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民兵>>基层建设>>正文

这里,当兵光荣氛围浓

——陕西省铜川市军地做好服务军人军属工作纪实
来源:中国国防报作者:马玉革 吴涛 周峰责任编辑:杜汶纹2014-04-08 17:03

倾心解难,建立档案,从长远抓好稳军心、固长城的这件大事

今年82岁的白俊恩,是上世纪50年代第一批进藏的陕西籍战士。退伍返乡后,虽然家庭困难,但他从未向政府要过救济。

宜君县民政局对本地籍老战士进行调查摸底时,得知白俊恩既是特困户,又是一位“空巢老人”。了解情况后,人武部当即与白俊恩建立了挂钩帮扶。去年4月春耕时,人武部给老人送去了种子和化肥,秋收时又帮忙收了玉米。部长政委隔三差五就到老人家里跟他拉家常,一来二去就走成了“亲戚”。

对于为本地籍官兵建立电子档案库,军分区相关人员有着切身感受:小数据连着国防,连着民生,也连着军人的福利,以往那些老军人如果有这样的档案,也就不用费力地去摸底查找了。

耀州区庙湾镇武装部娄胜利部长对于建立档案库这项工作特别上心,坚持每户军属都走到。他说,建立这样的电子档案,就是在部队、军人家庭和人武部之间建立一种关系,既方便实时掌握军人的现实表现,也方便复转军人安置时挑选人才,更方便为他们提供即时的帮助。核对一个数据,掌握一家情况,了解一家困难,把建立档案库与军人福利挂钩联系,就等于给军人身份加了个保险。

“按规定只有领津贴的才享受国家的优抚金,以前送喜报、送慰问信、搞走访都是针对现役士兵,军官却被遗忘了。这次从建立档案工作开始,不论干部战士,不漏一人,要让每一位穿军装的人都感受到优抚政策的温暖。”对于建立档案信息这项工作,铜川军分区的领导认为,“为官兵办好事也要靠政策上支持,不能抓抓放放,要延续下去,这个档案也要管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