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民兵>>正文

□高速公路上首次成功起降我军第三代战机 □进行功能改造的亚洲最大客滚船首航成功 □率先建立光电夜视等5类战区级动员中心

军民融合:鲁豫新探索告诉我们什么

——对济南战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魏国 李东星 王卫东 周远责任编辑:杜汶纹2014-11-05 08:27

深度融合才能促进深度发展

■路秀儒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部署全面深化改革“路线图”时,对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进行了专门强调。

贯彻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首先要准确理解其内涵。从字面上解读,可以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理解为两个内容,即深度融合和深度发展。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成果。只有实现军民的深度融合,才会在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上深度发展。

如果把国防和经济比喻为两个个体,深度融合不是简单的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1+1”,而是要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一体。这些年,国防和军队建设在军民融合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数学式的“合”要大于化学式的“融”。资料显示,美国90%以上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由民用企业承担,而我们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当前,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都已经形成了自身的体系。要实现深度融合,就要勇于打破现有的体系,重新整合。但是行业壁垒难破除、标准制度不衔接、政策界限不清晰、利益保护不完善等问题,就像是一层层保护膜,阻碍着“分子”结合,使其无法产生化学反应、爆发出巨大能量。要打破这层保护膜,需要军地双方共同努力,对军队而言要主动作为,打破传统的国防工业封闭管理、吃大锅饭的发展模式,既坚持军工企业的主体地位,又积极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研发、生产等领域,通过调整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简化军品市场准入程序,营造权利平等、规则平等、机会平等的良好环境,解决“民参军”过程中市场准入门槛高、不透明等问题,逐步构建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在化学领域,不同物质之间的结合,产生的能量有大有小。军民融合的要素和领域众多,只有实现最佳结合,才能称之为深度融合。军事需求清,动员方向才能明。美国在伊拉克战争期间,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必要的实兵演练,比较准确地预测出与战争实际需求相近的动员数据,为快速、高效组织动员行动提供了可靠支撑。实现深度融合,军队作为需求主体,要能够准确测算、及时提出军事需求。今年全国首届民营企业高科技成果展览会上,有关部门发布了建立采购信息交互机制等12项推进“民参军”的措施,总装备部明确将在互联网上开通运行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站,这些举措将有力推进军民融合信息的畅通与共享,助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深度融合方能促进深度发展。推动军民融合向深度发展,需要军地双方、各个层面的齐心协力。既需要国防和军队深化改革,勇于打破现有制度的“藩篱”,主动打开“大门”;也需要政府积极引导,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机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防和军队建设;还需要全民支持,特别是拥有先进技术和生产力的民营企业,以前瞻的眼光看待军民融合的前景,主动为国防和军队建设贡献力量。只有把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才能推动强军目标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