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李  军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陈广照  夏洪青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灰色地带:西方中国形象话语建构带给我们的启示

作者:■ 卢继键

摘 要:在“灰色地带”理念下,美国智库和媒体通过对国际秩序、实力对比和行为模式三个环节的话语建构,塑造了中国“挑战规则”“恃强凌弱”“四面出击”的负面形象。新时代的对外传播应当对此类论调保持警惕,并选择恰当时机与场合实现对话与转化,逐步消解西方长期以来对我负面形象建构。

关键词:灰色地带;对外传播;国际形象

在“美国优先”战略的影响下,美国的外交政策呈现愈发强硬、激进的倾向,与中俄等地区大国的竞争关系正重回美国外交政策的重心。在此背景之下,“灰色地带”概念在近五年来日益引发美国政府、军方的关注,并渗透到智库及媒体,成为近一段时间解读中国形象的重要话语。本文通过解读“灰色地带”理念下西方建构中国形象的三个环节,探讨新时代对外传播的应对策略。

一、“灰色地带”理念下西方的中国认知

2010年,美国国防部在《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提出,未来的战略挑战更可能来自“既非完全战争也非完全和平的模糊的灰色地带”,自此“灰色地带”概念进入了美国政策研究界视野。目前美国研究者普遍认同,“灰色地带行动”正在成为国际关系中一种日益重要的行为方式,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强度控制:将竞争控制在传统战争的“红线”之下;②意图模糊:迟滞对手决策时间,争取战略优势;③形式多元:由政治、军事竞争扩散到经济、文化、信息安全等新领域。在现实分析中,中国在南海的维权行动被认为是“灰色地带”策略的一个典型案例。

实际上,“灰色地带”概念最早可追溯到冷战时期乔治·凯南及基辛格的战略思想。近三十年后将“灰色地带”翻新炒作,体现出的是美国对其全球地位相对下降的恐慌,以及对中国和平发展的不信任感。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就曾指出,美方操弄“灰色地带”是在为冷战招魂。为了适应外交政策的变动,美国利用“灰色地带”理念将中国树立为假想敌,堪称特朗普时代的“中国威胁论”。

二、秩序、实力、行为:西方建构中国形象的三个环节

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一份报告指出,改变现状的意愿及实力是选择“灰色地带”策略的两大因素,而这两大因素又决定了渐进式的行动模式。“秩序”“实力”“行为”三个关键词,概括了当前西方建构中国国际形象的三个环节。

(一)“挑战规则”:围绕秩序的话语建构

美国以国际秩序建立者自居,将维护“基于规则的秩序”作为美国国家利益看待。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美国开始将中国视为国际秩序的“挑战者”甚至是“破坏者”。2017年特朗普政府《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将中俄两国列为挑战美国国家安全利益的“修正主义国家”,更首次将中国明确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

然而,所谓“基于规则的秩序”不过是掩盖“美国优先”战略的遮羞布。与其说世界在美国带领下建立了国际秩序,不如说国际秩序是美国利益最大化的工具,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频繁“退群”的举动就是极好的例证。对国际规则挥之即去的粗暴态度与对中国的指责两相对照,微妙的讽刺意味瞬间呈现。

(二)“恃强凌弱”:围绕实力的话语建构

在有关中国的国际报道中,美国媒体往往将中国打上“恃强凌弱”的标签,认为中国利用各种优势“威压”周边小国,却忌惮美国及其盟友的反制措施。如在南海问题报道中,《纽约时报》记者通过描写渔民生计艰难来渲染中国海警驱赶非法船只的“残忍无情”,借此突出中国带给南海各国的威胁。

而对于美国在敏感时刻对中国炫耀武力、为反华势力张目的行为,其往往赋予“实力均衡”“自由航行”的名号。通过中美实力展示的不同解读,美国媒体塑造了中国威胁地区稳定的负面形象,为其自身悍然干涉南海事务提供了冠冕堂皇的理由。

(三)“四面出击”:围绕行为模式的话语建构

美国学者认为,中国自孙子以来就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传统,并引用了乔良、王湘穗的“超限战”概念和张召忠的“卷心菜”概念来证明低水平的、渐进式的扩张战略得到官方的认可。

在传播话语中,美国媒体惯用“错误归因”来营造中国“四面出击”的假象。在中国与南海各国关系中,资源开发、领土争议、经贸往来等问题主体不同、成因各异,而美国媒体往往把若干独立的事件毫无根据地串联起来,将中国发展视为南海问题的“原罪”。同时,美国还善于利用国际传播的信息不对称优势,有意控制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交流、和平协商的相关报道,以突出岛礁基建、训练演习、“债务陷阱”“文化入侵”等话题,支撑中国在多领域“全面扩张”的阴谋论。

三、“灰色地带”理念对新时代对外传播的启示

“灰色地带”顺应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成为当前西方鼓吹“中国威胁论”新的理论工具。新时代的对外传播工作应当对此类新论调保持警惕,并选择恰当的时机与场合实现对话与转化,以逐步消解西方长期以来对我的负面形象建构。

(一)主动选择他者形象,利用对立背景开辟对话空间

灰色地带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既体现了黑白冲突的张力,又体现了黑白共存的弹性。新时代的对外传播应利用这一双重特性,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利用对立语境开辟对话空间,同时跳出零和游戏的逻辑误区,进行自我形象的重塑,借助西方人擅长的逻辑思维,在理性表达中寻求感性展现,基于共情来拓展自我发声空间。

当前国际话语权“西强我弱”的格局还未根本改变,中国形象建构往往是“他塑”大于“自塑”,这意味着在对外传播过程中,除了增强主动发声能力外,还应利用“他塑”来实现“自塑”。由于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的不同,西方媒体常以新闻专业主义为利器,站在人权高点上俯视中国社会,以冲突对抗视角解读中国。在此背景下,主动选择一种陌生化的“他者”形象出现在西方社会的视野中,以引发西方受众的兴趣,争取直接发声的机会和空间,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另外,还要将文化、制度的自洽性和优越性以适当的方式加强具象化的呈现。最近的“刘欣约战FOX女主播”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可以明确的一点是,“差异”与“对抗”不等同,所谓“对立”往往蕴含着内在双向转换的力量。所以在获得发声机会时,应避免就立场、价值观层面的差异展开反驳与缠斗,而要承认不同立场观点的存在,诉诸理性,在“主我”“客我”两个层面表达诉求,在中间地带积蓄能量,推动沟通对话有效展开。

(二)抓住西方媒介话语漏洞,把控舆论转化关键节点

舆论自其生成之后并非一成不变,而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黑白之间呈现一种动态的转换过程。媒介话语本身就是舆论变动的重要因素,抓住了西方媒介话语的自相矛盾之处,就等于找到了其逻辑漏洞,也就抓住了舆论转化的关键节点。

在舆论场上,话语及价值观的一致性是媒体可靠性的重要来源。但是任何一家媒体都无法做到绝对客观,其视点均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如果一家媒体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不同性质的问题上出现了自相矛盾的话语逻辑,就会造成舆论态势的混乱,极容易产生“高级黑”的尴尬局面。

从这个角度看,所谓“双重标准”,实际上就是西方媒体在解读中国时多重逻辑组合过程中出现的相互矛盾与混乱现象。如果我们能够抓住这种新闻话语漏洞,就可以通过直接揭露西方媒体倾向性、降低西方媒体可靠性的方式来缓解我方的舆论压力,甚至反客为主,直接推动舆论风向的转变。

(三)精心布局对话平台,多领域多层面消解西方形象建构

在“灰色地带”理念之下,西方倾向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条战线塑造负面中国形象。过去,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局限,对外传播发力点较少,“黑”“白”以对立为主流。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黑”“白”有了对话与交叉的可能,于是才出现了黑白交叠的“灰色地带”。在“灰色地带”之上搭建对话平台,一方面可以成为“黑”“白”直接对话的有益补充,同时也能使很多精心选择和布局的对话发挥其应有的效力。

针对西方媒体对中国“挑战规则”的指责,我们应主动借助多边外交力量,通过联合国维和行动、重大体育赛事、重大会展等软实力外交精心搭建对话平台,借助间接的非功利性交流引发国际社会的共鸣与认同,在多领域消解西方建构的负面中国形象。

另外,还要注重对外传播中的“二轨外交”,加强对民间交流的支持力度。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人才技术交流等合作项目,为不同国度的民众提供直接对话的机会,并在此基础上搭建进一步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在看似“黑”“白”对立中寻求“灰”度融合,从而多层面消解西方建构的负面中国形象。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

责任编辑:姜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