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陶佳伟
●主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艰苦环境中摔打磨练,在基层一线加钢淬火,定能百炼成钢、建功立业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发布11名“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其中,海南省军区某部参谋高海超戍守海疆10余年,始终把国家利益举过头顶,主动申请到海疆一线的新组建单位工作,刻苦钻研岛礁哨所信息化自动化建设,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铮铮誓言。
习主席多次号召我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我军历史上,一代代官兵听令而行,舍“小家”为“大家”,党叫去哪就去哪、哪里艰苦哪安家,在基层一线锻炼成长、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强壮筋骨。无数事实证明,主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艰苦环境中摔打磨练,在基层一线加钢淬火,定能百炼成钢、建功立业。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要“扎根”而不是“镀金”。根浅若浮萍,根深似劲松。峭壁上的劲松,正是因为根系深广,才能挺立悬崖峭壁而不倒;反之,水塘中的浮萍,无根漂泊,风一吹便支离破碎。人的成长也是如此,对于广大官兵尤其是年轻官兵而言,只有立足于基层一线这片沃土,把根扎实,扑下身子苦干实干,才能枝繁叶茂、成就事业;如果只是想着把一线当“跳板”,到一线去“镀金”,只为了丰富“经历”而不为提高能力,这样注定对成长毫无裨益。高海超立志扎根海岛,为了填补岛礁知识空白,他跑遍辖区各个岛礁,边走边记边学,慢慢从“门外汉”成长为“内行专家”。像高海超这样,有耐得住寂寞的恒心、坐得住冷板凳的耐心,摒弃“为镀金、补经历”的想法,真正在基层扎下根,勤勤恳恳工作,踏踏实实做事,才能让自己在基层一线的历练中不断增长才干。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要主动作为而不是被动等靠。实干为要,行胜于言。能否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直接决定着履职的成效、作用的发挥、贡献的大小。在一线工作时,如果时时想在前、事事干在前,始终做到积极进取、主动作为,必然能把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反之,被动等靠、消极作为,不仅不利于个人成长进步,也会给集体事业带来消极影响。刚上海岛的高海超曾经因为对岛礁的情况不够了解,被上级调研组问得满脸通红。痛定思痛,他在之后的日子里主动学习、积极实践,最终成为单位不可或缺的岗位能手。广大官兵应该像高海超这样,主动投身到各种锻炼中去,多经历几次“风吹浪打”、多接几次“烫手山芋”、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方能练出“大心脏”、磨出真功夫,从容应对各种风险和考验,闯出事业发展的一片天地。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要谋划长远而不是拘泥眼下。善谋者胜,远谋者兴。一项宏伟的事业,需要酝酿规划的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更需要推进实施的接力传承、埋头苦干。如果抓工作只重眼前、轻长远,只重显绩、轻潜绩,或热衷于烧“三把火”,急于创造成绩,都不利于事业的长远发展。当上级计划在某岛礁建设哨所时,高海超充分论证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对信息化哨所进行长远规划,架设光缆、调试机器,极大推动了岛礁哨所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像高海超这样,广大官兵特别是党员干部应当妥善处理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显绩与潜绩等关系,既要有久久为功的干劲韧劲,也要有深谋远虑的思考规划,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接续奋斗中把强军事业不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