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紧贴实际探索创新教育方式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巴涛 孙兴维 责任编辑:徐占虎
2024-07-18 06:49:39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紧贴实际探索创新教育方式——

动态调整优化 解决工学矛盾

■巴涛  解放军报记者  孙兴维

一个工作日下午,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一位党委领导来到烧伤整形科,调研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情况,恰逢该科组织党纪专题教育。他发现,到场学习的党员只有不到一半。

了解得知,该科由于业务繁重,不少党员骨干忙于坐诊、手术、值班,只能列为补课对象。

几个科室走下来,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有医护人员坦言,救治患者经常与教育时间“撞车”,导致学习时间碎片化;有的教育在业务间隙展开,但大家很难完全投入……

“工学矛盾处理不好,如何保证学习质效?”院领导进一步调研发现,造成这类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个别基层党员存在“重业务轻教育”思想,参与教育学习不够积极主动;个别基层科室没有正确处理好正课与补课的关系,正课由于人少降低了标准,补课只重“补了”而不重质效,等等。

医院党委会上,这些问题被摆上台面,大家展开热烈讨论。着眼医疗系统特点规律和工作实际,他们逐一研究制订了解决措施。

——针对教育课堂场所受限问题,着力打造数字化教育系统,借助远程视频会议模式,设置一个主课堂、数个分课堂,主课堂的音视频以及课件可以实施同步传输,使分课堂直通一线科室,让教育不再受场所和人数的限制。“现在我们不出病区,就能同步参加医院的教育大课,基本不用再补课了。”康复推拿技师向盼说。

——针对救治患者与教育时间冲突问题,在每次组织开展教育授课前,对教育计划进行统筹部署,尽量将教育时间安排在医疗任务相对较轻的时段。同时,区分人员层次类别精准施教,避免教育“一锅煮”。“补课肯定没有上正课效果好,教育越精准,我们参加学习的热情就越高。”某科室医师黄顺红说。

——针对因紧急手术、值班值守、公差勤务等无法参加人员,医院把提高补课质量作为重点,利用数字化教育系统实现同步传输,专门增设录制、回放、点播等功能,对教育课堂进行全过程录制,补课时间地点更加灵活。

如今,请假的医务人员需要进行补课时,在医院机关规定的时限内,可以自主登录数字化教育系统页面学习。完成所有补课环节后,只需轻点鼠标即可一键生成实时报备,有效解决了医务人员难以集中补课的困扰。

新的教育方式实行后,各科室补课人数明显下降,学习质效也得到明显提高。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洪原城说,目前的补课方式灵活方便,还设置了考试测试环节,便于大家随时随地学习,深入掌握教育内容。下一步,他们将继续动态调整优化教育方法,同时坚决杜绝形式主义,避免为基层增加负担。

短 评

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

■曹海峰

军队医疗单位由于承担救治任务,经常出现人员难集中、时间难统一、补课难评估等情况,导致教育效果打折扣。诚然,军队医护人员岗位特殊,治病救人是主责主业,但在部队,训练任务繁重、工作业务繁忙的岗位还有很多。需要指出的是,教育对象只有特殊的岗位,没有特殊的人,思想政治教育应当覆盖到每一名官兵。

面对现实困难,各级在工作实践中要找准问题靶心,紧贴担负任务和自身实际创新教育手段方法,突出末端问效,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实践过程中,多设置一些选项、多增添一些内容、多检验一些成效,用务实管用的方式方法,让教育课堂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确保规定动作不变形,自选动作不走样,让官兵主动学起来、严起来、实起来,真正静得下心、听得进去、悟得出理,进一步释放教育效能。

延伸阅读

第71集团军某旅“安全行车模范连”——

直指现实问题 带着问号授课

■肖茂鸿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高骏峰

前不久,第71集团军某旅组织开展机动训练,“安全行车模范连”所在的运输分队因某项情况处置不当,险些导致安全事故,受到通报批评。复盘时,连队官兵情绪低落,还出现了互相埋怨、推诿扯皮现象。

考虑到旅队野外驻训情况比较复杂,该连陈指导员感到,有必要上一堂关于安全行车的警示教育课,纠正个别官兵思想偏差,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发生。为此,他精心准备,在教案中大量引用以往经典案例,穿插许多精心挑选的视频画面……

然而授课中,陈指导员在台上滔滔不绝,官兵却并没有受到太大触动,课堂气氛有些沉闷。

初衷是好的,授课准备也颇费心思,可官兵为啥不买账?课后,陈指导员找到教导员道出心中疑惑。

了解来龙去脉后,教导员帮他分析:“你原本想就此次训练失利给大家敲敲警钟,可教育的目的和重点不够鲜明,讲的道理和搜集运用的事例与官兵任务实际不够贴近,而且互动较少,导致官兵‘不买账’。”

随后,教导员在纸上写下几个问题:安全警示案例离我们有多远?作为“安全行车模范连”一兵,如何常态守好安全底线?战场上,行车安全又有怎样的意义?“类似的问题,需要拿出来与大家一起思考。正如你带着问题来找我。咱们的教育授课也要直指现实话题,带着问号展开,这样官兵才会更加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话题讨论。”

教导员的一番话,让陈指导员很受启发。就此进行针对性思想调查,他发现,连队不少驾驶员对那次失利都有自己的看法,而自己第一次开展授课时,忽略了大家的想法,只顾自己讲道理。

很快,他围绕连队安全行车问题设计了多个讨论话题,对教案进行“回炉提纯”,按照抛出话题、提炼观点、诱导启发、归纳总结的步骤制订授课方案,鼓励官兵结合任务实际充分表达观点,展开“头脑风暴”,让课堂更有互动性和启发性。

重新备课后,陈指导员再次进行授课。“此前我对安全行车制度不够重视,片面觉得自己驾驶技能过硬,出现什么问题都不在话下,这种麻痹侥幸心理不该有……”课堂上,在陈指导员教育引导下,前期因犯错被批评的二级上士小徐现身说法,引起大家共鸣。

“问题大家摆、是非大家辨、道理大家讲、答案大家找,这样的教育课堂才能受到官兵欢迎。”陈指导员感言,“话题式”教育有时看似只是增加一个小小的问号,却能引导官兵主动思考积极互动,由被动听课者变为授课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