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周边外交为何难以行稳致远?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作者:慕小明责任编辑:杨红
2018-01-16 08:15

近日,印度资深外交官巴德拉库马尔在印度《论坛报》发表文章,批评印度固守地缘政治思维处理周边外交,导致印度在斯里兰卡、尼泊尔、孟加拉国和阿富汗等国屡屡受挫,而中国则凭借“一带一路”倡议成为了真正的赢家。

作为南亚权力格局中唯一的大国,印度拥有成为世界大国的强烈抱负。受英国的长期殖民影响,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继承了“大印度联邦”“印度中心论”等战略思想。印度独立后,更是将其作为在南亚地区推行强权政策的思想基础,将印度定位为南亚国家的保护者、南亚秩序的提供者和维护者,在南亚周边外交中表现出明显的霸权特征。

在这样的外交战略指引下,印度对不同的南亚邻国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对喜马拉雅小国尼泊尔和不丹实施控制政策;对巴基斯坦实行削弱政策;在斯里兰卡国内动荡中多次扮演地区警察角色;通过巨额援助拉拢阿富汗,避免其成为巴基斯坦的战略后方。不过,印度的南亚周边外交效果并不理想,南亚非但没有成为印度追求世界大国地位的有力支撑,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羁绊。南亚联盟1985年建立至今仍然难有作为,这与印度自视过高却实力不济不无关系。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就曾批评道,冷战期间印度的所作所为与美国建国初几十年里的做法没什么两样。

莫迪任职总理以来,印度在政治改革、经济增长和外交战略方面都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15年2月,莫迪提出了带领印度成为“全球领导大国”的战略目标。由于“全球领导大国”概念强调对其他国家跨越国界的战略影响力,因而莫迪政府将塑造印度在南亚地区的强势主导地位,视为实现其“全球领导大国”目标的必经之路。

聚焦“全球领导大国”的战略目标,莫迪政府的周边外交战略以“邻国优先”原则为基点,对南亚国家外交的重视也达到了新的高度。一方面,印度对巴基斯坦的强硬政策前所未有。2016 年 9月 18 日,印控克什米尔乌里军营遭受恐怖袭击,造成 19名印度士兵死亡。印度于当月28日对巴基斯坦实施“外科手术式打击”,导致两国军事冲突升级。在当年10月召开的金砖峰会上,莫迪谴责巴基斯坦是全球恐怖主义的“母舰”,随后联合孟加拉国、阿富汗、不丹等国抵制原定在伊斯兰堡举行的南盟峰会。另一方面,印度通过对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安全保障提供帮助,塑造印度在该地区的强势主导地位。

但是,莫迪在本质上继承了尼赫鲁的外交遗产,在某种程度上无法平等地看待南亚邻国。如其所言,“如有需要,我们会毫不犹豫地采取强硬立场和措施”。2015年9月尼泊尔发生宪法危机,印度就对尼实施了长达135天的“禁运”。而这些,无疑会激起南亚国家的强烈反感与抵触。近年印度以南亚代表名义争取“入常”屡屡受挫,反对最坚决的虽然是巴基斯坦,但其他南亚国家也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

尽管印度竭力反对域外大国涉足南亚事务,但中国近年来在南亚的影响力却在稳步上升。作为“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重要区域,中国在南亚地区投资建立的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加深了与南亚国家的经贸关系,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也为南亚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尼泊尔、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甚至希望中国能够加入南亚联盟。所有这些,却被印度无端猜忌甚至公开反对。其实,印度南亚外交的一系列挫败,与其说是部分南亚国家基于平衡印度的考虑,乐见中国在南亚扩展经济影响力,不如说是印度因实力不足无法为南亚国家提供充分的经济发展机遇和公共安全产品所造成的。

因此,印度无须对“一带一路”倡议心存疑虑,中国更无意取代印度在南亚的地区主导权。印度应当思考的是,如果不能为南亚地区提供共同发展的机遇,成为南亚邻国衷心认可的地区大国,那么要带领13亿印度人实现“全球领导大国”的目标必将路遥且艰。

(作者单位为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