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保持终身学习的勤奋状态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周燕虎 旦增达旦 责任编辑:徐占虎
2024-12-31 06:40:48

●只有终身学习,才能与时俱进、不断进步;只有勤奋求知,才能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70岁时,学会打字,自己动手输录论文;85岁时,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自己验证新的算法……被中共中央宣传部追授“时代楷模”称号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士莪之所以始终葆有思想的活跃和创造性思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始终保持着终身学习的勤奋状态。终其一生,他对知识不懈追求,对科学孜孜不倦,对新事物好学、乐学、善学,从而引领中国水声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常规到精专,成为中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和水声科技事业开拓者之一。杨士莪院士的先进事迹启迪我们:只有终身学习,才能与时俱进、不断进步;只有勤奋求知,才能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古人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终身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革命先辈萧克既是一位骁勇善战的战将,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他认为,读书学习不是一时的事,而是一生的事,需要持之以恒。即使在戎马倥偬的革命生涯中,他也坚持挑灯夜读,养成了手不释卷的习惯,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广大官兵不论是成就人生理想,还是履行职责使命,都应像革命先辈那样,始终保持终身学习的勤奋状态,坚持“活到老,学到老”,争做孜孜不倦、勤学不辍的模范,为推动事业前进注入不竭动力。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终身学习是一个长期艰苦付出的过程,需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坚守,一如既往、一以贯之的追求。毛泽东同志曾说:“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毛泽东同志翻阅《共产党宣言》不下百遍,反复研读、常读常新,每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感悟。学习贵在勤耕不辍,难在锲而不舍。广大官兵要牢固树立学习“只有毕生、没有毕业”的执着信念,拿出终身学习的决心恒心,养成终身学习的生活习惯,对学习永不满足、永不懈怠。同时,要充分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反复学、经常学,学出精神、学出态度,不因工作繁忙而忽视学习,不因思想懈怠而放松学习,不因过程艰辛而放弃学习,真正做到时时、事事、处处学习,在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中不断“曾益其所不能”。

“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当今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之中,新军事革命风起云涌,新知识新技术日新月异,新业态新事物层出不穷。如果我们不能保持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度和好奇心,缺乏主动学习研究的积极态度,就很难具备前瞻性眼光和创造性思维,又怎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又怎么应对得了复杂多变的新局面?历史和现实证明,一个人只有始终保持“对于新事物的知觉”,敏锐感知并接纳新事物,才能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顺应时代要求,让自己的精神家园始终生机盎然、充满活力。新征程上,广大官兵要想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就应始终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对军事发展前沿、战争形态演变,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其在军事领域的新动态新应用,常关注、勤学习、深研究,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以永不懈怠的学习姿态,努力实现知识上吐故纳新、观念上守正创新、本领上日进月新。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学与用、知与行的关系,是学习的关键问题。陈云同志只读过小学,但他依靠在长期实践中坚持不懈刻苦学习,具备了很高的思想理论水平和解决问题能力。他曾说,“一天到晚工作而不读书,不把工作和学习联系起来,工作的意义就不完整,工作也不能得到不断改进”。应当看到,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并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不实践无以知真相,不实践无以长才干。广大官兵要想不断把学习力转化为战斗力,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要紧密联系本职岗位特点,主动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在实践检验中获取新知、增长才干,努力成为善于干事创业的岗位能手、行家里手。要把实践本身看作是更重要的学习,坚持干中学、学中干,争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攻坚克难的奋斗者,着力解决好那些备战打仗中的短板、规划建设中的堵点、创新发展中的瓶颈,不断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岗位建功的生动实践。

天道酬勤,力耕不欺。迈向新的一年,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但脚下的路不会是一马平川。广大官兵要继续保持终身学习的勤奋状态,始终以赶考的状态苦学真学、广学博学,全面系统掌握已有知识,如饥似渴探索未知领域,在日积月累中增长新见识、储备新知识,不断推动学习优势转化为能力优势,在新时代创造出更大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