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军事记者

本刊编委会

主 任 李  军  孙继炼

副主任 雷 雨

编 委

陈广照  夏洪青 林乘东 

徐双喜  张晓祺 赵风云 

张 锋 姜兴华

总 编 辑 徐双喜       

副总编辑 张晓祺  赵风云

执行总监  张 锋

主  编 姜兴华

副 主 编 吕俊平

美术编辑 李  玥

发行编辑  倪晓丽

责任校对  王  蕾

本期值班 姜兴华

本刊顾问

胡怀福 冷  梅 陈国权

陆绍阳 赵云泽  隋  岩

王  杨  丁玉宝  杨庆春 

聂建忠 刘凤桥  刘绍勇

编辑 《军事记者》编辑部

出版 解放军报社

印刷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总发行处 北京报刊发行局

国内统一刊号 CN11-4467/G2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1002-4468

国外发行代号 M6261

本刊代号 82-204

订购处 全国各邮局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每期定价 12.00元

本刊地址 北京市阜外大街34号

邮政编码 100832

发行电话 010-66720796

电子邮箱 jfjbjsjz@163.com

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报道传播力

作者:■ 周 洋 崔 旭

摘 要:中国海军执行亚丁湾护航任务中的营救行动是国内外舆论关注的热点。本文选取三次护航营救行动报道,从报道定位、报道角度、报道形式、报道话语四个维度进行分析,旨在为提升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报道的传播力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非战争军事行动;亚丁湾护航;传播力

2008年底,中国海军开始执行亚丁湾护航行动。护航10多年间,中国海军走出国门、走向深蓝,新闻报道和宣传工作也随之不断调整与改进。本文选取2010年首次解救被海盗挟持船员、2015年也门撤侨以及2017年武力营救“0S35”号商船行动三次关注度较高、报道量较大的事件进行分析研究,从中窥见海军地位的变化以及传播方式的转变,旨在为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报道提供借鉴参考。

一、中国海军亚丁湾护航营救行动的报道分析

通过不同媒体对同一事件报道的横向比较和不同时间对营救行动报道的纵向比较,分别从以下四个维度对营救行动报道展开分析:

(一)报道定位

我军曾一度给外界留下了“神秘之师”的形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军的对外宣传工作有许多改进的空间。护航营救行动报道是我军在国际上塑造“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形象的重要窗口之一,也是提高军队和国家在国际社会上认同度的有力武器。中国人民解放军2015年国防白皮书《中国的军事战略》曾指出,中国要改变重陆轻海的传统思维,重视经略海洋、维护海权。中国海军的转型以及使命任务的变化,对宣传报道中海军形象的塑造提出了新的要求,宣传报道的定位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首次护航营救行动报道的高频词有“首次”“顺利”“考验”“挑战”“第一”“使命和担当”等;在也门撤侨报道中关键词包括“专业”“迅速”“担当”“实力”等;在2017年武力营救“0S35”号外籍商船行动中的关键词包括“行动力”“信任”“感动”“强大”“大国”等。通过对遴选出的高频词汇分析,可以看出主流媒体的报道大多褒义色彩鲜明、形象正面积极。同时也不难发现,三次营救行动报道从定位上有所差异,由重在凸显海军实力、海上战斗力等“硬实力”,逐渐向着塑造凸显大国担当等“硬形象”过渡,中国海军形象的轮廓被描绘得越来越清晰,也更好地塑造出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除此之外,从受众定位角度来看,三次营救行动具有高敏感性、高关注度,目标受众范围广泛的特点,且以国内受众为主。但随着我国对国际传播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媒体报道视野开始突破国内,立足全球,面向世界。

从媒介定位角度来看,各大媒体能够发挥自身优长进行报道,官方媒体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军网”等为代表,注重事件报道的政治正确,侧重凸显营救行动的概况和意义,而“搜狐新闻”“新浪网”等门户网站,与官方媒体保持一致,形式上更加活泼。同时官媒旗下的网站也能够根据定位,开展相关报道,发挥媒介优势,如“环球人物”的文章《也门撤侨行动亲历者—每个人都有一段传奇》,就是从侧面展现行动的始末,报道更加立体。

(二)报道角度

通过分析,可以将三次营救活动报道角度分为四类:一类为中国政府和军方报道的事情概况;二类为从亲历者角度介绍行动概况;三类为外界的反响和评价;四类为行动的意义。通过对报道样本进行纵向的比较分析得出:第一类报道一直是各大媒体报道的主流,在三次行动中此类报道数量相对持平,以发布事件信息、介绍行动概况为主;而第二类、三类、四类的报道数量则普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且也门撤侨行动中的这三类报道的数量明显高于两次营救商船行动。

从内容切入角度来看,采用了多种方式,首先是以小见大,通过细小而典型的人物、事件来引出主题。例如,“西陆网”文章《中国真的强大 也门撤侨的一张照片证明一切》中,通过来自叙利亚和中国两个不同国籍的小女孩照片的引入—叙利亚小女孩“举手投降”时的恐惧与中国小女孩准备登舰回国时的笑容形成鲜明对比,引人深思的同时又能激起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其次是亲历报道方式,从亲历者角度还原行动过程。例如:“环球人物网”文章《275小时!一次真实的撤侨行动》,从亲历者的角度,以时间为线,用“一盒点心的千里征程”“卫生间里度过结婚纪念日”“大使一定把最后一个人送走才登舰”等4个亲历者的小故事串起整篇文章,挖掘也门撤侨行动背后的故事。

再就是由外观内的方式,从外媒、外国民众的态度和反应来凸显行动的意义和价值。例如《解放军报》在2017年7月发表的一篇纪念护航8周年的成就性报道—《感谢,护卫深蓝的“中国力量”》,其中细数了护航8年间,中国护航编队对多国实施的护航和营救行动,突出展现了各国对中国的感谢;再如“澎湃新闻”发表文章《外媒评中国也门撤侨:既显示实力又避开风险,受助者国家感谢》,展示了行动发生后,包括英国路透社、加拿大CBC新闻、《爱尔兰时报》等在内的数十家全球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这类以外媒的发声为角度进行报道,进一步彰显了撤侨行动的重要意义,在凸显行动的国际影响力的同时,更有利于营造良好国内舆论环境。这一事例也恰能说明,媒体报道的角度正从聚焦国内、以我为主,逐渐向着放眼全球、以“世界眼光”来审视行动意义转变。

(三)报道形式

通过对这三次营救行动的对比分析发现,2010年的营救“泰安口”轮行动多以视频新闻的形式呈现,相关的文字报道较少,形式相对单一,且该事件发生的时间恰是护航两周年之际。因此,此次行动报道多数是作为成就性报道中的一部分来呈现。

而2015年也门撤侨行动,是护航营救行动中受关注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一次行动,这不仅与此次行动的重要程度有关,也与媒体的宣传报道息息相关。也门撤侨报道数量多、形式活、角度多样。其中包括专题报道、视频报道、图片报道、深度报道、人物特写、事件侧记以及评论等。部分报道聚焦撤侨行动的亲历者,通过描述人物在撤侨过程中所见、所感、所想,真实还原行动场景。例如《荆州女孩亲历也门撤侨看到祖国军舰来时哭了》《是什么提升了中国护照的含金量—也门撤侨行动亲历者访谈》等报道,增强了报道的感染力和可读性。相较于2010年首次解救船员行动,评论类报道也大幅增加,对这一行动给予高度肯定,例如《人民日报》的《也门撤侨,祖国永远是靠山》《也门撤侨,见证大国能力与担当》等。除此之外,2018年春节上映的电影《红海行动》,使也门撤侨再次回归公众的视野,甚至做到了“家喻户晓”。这种将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搬上荧幕的形式,对塑造中国军队良好形象也具有极高的宣传效力。

与前两次营救行动相比,2017年营救商船行动在报道形式上有了显著突破,不仅在人民网、新华网、中国军网等官方网站刊载数篇文章和行动视频,许多视频网站、弹幕网站也发布了营救行动视频,图文并貌的网文也在微信、微博平台被广泛转发,其中一些惊险的、罕有曝光的场面还以GIF动图的形式呈现。

(四)报道话语

护航10年间,我国媒体的话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转变。在2010年首次营救行动报道中,可以看到的大多数报道都是转载自《解放军报》《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语言规范、要素齐备,但能够直击人心、撼动心灵、人情味浓的文章却相对较少。例如,用2010年“凤凰网”文章《海军护航编队援救中国被劫商船“泰安口”轮纪实》与2017年“人民网”文章《海军护航舰艇“漂亮转身”助商船突破海盗包围》作对比,同样是营救类行动,但无论是标题还是文章语言,后者的口语化、人情味明显重于前者,而且后者的语言使用,诸如“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漂亮转身”等,言简意赅又兼具艺术性,营造出强烈的现场感,读者的阅读体验优于前者。由此可以窥见,10年间报道话语发生了转变,语言上更加注重“人性化表述”,更加注重受众的阅读体验。

讲故事也是一种话语方式,在中国海军不断走向深蓝的进程中,中国故事也经历了巨大的变迁,进入了国际化的视野。对这三次营救行动的报道分析,相对于两次营救行动,也门撤侨报道中运用讲故事方式宣传的比例较高。例如《光明日报》刊发了一篇纪念性文章—《祖国就在我们身后—也门撤侨亲历者回忆录》,分别从“我们开始行动”“坐在火药桶上的亚丁”“我们的军舰来了,祖国万岁”“她感动得稀里哗啦”4个维度回顾这次行动。用4个篇章讲述了4个故事,语言真挚、真情流露,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力量。

二、关于增强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报道传播力的思考

结合中国海军在亚丁湾护航营救行动的报道分析,针对当下传播特点,就我军今后在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报道中如何提升传播力,作如下思考:

(一)聚焦使命,唱响时代主旋律

非战争军事行动是军队在和平时期开展的一项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的行动,宣传报道工作要与国家政策相统一,与国防战略相一致,如若把不清方向、找不准定位,就容易落入西方舆论的陷阱,为西方国家的“中国威胁论”落下“口实”。

本文提到的亚丁湾护航中的三次典型营救行动,分别发生在2010年、2015年、2017年三个年份。根据《2010年中国国防白皮书》,中国海军是按照近海防御的战略要求,注重发展远海合作与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能力,当年的营救行动的报道重心就放在宣传海军“走出去”的步伐以及海上实力的增强上;而2015年增加了“远海护卫”的战略要求,提出了要维护海外利益安全。而与这一战略要求相吻合的媒介事件—也门撤侨行动,就是当年宣传报道的重中之重;2017年的中国海军已经实现了战略转型,发展为一支具有战略性、国际性的现代海上作战力量。这时的报道也随之上升到了国际高度和国际视野,内容更加公开、全面、透明。不难发现,每个时间节点的报道定位、角度、话语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与海军的发展和海军职能使命的转变密不可分。

因此,要做好这一行动的宣传报道工作,必须把握时代脉搏,全面领会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决策意图,准确把握国家和军队的战略部署,同时根据军队的使命和现阶段任务,找准报道定位,进而明确报道方向、报道数量以及报道重点,以此为牵引来指导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宣传报道工作。

(二)深度挖掘,“增值”报道价值

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通常具有神秘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意义重大,本身就具备较高的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因此,无论传播渠道如何变化、传播手段如何创新,表现形式如何多样,要想提高其传播效果,使报道更有力量,必须从内容上提“质”,才能真的增“效”。

首先,要营造出现场感是做好此类行动的关键。要注重对事件进行筛选,着重抓住行动中特殊节点、特殊人物、特殊事件等最具新闻价值的线索,进行深入、细致挖掘、采访,并且运用大量鲜活事例和细节来再现现场,使作品兼具生动性和可读性,让读者看到“冒着热气”“沾着泥土”的作品。

其次,要做到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几次营救行动报道都聚焦人物个体,从小人物入手,挖掘人物身上的小故事,以小见大。例如也门撤侨行动中,“人民网”的报道中有一段—田琦介绍到,撤离时,也门人曾跟他开玩笑说:“你们(中国人)在这里是最安全的,全体也门人都是你们的保镖。”对于同一人的语言,在“环球人物网”的报道中,是这样—田琦说,“这次行动中有很多感人的事迹,很鼓舞人。可以说,每个人身上都有一段传奇。”“人民网”选取的语言生动,比生硬的“鼓舞人”更能打动受众。

再次,要处理好“深”与“浅”的关系。在深度挖掘事情本质、人物思想的同时,要用浅显易懂的描述或故事叙述出来,这样才能在当下快速阅读时代抓人眼球。如报道《荆州女孩亲历也门撤侨 看到祖国军舰来时哭了》,文章记录了亲历撤侨行动的女孩邓令令在撤侨行动中的所见所感,通过真实的话语、回忆的画面、切身的情绪和感悟以及身边人的真实反应等多个方面,还原了事件的经过,故事讲述中又蕴含着对军队的感激之情和对祖国强大的自豪感。真实的故事读来通俗易懂,场景化的讲述和回忆也令读者印象深刻,其中还蕴含深刻的正能量,可以为今后此类报道提供有益借鉴。

(三)转变话语,转型更要“有型”

中国对外传播的话语转型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国家战略的要求,对报道非战争军事行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些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全球传播生态的变化,我国开始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传播理念,注重通过开放、自信的报道营造我军良好的国际形象,话语转型一直处于进行时。

故事是全球意义活动的一种“通用语言”,能够突破传统的文化区隔系统,起到“联结中外、沟通世界”的作用。因此,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报道也应当注重话语体系的转变,要秉承及时、客观的原则讲好故事,同时要注重展现人文关怀,帮助消除公众疑虑,多一些亲民化表达。像也门撤侨报道中“侨民上舰吃了8个菜配啤酒,战士们却吃咸菜”此类“自讨苦吃”的报道,在近些年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报道中已经有不少前车之鉴了,媒体报道中的一语不慎,就容易将正能量的事件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此类易引发歧义、带来误读的话语,也是在报道中需要避免和注意的。

无论是国际传播还是国内传播,话语体系都要因地制宜,传统媒体的话语要严谨规范,网络媒体则需做到图文并茂、讲好网言网语;在各类短视频平台传播时要发挥好竖屏优势,讲好短快新活的好故事,要避免出现话语体系转了型,却没能很好适应新的媒介形态的状况。要做有“型”的媒体,军队媒体要加大融媒时代的组织转型与话语转型,多出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融媒产品,能够适应不同终端与不同用户的需求,传播方式也从千人一面变为千人千面,提升传播的精准度与有效性。

(作者分别系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副教授、学员)

责任编辑:姜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