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一南:是什么力量铸就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来源:“新民学社”微信公众号作者:金一南责任编辑:康哲
2016-08-20 17:51

2、军人的勇气来源

1935年5月的中旬,红军攻打会理城期间,蒋介石飞到昆明,在五华山龙云布置的房子里一住就是二十多天,部署大渡河会战,将红军围堵在包围圈内。

薛岳部已渡过金沙江;刘湘以川军二十军全部及二十一军一部归杨森指挥,火速进至大渡河北岸防堵;刘文辉部六个旅堵截红军,掩护薛岳部北进;刘文辉二十四军主力布防大渡河北岸严密封锁,并让杨森、刘文辉到汉源指挥。

蒋在电令中特别强调说:大渡河是太平天国石达开大军覆灭之地,今共军入此汉彝杂处、一线中通、江河阻隔、地形险峻、给养困难的绝地,必步石达开覆辙,希各军师鼓励所部建立殊勋。

大渡河是岷江的一大支流,上源名大金川,出青海南部,流入西康省(今四川省西部)后同小金川汇合,经过泸定桥至安顺场,折而向东流至乐山入岷江。河面宽200米,流速每秒4米,河水沿着十分险要的石壁向下奔泻,数十里路也不易找到一个渡口,大部队通过极为困难。蒋介石就想凭借大渡河天险,部署重兵南攻北堵,一举消灭红军,让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

说不清是第几次了,红军又陷入了危机局面。这次红军把希望放在大渡河中游南岸的安顺场。

5月21日,红军到达冕宁县泸沽地域后,即兵分两路:

——主力部队向安顺场进发;

——红一军团二师五团向大树堡方向进击,以钳制和吸引富林(今汉源)一带敌人。

先遣司令刘伯承率红一师走在最前面。在向安顺场进发的路上,刘伯承骑着马,喃喃自语了一路:“有船我就有办法!有船我就有办法!”

警卫员说昨夜梦里他翻来覆去说的也是这句话。

在金沙江,刘伯承就是凭手中掌握的六条船,硬是化险为夷,把中央红军全部渡了过去。

如果安顺场没有船怎么办呢?不光刘伯承,很多人想都不敢想。

夺取安顺场前,聂荣臻曾问主攻营营长:“孙继先,你知道石达开吗?”

孙继先回答:“管他十达开九达开,我们一定能过河!”

刘伯承接着说:“我们会不会成为石达开,这就看你们的了。”

孙继先营以坚决的行动完成了任务。5月24日夜,红一师一团一营占领安顺场渡口。还好,搞到一条船。

而根据渡金沙江的经验,刘伯承寄希望于对岸。

红一军团一师一团一营组织的强渡开始了。以二连长熊尚林为首的十七勇士登上了第一船。船在猛烈火力掩护下向对岸进发时,刘伯承、聂荣臻禁不住都走出了工事,紧紧盯住那条关系千军万马命运的小船。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长肖华亲自吹起了冲锋号。

强渡成功了,但对岸再没有发现船。

渡金沙江时总共搞到六条船:皎平渡先控制了两条,首批部队过江后又找到四条。刘伯承曾兴奋地向军委报告“每日夜能渡一万人”。而大渡河却仅有一条船。一船最多坐四十人。往返一次一个多小时。每日夜顶多也只能渡过五六百人。

靠这条船,一船一船摆渡,全军渡河要一个多月。而这时候追敌薛岳纵队已经进抵西昌以北的礼州,杨森的第二十军先头部队已达金口河,离安顺场只有几天的路程了,留给红军渡河的时间不多了。

焦虑万分的刘伯承发出了两个“千方百计”命令:工兵连要千方百计地架桥!各部队要千方百计地找船!

结果,两个“千方百计”一个也没有实现,工兵连用八根二号铁丝缉缆,只系上三个竹排,放入水中即被激流冲断,沿河两岸也再没有发现一条船。

消息报来,刘伯承只对自己说了一句:“看来架桥不可能了……”便再也无语。

这位首先突破乌江、首先突破金沙江的军中之神,在大渡河陷入深深的困境。

军情十万火急。蒋军的飞机在空中撒传单:前有大渡河,后有金沙江,朱毛红军插翅难逃。

5月26日中午,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来到安顺场。

刘伯承急着向军委领导汇报,毛泽东却一边喝着缴获来的米酒,一边若无其事地谈笑风生。

他问刘伯承:“诸葛亮七擒七纵才使孟获心服,你怎么一下子就说服了小叶丹呢?”刘伯承心里正为大渡河着急,回答说,主要是严格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

毛泽东又问:“你跟小叶丹结拜真的跪在地上起誓吗?”刘伯承答,确是如此,彝人最重义气,看诚心诚意,才信任我们。

毛泽东不容刘伯承插进别的话,再问:“那彝人下跪是先跪左腿呢,还是先跪右腿呢?”这下刘伯承被问住了。

越是危险境地越要扯轻松事,是毛泽东一贯的风格。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不是不知道泰山会崩于前。与刘伯承说笑归说笑,最坏的准备却在谈笑风生中做好了。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