注目的时政报道,其中,《习近平在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 打好我军建设发展“十三五”规划落实攻坚战 确保如期完成国防和军队建设目标任务》《打好规划落实攻坚战 开创强军事业新局面—习主席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重要讲话引起强烈反响》《中国国防费合理适度增长 为维护国家安全与世界和平提供保障》《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访曾执行护航、人道主义救援等任务的军队人大代表》等10多篇稿件,新华社通稿播发后,被《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新华社客户端等全国1158家媒体采用,平均每篇稿件被158家媒体采用,受到军委机关和新华社领导高度评价。
时度效是检验新闻舆论工作水平的标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
一、掌握“时”,时政报道及时准确、权威高效
这些年,我一直在第一线从事军委领导人的活动报道。
与2018年不一样的是,2019年的两会,习主席是3月12日下午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根据安排,当天军分社需要以“1篇消息文图+1篇新媒体文图+1篇评论员文章+1篇反响”和4个融媒体稿件的“4+4”全媒体报道形式及时准确、浓墨重彩地推出系列报道。作为文字记者,我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反响报道的采写,兼顾主打消息。从采访、写作到编发,只有四五个小时的时间。这极大地考验着记者的突击能力,我感到压力很大。
2019年3月12日17时,会议一结束,我和同事们就在会场门口拦住了在会上发言的5位代表—火箭军参谋长李军、空军装备部部长朱程、陆军政治工作部副主任党增龙、中央军委机关事务管理总局政委陈剑飞、陆军某边防旅保障部部长宝林。采访完5位代表后,我立即赶到西部战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戎贵卿代表的房间采访。
18时,习主席活动消息稿审回。9分钟之后,新华社在“新华视点”微博和新华社客户端率先播发文图快讯《习近平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
采访结束后,我顾不上吃饭,一头扎进房间,赶写反响稿。19时许,反响稿《打好规划落实攻坚战 开创强军事业新局面—习主席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重要讲话引起强烈反响》一气呵成。
稿件从三个层面生动展示了军队人大代表打好规划落实攻坚战的决心意志。后来,稿件又经过领导修改、军委机关领导审定、全军保密委员会把关等多个环节,最终形成定稿。21时30分许,稿件发往设在人民大会堂的新华社两会前方发稿中心。与此同时,同事们承担采写的新华社评论员文章以及四个围绕习主席制作的融媒体产品也一并发往前方发稿中心。我们采制的新闻产品,被新华社以通稿播发后,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400多家媒体在重要位置、时段突出刊登、推送。中宣部两会新闻阅评专门撰文,称赞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的报道及时准确、权威高效。
“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多年的采访实践,让我感觉到,时政报道中的“时”,是指在真实准确、审稿手续完备的前提下,第一时间发布准确信息、第一时间报道权威表态,习主席参加解放军代表团活动的消息,新华社于18时09分刊发快讯后,因其先声夺人,迅即产生首发效应、首发定调的效果,产生先声夺人、首发定调的作用。“时”不仅指时效,还包括对时机的把握。时政记者必须用敏锐的眼光,准确判断发稿时机。在这组报道中,军分社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确立在准确报道的基础上出彩出新的报道思路,进行周密部署,明确任务分工,确保万无一失。
二、掌控“度”,重点报道分寸适度、火候到位
新闻报道中的“度”,是指对报道分寸、火候的把握、拿捏。哪些新闻要及时充分报道,哪些新闻要低调适度处理,都要精准研判舆情、预判传播效果。
作为国家通讯社的一名军事时政记者,尤其需要拿捏好分寸,掌握好火候。对此,我在已往的时政报道工作中就有感悟,在2019年的全国两会上,我采写关于中国国防费增长问题的报道时,体会尤为深刻。
每年全国两会,中国国防费增长问题都是海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2019年3月4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出了“今年中国国防费的增幅将是多少”的问题,发言人张业遂虽然阐释了中国国防费增长的用途、中国国防政策等问题,却没有正面回答具体的增幅。这与往年是不同的。往年大多是在人大会召开前一天公布当年国防费增长率。今年为什么没公布?我判断,这很有可能是怕外媒作过分解读,给“中国军事威胁论”以口实。
新华社还要不要采访权威军事专家,从正面详细解读中国国防费增长的用途?深思之后,在军分社领导安排下,我决定预先采访军事专家,作好发稿准备。
2019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正式开幕。开幕前,我从人大新闻组拿到了专门为记者准备的2019年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国防支出11898.76亿元,增长7.5%。
我意识到,发稿时机到了。从人民大会堂回到军队代表驻地,我立即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何雷,并电话采访了长期研究中国国防费问题且多次参与撰写国防白皮书的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陈舟。消息稿《中国国防费合理适度增长 为维护国家安全与世界和平提供保障》被新华社通稿播发后,被《解放军报》《新华每日电讯》《中国青年报》、美联社等国内外300多家媒体采用,正面、有效地引导了国内舆论、影响了国际舆论。
由我执笔采写的重点综述稿件《聚力强军梦 扬帆启新航—全军部队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全国两会重要讲话精神纪实》,是一篇由中宣部布置、配合全国两会召开的重头稿,于2019年3月1日由新华社播发通稿,被全国数百家媒体采用。中央军委机关和有关专家认为,这篇稿件,无论是报道的准确度、内容的高度,还是分析的深度、思考的角度,都做到了掌控有度、于“度”有法,恰如其分地掌握好了舆论引导的尺度。
多年的新闻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时政报道“度”的把握是舆论引导的重大问题,具有很深的学问,考验着新闻工作者的水平。报道中,掌控好“度”,在遵循以事实为准绳的原则下,必须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上出了偏差,其他方面表现得再完美,都等于零。
三、把握“效”,融合报道浓墨重彩、精彩纷呈
效,实际上是报道的效果预判,动机与效果的统一。讲实话、得实效。一名合格的时政记者,要用独到的眼光预判报道效果。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2019年的全国两会报道,从前期策划开始,包括军分社在内的新华社各个主要业务部门,学深悟透习主席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思想,切实体现守正为本、融合为先、创新为魂,践行“四力”,通过理念、内容、形式、手段等创新,让融合报道有大的突破。
2019年的两会上,无论是围绕习主席的报道还是其他重点报道,军分社领导和前方报道组依托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网等各新媒体终端,加强融媒体报道和传统报道一体策划、同步展开、优势互补,重点推出《习近平:在新起点上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这个代表团,习近平来得最多》《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习近平对强军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参加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讲话金句》《强军路上,三位军队女代表的追梦人生》等一批有影响力的融媒产品,通过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社微信公众号、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等融媒体终端展示,总点击量超过二亿人次,实现了传播效果的裂变式提升。
一名优秀的军事记者,必须始终在“效”上下功夫。新闻舆论工作最终要看效果。这个效果要以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标准,以赢得群众口碑和凝聚社会共识为宗旨。
在新闻传播中,时度效三方面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只有做到合时、适度、有效,才能提高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
(作者系新华社解放军分社机动新闻采访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