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加强理论学习
■范 晶
●党员干部能不能进一步增强理论学习的自觉性,不断加强理论武装,提高理论素养,决定着能否明辨是非、站稳立场,能否抓住机遇、迎难而上,能否守牢底线、永葆先进
习主席多次强调,党员干部一定要加强理论学习,“在学习理论上,干部要舍得花精力”,指出“年轻干部要胜任领导工作,需要掌握的本领是很多的。最根本的本领是理论素养”。习主席的重要论述,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情、国情、党情、军情都在发生复杂深刻变化,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固根与毁根的较量一刻未停。“土能浊河,而不能浊海;风能拔木,而不能拔山。”理论素养越深厚,政治立场就会越坚定;理论学习越深入,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就会越强大。只有持续加强理论学习,才能夯实理想信念大厦的“基座”,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始终站稳政治立场,有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党员干部能不能进一步增强理论学习的自觉性,不断加强理论武装,提高理论素养,决定着能否明辨是非、站稳立场,能否抓住机遇、迎难而上,能否守牢底线、永葆先进。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涉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军事、党建等各个方面,是我们党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科学指南,也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党员干部只有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才能在学习运用的过程中发挥出理论指导实践的强大威力,坚定理想信念就有了“定盘星”,提高思维能力就有了“奠基石”,把握客观规律就有了“方向盘”,砥砺人格修为就有了“营养源”,就能练就“睿智洞明之脑”“金刚不坏之身”。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既是坚定信仰信念的需要,也是把握政治方向的需要,既是指导工作实践的需要,也是树立科学思维方式的需要,同时还是增进个人品德修养的需要。党员干部应当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自觉把理论学习当成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政治要求,熟读精思、孜孜不倦,以理论水平的提高促进政治能力的提升。
从原著原文中悟原理。“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学理论,不学本源,就学不到根子上。理论学习的方法有很多,但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于我们党带领人民奋进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只有深读精读原著,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体悟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生动性。广大党员干部加强理论学习,就应原原本本读原著,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突出学好习近平强军思想,领悟其精髓要义,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所担负的工作,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常学常新、常学常进,牢牢把握推动工作的方向遵循。
在深学细悟中研机理。毛泽东同志曾说,学习一定要学到底,学习的最大敌人是不到“底”。理论学习犹如掘井汲泉,必然要经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如冶炼钢铁,必然要付出千锤百炼、千辛万苦的努力。党的创新理论从来都不是抽象的、孤立的,而是具体的、联系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整块钢”。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不深入,难深刻;彻悟了,才彻底。党员干部在理论学习中,要下足“凿井”之功,累土不辍、多思多想、深学细悟,多下真功夫、肯下苦功夫、会下巧功夫,认清理论全貌、吃透内在逻辑,这样才能实现从零散到系统、从粗浅到精深、从感性到理性的跃升,不断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真正学进去、钻进去。
与实践结合中见成效。“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检验理论学习成效,要看党的创新理论是否入心见行、党员干部是否做到善思善用。如果学归学、用归用、学用“两张皮”,科学理论就难以真正发挥威力。党员干部加强理论学习,既需要化敬仰为信仰,也需要化感悟为觉悟,更需要在理解基础上掌握破解矛盾问题的方法。只有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找准思想与实际的结合点、理论与实践的对接点、理论向政策转化的落脚点,才能把理论学习成果最终转化为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有效履行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的生动实践,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