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信事业发展取得新成就

来源:新华社作者:王思北、余俊杰责任编辑:杨红
2019-10-18 09:57

乘风破浪时 扬帆济沧海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信事业发展取得新成就

新华社记者王思北、余俊杰

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数字经济发展浪潮奔涌。

2019年是互联网诞生50年,也是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25年。25年来,我国互联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大渐强,创造了令世界惊叹的发展奇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信事业发展,作出了建设网络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加强网信工作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和管理,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推动网信事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发展之路,为世界互联网发展作出了中国贡献、创造了中国经验。

共建安全、清朗的网上家园

互联网是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也是国际竞争合作的新高地。信息技术为人们带来便利,也伴随着不少隐患。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的话语,为推动我国网络安全体系的建立,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指明了方向。

深刻把握信息化发展大势,积极应对网络安全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在维护网络安全方面的作用,加快建立完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各方面齐抓共管,共筑网络安全防线,切实维护网络安全。

——出台网络安全法、《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等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和战略规划,印发《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意见》《关于加强国家网络安全标准化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制定发布网络安全国家标准289项,为国家网络安全工作立柱架梁,夯基垒台;

——维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2019年以来,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组织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对存在严重问题的APP采取约谈、公开曝光、下架等处罚措施;

——自2014年以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连续六年成功举办,开展网络安全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等活动,有效提升了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的理念深入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发力,网上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网络生态不断净化,网络空间日益清朗。

组织开展“净网”“剑网”“清源”“护苗”等一系列专项治理行动,网络谣言、网络色情、“伪基站”等网络乱象得到有效整治;“中国好网民工程”“网络媒体走转改”等一批项目成功实施,公民网络文明素养大幅提升,网络空间日益成为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