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从共建共担共享看疫情防控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来源:党建网 作者:黎海波 责任编辑:马嘉隆
2020-09-16 19:57:56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是一次危机;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则是一次大考。它考验着我们党和国家的制度安排,检验着我们党和国家的治理能力。作为普遍社会意识基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支撑并推动着国家治理现代化;而国家治理现代化又会进一步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这次疫情治理中,一些网络信息铺天盖地、真伪难辨,一些领域负面舆情此起彼伏,民众一度出现了恐慌、焦虑、排外、麻木等负面心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也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涉及宏观层面的政治统筹,也涉及中观层面的社会互动以及微观层面的心理认同。因此,针对这一问题,不仅要在疫情防控中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中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且各自侧重有所不同。

一、在防控统筹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建意识

共同建设中华民族的“共建”意识是基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实体格局和身份归属。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我国5000多年文明发展史遗留和传承下来的宝贵政治财富,也是我国发展进步的巨大优势。

在疫情发生后,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统筹力量、共同抗疫,这是一个艰巨的挑战;在疫情形势趋缓后,如何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如何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这同样是一个重大的挑战。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如何做好防控统筹,关键在党。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动力和活力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前提和重要基础。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针对疫情防控统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1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指出,要“加强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在1月27日作出的重要指示中进一步强调,要“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在2月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指出,“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在2月23日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总结,要把“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各方面力量支持”作为重要保障;在3月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再次强调,要“增强统筹抓好各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个大背景下,我们党确定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意识。在这一格局中,一体包含并统筹多元,多元组成构建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则是要素和动力。

二、在防控实践中铸牢中华民族共担意识

共同发展中华民族的“共担”意识是基于中华民族守望相助的历史传承与和衷共济的责任内化。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和目标,也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

这次疫情在武汉发生后,随即向湖北和全国各地传播扩散。武汉人民和湖北人民识大体顾大局,为抗击疫情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武汉和湖北是疫情防控的中心,也是资源集结和爱心凝聚的中心。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互帮互助、共同抗疫,亲如一家、休戚与共、守望相助的力量不断向疫区传输和汇聚,民族团结之花在疫情防控实践中绽放得尤为艳丽。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身先士卒,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冲锋一线,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闻令而动、敢打硬仗,公安民警不惧风险、守护平安,社区工作人员坚守一线、日夜奋战,新闻工作者不畏艰险、深入一线,广大志愿者不辞辛劳、默默奉献,病毒感染者、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等积极配合、自我约束,大家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贡献。

全国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队等先后调派346支国家医疗队和4万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16个市州,内蒙古的猪牛羊肉、新疆的干果驼奶、西藏的牦牛肉矿泉水、广西的蔬菜水果和云南的特色农产品等民族地区的物资也源源不断地驰援湖北。在武汉工作的新疆小伙艾力夏提·阿不都沙拉木、热甫凯提·阿布利孜和坎地牙尔·加帕尔不顾疫情危险、昼夜奔波,把紧缺的食品和口罩等免费送到22所学校的留校师生手中;在武汉工作的西藏大叔斯朗丹增曲培带领武汉汉藏文化交流中心先后为学校、医院和社区捐赠口罩和消毒液,并承担起江汉“方舱医院”医护人员的餐饮供应。

凡此种种亲如一家、手足相亲的事迹无不体现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深刻认同,彰显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威力。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个大背景下,我们党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的意识。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则像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之间的关系。

三、在防控常态中铸牢中华民族共享意识

共同享有中华民族文化的“共享”意识是基于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现实文化和发展成果。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将各个民族比喻成一粒粒石榴籽,用“像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来比喻“各民族团结”。中华民族成为了一个整体的石榴果。石榴皮剥开后,一粒粒石榴籽紧紧地抱在一起,万子同苞、千房同膜,谁也离不开谁。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由强大的内力(内在目标)推动的。疫情防控需要人们在空间上进行隔离和防护,全国各族人民在疫情防控中所表现出的大爱和共同体意识则超越了空间的隔离。全国各族儿女的心,宛如万子同苞、千房同膜的石榴籽般紧紧相抱。疫情防控期间,整个社会的最大关注点是如何防控疫情,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是战胜疫情。基于这样一个共同目标,整个社会和各个民族能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相互包容、相互帮助,共同团结奋斗。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国内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暴发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受疫情影响的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困难会陆续显现,夺取抗疫斗争全面胜利还需要付出持续努力。因此,更需要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在物质上,要广纳群言和广集众智,关注利益表达的畅通性和利益诉求的差异性,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活困难,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尤其是要支持和帮助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在精神上,要持续不断地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历史记忆是共同体得以形成与维持的重要纽带。要以这次疫情反思和纪念为契机,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记忆建构,充分挖掘疫情防控中的“石榴籽”精神财富,以更具冲击力的符号、象征及意义的文化建构体现出来,将之纳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干部教育之中,把民族区域文化纳入共享文化体系建设中来,实现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对接。

(作者系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