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打仗意识
■骆 炜
●强化打仗意识,既是我军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现实需要,也是一名优秀军人应有的价值追求
日前,习主席在视察火箭军某旅时强调,要强化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打仗意识,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把部队作战能力搞扎实,有力维护国家战略安全和核心利益。深切体悟习主席的期望重托,就要牢记人民军队永远是战斗队,把备战打仗摆上高位,磨砺胜战刀锋,锤炼过硬素质,提升实战水平,真正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坚决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自古以来,戈不离手、甲不离身是军人的真实写照。军队因战而生,军人为战而练。一支军队如果没有随时准备打仗的思想意识,就容易在承平日久中迷失方向、走向失败。作为军人,我们都应当问问自己,长期的和平环境下,有没有“用不打仗的心态准备打仗的事情”的和平积弊?有没有“用过去的胜利来预估明天的战争”的盲目自满?这些直击灵魂的叩问,值得每一名军人深思。历史和现实启示我们,强化打仗意识,既是我军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现实需要,也是一名优秀军人应有的价值追求。
赓续优良传统,激发胜战之气。1935年5月,中央红军先遣部队抵达四川安顺场,面对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严峻局面,他们毫不退缩、英勇战斗,在枪林弹雨中强渡大渡河,击败对岸数倍之敌。但因追敌逼近,加上缺乏渡河工具,中央红军的危机并未解除,毛泽东和中革军委领导当机立断,命令火速夺占泸定桥,红军将士凭双脚一昼夜强行军120公里,最终创造了“飞夺泸定桥”这一战争史上的奇迹。革命战争年代,我军的主要任务是打仗和准备打仗,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人民军队培育了特有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红色血脉。这是我党我军性质宗旨本色的集中体现,是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强化打仗意识,就要从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中汲取精神营养,深挖红色资源,赓续红色基因,从鲜活的人物、闪光的事迹中感悟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砥砺勇于战斗的血性胆魄、集聚敢打必胜的磅礴力量。
破除和平积弊,答好胜战之问。军人“脑子里永远有任务,眼睛里永远有敌人,肩膀上永远有责任,胸膛里永远有激情”,是对和平的永恒守望、对战争的最好防范。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今天,国际竞争的“丛林法则”并没有改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历史远没有走到铸剑为犁的时代。面对现实的和潜在的战争威胁,我们必须强化打仗意识,深刻领悟忘战必危、怠战必败的道理,始终保持“战争并不遥远,练兵时不我待”的清醒头脑,切实把战斗力标准贯穿到部队建设的全方位、各领域,真正做到箭在弦上、引而待发,一声令下、不辱使命。我们必须以实际行动回答好习主席发出的“胜战之问”,以“随时能战”的使命感、责任感整装备战,坚决破除和平积弊,真正把训练场当战场,大抓实战化训练,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积极投身火热的练兵备战实践,把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牢固立起来、真正落下去。
苦练杀敌本领,夯实胜战之基。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古今中外,凡是有抱负、有志向的军人,无不把能打仗、打胜仗作为目标追求。打仗意识催生责任使命,责任使命最终体现在能打胜仗上。我们要以能打仗、打胜仗的标准干工作、抓建设、谋战备,真正把胜战本领练过硬,厚积能打胜仗的底气。历史一再告诉我们,战场上的生死和胜负,取决于平时的刻苦训练、精心准备。这种训练和准备,是积蓄能量、蓄势待发的过程,是为提升战斗力、确保打胜仗而努力的过程。每名官兵都要把“手中活”练得更精、把“必杀技”练得更强,不断突破极限,努力成为敢打必胜的“刀尖子”。只有牢固树立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随时准备打仗的思想,平时严训实备、严抓细抠、严格磨砺,锻造出让敌人胆寒的高超技能,战时才能逢敌亮剑、克敌制胜。
深研制胜机理,探索胜战之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回顾我军的战斗历程不难发现,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是重要制胜因素。胜战靠的不是神机妙算,而是掌握规律和随机应变。当前,国家安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新的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和部队多年没有打仗的实际,让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如何提高新时代打赢能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也是关乎人民军队前途、国家民族命运的重大课题。我们必须应时而变、顺势而动,下大力深研现代战争制胜机理,深入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学军事、学指挥、学科技,切实掌握现代战争的制胜观念、制胜要素、制胜方法。真正管用的制胜机理,都是在理论与实践的反复磨合中提炼出来的。我们要聚焦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瞄准形成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加快构建新型军事训练体系,下大力抓好合成训练创新发展。要突出强化单元集成训、战术协同训、对抗检验训,不断推动合成训练实践走深走实,为强军打赢提供坚强支撑。
(作者单位:无锡联勤保障中心)
延伸阅读请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