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转变”:精准确定深度报道选题
摘 要:新闻采写作为一项极具创新的思维活动,以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路径才能精准确定好的选题,是每一个记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写什么是深度报道成功与否的关键。采写深度报道,选题是最重要的初始环节,是把握舆论导向的基础。本文结合笔者给《解放军报》“军营观察”版采写稿件的实践,探讨如何精确确定军事新闻深度报道选题。
关键词:军营观察;思考路径;“三个转变”
在媒体融合的时代,深度报道不仅是传统媒体不可替代的优势所在,也是传统媒体扩大影响力的必然选择。
从2017年初开始,《解放军报》开设“军营观察”专版,聚焦军委重大决策部署和广大基层官兵关切,精心打造军事新闻深度报道特色版面,推出了一大批思想性、新闻性和可读性俱佳的军事新闻深度报道作品,受到广大官兵好评。
回首两年多来采写《解放军报》“军营观察”版部分稿件的经历,笔者感触最深的就是:写什么是深度报道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所有深度报道中,选题是最重要的初始环节,是把握舆论导向的基础。而新闻采写作为一项极具创新的思维活动,以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路径才能精准确定好的选题,无疑是每一个记者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从实践中感到,在确定军事新闻深度报道选题时,我们的思维方式至少应实现“三个转变”。
一、从平面思维向立体思维转变
在浩如烟海、纷繁复杂的新闻素材中,用怎样的思考方式和路径,就能一下子精准捕捉到让人眼前一亮的、有深度广度的好选题?两年多来给“军营观察”版采写稿件的实践,让笔者感到:上下对接、十字瞄准就能精准击中要害。
如何上下对接?简单说来,就是把上接“天线”与下接“地气”相统一起来。上接“天线”就是军事记者要学会站在军委的高度看问题、置身全局的角度想事情,时刻带着军委最新精神去俯瞰基层部队;而下接“地气”就是要真正俯下身、走进去、融进去,心中装着官兵冷暖,笔下流淌真情厚爱。把这上下对接起来,形成像狙击枪上的十字瞄准镜一样,就能精准击中要害目标,一下子抓住上下都关注、大家都爱看的好选题。
2017年初,正值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展开之际,许多基层部队将面临编制体制调整改革。在减少数量、提高质量,优化兵力规模构成的改革思路下,很多指挥员将会面临进退走留的考验与挑战。各级指挥员将会以怎样的姿态和精神面貌迎接这一改革?
带着这一全局思维,笔者深入基层采访,发现了原某师政委马宝川在改革中高职低配任某特战旅政委这一典型。他不仅摒弃了师政委的“架子”,而且处处身先士卒,带头参加特种作战训练,一举打破了全旅特种狙击、高山滑雪、深海潜水和高空跳伞四项训练纪录,创造了全军职务最高、年龄最大的直升机跳伞纪录。
“这个政委不一般!”笔者将“天线”与“地气”对接起来琢磨,用精准的十字瞄准来思考,马宝川身上不一样的味道立马就显现出来了:在即将展开的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中,无疑将会有很多指挥员遭遇跟马宝川一样的“改革之变”;而“马宝川”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和姿态迎接这场大考,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这场改革的成败。
从这一高度来看待与衡量马宝川,他身上的典型性、引领性与示范性无疑十分清晰了。观察马宝川,就是为广大指挥员树立了一个示范引领的榜样;剖析马宝川,就是剖析广大指挥员在面临改革触及自身时的酸甜苦辣、五味杂陈。按照这一思路,笔者深入采访,撰写了《马宝川不一般》《追问马宝川》的整版深度观察,以“师政委当旅政委,心理落差有多大?”“和曾经的部属搭班子,心态咋调整?”“快50岁还PK年轻人,为啥这么拼?”“面对别人的不理解,你怎么理解?”的鲜明四问,在全军官兵中引发强烈冲击波。许多指挥员表示:强军兴军,转型重塑是常态。无论是昨天、今天还是明天,“马宝川现象”都是进行时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到中流击水的勇气、担当和胸怀。
这也启示我们,要想养成上下对接、十字瞄准的思维方式,就必须从平面思维向立体思维转变。浅表化的平面思维,往往不能正确地判定一个事物的新闻价值,而运用立体思维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剖析,把事物放在全局的大空间和各个层面直击观察、分析、比较,就能不断开拓新思路、触发新感想、获得新发现,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
通俗地说,平面思维是站在现在看未来,立体思维是站在未来看现在。深度报道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写作比一般单一平面化的报道要复杂,记者写作思路上也要冲破固有的单向思维、微观思维,要具备多向思维、宏观思维、超前思维,视野要开阔,积累要丰厚,行文要入理,尤其要在广延性上做足文章。
二、从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
2018年初夏,笔者到某部采访发现,“三实”训练的火药味虽然很浓,可打仗的感觉却找不到。笔者深入多个基层部队发现,这样的问题并非个别。这一问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笔者采写了《一枚实弹的分量究竟有多重》的整版深度观察,深刻透析基层部队安全事故压力对战斗力的“绊脚绳”影响。稿件刊发后,从部队指挥员到基层官兵都反响强烈,纷纷留言说:既真实地反映了当前的困境,更深刻剖析了深层的原因,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看出了记者的使命与情怀。
这篇深度报道,让笔者的收获远不止于此。众所周知,思想性是深度报道的灵魂。深度报道有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就能引导舆论和潮流。
而确定选题时要想思想性、深刻性兼佳,就必须考虑全面性。这是深度报道的内涵,也是其表现手段。长期以来,我们在报道中习惯于“线性”的思维方式,总是着眼于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而缺乏深度;只是平面地告诉人们开始怎样、中间怎样、后来怎样,而缺少立体感。要想破解这一问题,记者的思维方式就必须从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
所谓系统思维,简单地说,就是运用系统的概念来认识对象,整理提炼思想的思维方式。一篇报道是否有深度,读者一般多从事物的完整形态来考察,即从深度、高度、广度来考察。笔者通过长期采写“军营观察”版深度报道的实践感到,系统思维注重研究事物的整体性、横向性和注重研究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是一种以研究复杂性为主要任务的现代思维方式。
有了这样的思维方式,我们就能从茫茫线索中一下子抓住好的深度报道选题。2018年底,笔者到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师采访,发现该单位所属靶场与其他硬件设施相比,建设得非常好。笔者便以此为切入点,站在全军实战化训练环境构设的高度,深度探寻一支部队为什么如此重视靶场建设。
经过深入采访,一个版的深度观察《你看,“准战场”的脸一直在改变—从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师靶场之变看我军实战化训练环境构设》出炉后,受到了编辑部好评。同仁普遍评价:选题有深度,视野有角度。
这让笔者认识到,深度报道要有深度、新颖且有吸引力,就要求对报道的对象、事件进行是什么原因、有怎样的背景、具有怎样的功能等问题不断深入分析与层层追问,这样有深度的立意以后,选题自然可以走向深入。而要实现这种由表层现象到深层本质的深入,记者的系统思维能力必须要强。
众所周知,线性思维认为事物之间只存在单方面的、直接的因果关系,而看不到事物之间更多方向、更复杂、更曲折的因果关系。而系统思维,则必须跳出点、线、面的限制,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历史与现实等多个维度多个层面去思考问题。可以说,思维的广度决定深度报道的深度,而深度报道的全面性又呼唤记者思维的系统性。因此,实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的转变,是一个有思想、有锐度、有追求的记者在业务上层次所必须要迈过的坎、走过的路。
三、从惯性思维到逆向思维的转变
深度报道追求开掘报道的深度,要求记者以独特的视角去分析解剖事实,以更高的思维层次去驾驭事实。笔者在采写实践中还有一个很深的感受,那就是选题的新鲜度来自记者思维的多角度。
我们经常会在新闻采写中遇到一个现实的问题:对一件新闻事件的报道,许多记者采写的稿子如出一辙。原因无疑有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记者采写时的思维较单一,“一窝蜂”地做了同类型的报道,导致了稿件同质化严重。
因此,要想写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惊”的角度新颖的稿件来,我们的思维方式就必须实现从惯性思维到逆向思维、异向思维的转变。因为任何事情都有上下、左右、前后、正反之分,当别人执此一端进行报道时,我们可以从另一端进行报道,这样就扩大了报道视野,给人以新鲜感。
2018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日。许多军地媒体都组织策划了很多重头深度报道。如何才能在众多稿件中写出新意?笔者反复与编辑部沟通,多角度思考,多维度采访,最终决定,围绕建川博物馆里的一双手套展开,通过寻访这双手套的主人这一主题,直接讲述笔者奔波上千里找寻手套主人的曲折故事,巧妙地、不露痕迹地展现当年全军官兵抗震救灾的英勇事迹。
事实证明,记者思维方式的“刁钻”带来了选题立意的新颖。《手套的主人,“你”是谁?—寻访建川博物馆一件抗震救灾展品的背后故事》这篇整版深度报道刊发后,在汶川地震十周年宣传中,以其新鲜、新颖广受同仁和读者好评。
事后笔者感到,面对纷繁复杂的深度选题,记者要作出冷静的、多角度的思考,异向思维甚至逆向思维往往能帮助记者找到好的、更深刻的报道主题,给读者展现多侧面、多层次的事实真相。如此,就能防止人云亦云,给读者留下肤浅的印象。
当然,在新闻报道中运用逆向思维不是主张怀疑主义、相对主义,而是根据客观事物对立的双方相互联系、依存、制约、转化的规律,在特定的情况下,利用事物因和果、前和后、作用与反作用相互转化的原理,由果到因、由后到前、由反作用到作用作反常规思考,以达到认识的深化或获得创造性成果。
这就要求我们记者必须详尽地占用新闻素材,并根据新闻规律和新闻价值作出逆向的反思考,而绝不是停留在记者对新闻事件的感觉、知觉和表象上,应该是建立在思维的更深认识阶段的判断、推理,是一种思维更为成熟所表现出来的意识流,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形式。
2018年盛夏,陆军某集团军组织对一位连队军械师焦锋利革新出重大成果的典型宣传。很多媒体都用尽笔墨宣传焦锋利革新的故事。但笔者越采访越感到,如果都跟大家的思维一样,只把焦锋利当成一个典型来写,稿子难免陷入只是表面的褒扬。于是,笔者反其道而行之,淡化其典型的味道,将其革新攻关的故事与全军基层官兵革新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呼应起来写。
视角一变,新颖立现。《三问焦锋利》的深度观察一见报,就在基层部队引起广泛好评,大家都说,这不仅宣传了一个醉心攻关、痴迷革新的基层典型,更深刻剖析了我军基层官兵革新攻关的重难点问题,看起来很有针对性,读起来很过瘾很解渴。
(作者单位: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陆军防化学院)
责任编辑:姜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