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
——基层法纪教育专题片《做“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解说词(下)
第五节 清廉·干净
【解说】
一个英雄的军人,既要经得起硝烟炮火的洗礼,也要顶得住糖衣炮弹的考验;一支强大的军队,既能战胜一切来犯之敌,又能抵御各种歪风邪气。
我军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从一开始就把清正廉洁镌刻在旗帜上、熔铸在军魂里,成为赓续不变的政治本色。
这种清廉本色,根源于我们党和军队的性质宗旨,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绝对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
这种清廉本色,蕴含于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大公无私,决不用手中的权力谋私利、“发洋财”。
这种清廉本色,见之于自我革命的清醒忧患,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始终视腐败如同天敌、与腐败水火不容、反腐败从不手软。
一代代革命军人高擎理想信念的火炬,自觉涵养清正廉洁的政治品行和道德操守,一心为公、克己奉公,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保持了先进性和纯洁性,形成了强大凝聚力战斗力。
【解说】
林伯渠,著名的“延安五老”之一,一生信仰坚定、严于律己、廉洁奉公,被誉为“党员之楷模、足以型后辈”。
林老出生于湖南一个书香门第,早年参加同盟会,曾担任过国民党高官,每月薪水有几百大洋。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他毅然抛弃高官厚禄、荣华富贵,选择了共产党、选择了艰苦卓绝的革命道路。他戴着一副断了一条腿的眼镜走完了长征,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时,每月的津贴只有5元边区币。
“严格辨泾渭”,“惟存马列篇”。林老之所以作出这样的选择,就因为他有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追求,是“总站在革命的最前线”的革命老战士。
【采访】空军指挥学院教授 苗润奇
革命战争年代,在我们这支队伍中,有的曾是旧政府、旧军队的高官显贵,有的曾是留学海外的知识分子,有的曾是家庭条件优渥的富家子弟,他们一旦笃定革命理想、确定人生方向,便毅然决然地舍弃阶级出身、舍弃名利财富,甚至舍弃生命和至亲。
【解说】
人民军队是信仰集合体,不是利益集合体。干革命与“发洋财”从来都是格格不入的,选择加入革命的队伍,就是选择一生的清廉自律、干净自守,这是无数革命军人用实际行动作出的响亮回答。
【解说】
1934年红军长征时,中华苏维埃政府有一批银圆、金条要跟着转移,这是党和红军的宝贵家底。中央决定,把这些财物化整为零、分散到人,由红军战士背着行军。背银圆的战士就像一个个“保险柜”,形成一个流动的“金库”。
战士吴吉清分到了30块银圆,他把银圆一层层包好,贴身背着,从瑞金到延安,整整背了两万五千里。即使在爬雪山、过草地那么困难的情况下,他宁愿吃草根、啃树皮,也从未有过动这些银圆的念头,没有丢失和借用一块银圆。回忆这段艰辛历程,他说:“这30块银圆是红军的资产,像我的生命一样重要。”
宁愿自己挨饿受苦,也不动公家一分一毫!在我党我军历史上,像这样的人和事比比皆是。
【歌曲】《苏区干部好作风》
“苏区的干部是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
【同期声】刘启耀纪念馆讲解员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的典型就是刘启耀。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刘启耀纪念馆,我们注意到一个细节,那就是刘启耀身上是背着一个包袱的,当时里面可是装着13根金条的,这就是刘启耀腰缠万贯,却讨米度日的形象展示。
【解说】
“腰缠万贯的讨米人”刘启耀,随身带着作为组织经费的13根金条,一边乞讨一边寻找党的组织,3年时间分文未动。“红色管家”郑义斋,管着红四方面军约十万人的军需被装,从未想过为自己添件新衣服,一件破旧棉大衣从鄂豫皖穿到川陕甘。“金身将军”王政柱,抗战期间从太行山区送黄金去延安,他把190两黄金绑在身上,全程身不离金、金不离身,突破敌人层层封锁,一文不少交给了党中央。
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觉悟和操守,革命军人才能分得清公私界限,经得起诱惑考验,守得住清廉防线。
【解说】
1936年,带着“红星为什么照耀中国”的疑问,美国人埃德加·斯诺探访“红色中国”。
一踏上陕北的黄土地,斯诺就被边区军民那种清廉节俭、蓬勃向上的新风所感动。从领袖到士兵,住的是简陋窑洞,吃的是小米饭,穿的是粗布衣,“吃的穿的都一样”。斯诺从这些所见所闻中,深刻感受到他们身上有一种不可思议的“东方魔力”。
回望历史,这种“魔力”始终同党和军队相生相伴,贯穿于发展壮大的各个时期。井冈山上,红军将士“不拿老百姓的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长征途中,不私拿私分物品,不随意占用民房,吃老乡一颗粮食也要留下钱和字条。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相继攻克和接管一些大中城市,官兵依旧穿草鞋、吃干粮、睡马路,不为城里的花花世界所动。反观国民党军队,奢侈挥霍成风,贪污腐化盛行,“喝兵血、吃空饷”司空见惯。
【采访】军事科学院研究员 陈传刚
抗战一结束,国民党政府就派遣军队和大批官员,到收复区进行掠夺性接收,大发胜利财。这些官员竞相抢夺“位子、金子、房子、车子、女子”,被老百姓讥讽为“五子登科”,称这样的“接收”为“劫收”,从而导致民怨沸腾,这就为国民党因失去民心而走向失败埋下了伏笔。
【解说】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人民军队以严格的纪律约束和清廉的作风形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拥有了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坚固根基和最深厚伟力。
【解说】
清则心境高雅,清则正气充盈,清则百毒不侵,清则万众归心。强军征程上,必须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军要求,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毫不动摇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以系统施治、标本兼治的理念正风肃纪反腐,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的战略目标。
【解说】
见小利,不能立大功;存私心,不能谋公事。部队官兵不是生活在真空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腐蚀,只有守住公与私的界限,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自觉克服私心、私利、私欲,做人不逾矩、办事不妄为、用权不违规,才能永葆革命军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老红军黄开群长期在后勤战线工作,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公私两个口袋要分清”。有一次,他到军需仓库养鸡场检查工作,饲养员拿了几个鸡蛋让他捎回家,他连连摆手拒绝,“让我多吃公家一个鸡蛋,比吃药都难受”。
忠诚履行使命的模范指挥员杨业功,既是一位仗剑卫国的战将,也是一位严以自律的廉将。担任旅长时,他就写下“携礼莫入”四个字挂在自家的门楣上,时刻提醒自己、警醒别人,当排长时买的一个搪瓷碗,一直带在身边用了30多年,用防微杜渐、慎终如始守住了清廉防线。
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做“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就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校准价值坐标,守望心中绿洲,增强抵腐定力,始终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清廉自守。
【解说】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人民军队在严正纲纪中重整行装再出发,传统本色强力回归、作风风气持续向好、军心士气极大凝聚,汇聚形成万众一心、勠力强军的磅礴力量。
第六节 团结·纯洁
【解说】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有着共同信念的军队,总能创造难以想象的奇迹;能够生死与共的军人,总能迸发超乎寻常的力量。
我军历来有尊干爱兵、官兵一致的优良传统,这是党的性质宗旨在建军治军实践中的生动体现,是我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显著政治优势。
早在三湾改编,我军就在部队内部实行民主制度,在团、营、连各级建立士兵委员会,规定官长不许打骂士兵。
1929年,《古田会议决议》进一步明确,“官兵之间只有职务的分别,没有阶级的分别,官长不是剥削阶级,士兵不是被剥削阶级”。
1937年,毛泽东概括提出了我军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原则是第一条,就是“在军队中肃清封建主义,废除打骂制度,建立自觉纪律,实行同甘共苦的生活”。
正是从政治上确立了“官兵一致”这一处理内部关系的准则,人民军队构建形成了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军队的新型官兵关系。
——这种新型官兵关系,建立在共同理想信念基础之上,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同心同德、同向同行。
——这种新型官兵关系,建立在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之上,官兵“都是军队的主人”,居于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作用。
——这种新型官兵关系,建立在党员干部率先垂范、模范带头之上,“端正对士兵的根本态度”,干部越是关心爱护士兵,士兵越是尊重拥护干部。
“欲谋胜敌,先谋人和”。90多年来,一代代革命军人传承尊干爱兵、官兵一致的红色基因,政治上一律平等、生活中同甘共苦、战场上生死与共,凝聚成拖不垮、打不烂的钢铁集体,汇聚起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强大力量。
【解说】
江西龙江书院,是著名的朱毛井冈山会师之地。书院里有这样一副对联:“红军中官兵伕薪饷一样,白军里将校尉饮食不同”。这副对联,生动刻画了我军官兵一致、官兵平等的新型内部关系。
井冈山斗争时期,有一个叫曹福海的国民党兵三次被俘。他第一次被俘后,看到红军条件太苦,说什么也不愿加入,拿了发给的路费走了。第二次被俘后,他思前想后还是不愿留下,红军再次放了他。当第三次被俘后,他不仅主动要求加入红军,还动员十几个俘虏一起加入红军。他说:“红军官兵平等,不打不骂,经济公开,谁还愿意在那边挨打受骂当炮灰!”曹福海加入红军后,作战勇敢、工作积极,很快当了排长,后来在转战赣南途中英勇牺牲。
为什么同样一个兵,昨天在敌军不勇敢,今天在红军很勇敢?毛泽东在总结井冈山斗争经验时指出,“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敝,除党的作用外,就是靠实行军队内的民主主义”。
【采访】国防大学教授 卢 勇
人民军队一路向前,官兵一致、民主平等始终没有变。官兵相互间是同志关系,只有职务和分工的不同,没有人格的贵贱;不管来自哪里、是什么出身,只要接受革命的主张,都是革命队伍的一员;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没有人搞特殊化;干部尊重士兵的民主权利,士兵有权参与基层管理和监督干部。
【解说】
政治上的一律平等,使每名官兵人格得到极大尊重,精神得到极大解放,激发出前所未有的政治觉悟和革命热情,成为人民军队凝聚党旗下、团结如一人的动力源泉。
【解说】
1952年秋,坚守上甘岭坑道阵地的志愿军第135团7连官兵,已断水整整7天。运输员穿过敌人层层炮火封锁送来了一个苹果,但饥渴难耐的官兵谁也舍不得吃。连长把苹果让给了嘴唇干裂的步话员,步话员转手给了重伤员,苹果转了一圈又回到了连长手里。僵持之下,连长只好命令说:“来,一人吃一口!”并带头咬了一小口,然后每人都只轻轻咬了一小口,一个苹果传了两圈才吃完。
这就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一个苹果”的故事。志愿军战士传递的不仅是一个苹果,更是一种深厚革命情谊和团结友爱精神。
行军路上,你帮我扛枪,我帮你背背包;供给困难,一口干粮,你递给我、我让给你;危急关头,你掩护我,我保护你,争着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最是纯洁战友情。这种在生与死、血与火、苦与乐中熔铸而成的战友情,不分岗位职级,不讲金钱名利,不论血缘地域,至真而深厚,至诚而纯粹,是每名官兵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解说】
1947年7月,王克勤在鲁西南战役中牺牲。时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闻讯后悲愤地说:“蒋介石一个旅也换不来我一个王克勤!”一名革命战士,何以得到这么高的评价?
【采访】军事科学院研究员 翟清华
王克勤是我军著名战斗英雄、带兵模范,他1946年9月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52团1营的机枪班班长。他针对老战士、新战士、“解放战士”各占三分之一的实际,首创思想、技术、生活“三大互助”,有效提高了全班思想素质和技战术水平,在战时还实行战斗互助,全班同志密切协同、勇敢作战,曾创下全班一次战斗消灭敌人123人,自己却无一人伤亡的纪录。
【解说】
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评价“三大互助”这一做法,“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创造了新的光荣的范例”,号召全军部队普遍开展“王克勤运动”,促进我军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了战斗力。
新中国成立后,“王克勤运动”一直传承下来并不断发展。从“一帮一、一对红”,到“互学、互帮、互教”,再到“尊干爱兵、兵兵友爱”,广大官兵相互砥砺激励、相互关爱包容,共同学习进步、共同成长成才,涌现出一个又一个先锋模范和先进集体。
【解说】
时代在变,官兵一致的传统不能变;环境在变,尊干爱兵的要求不能变。
当前,我军基层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发生许多新变化,必须把密切官兵关系、兵兵关系,加强内部团结突出出来,坚持基层至上、士兵第一,坚持科学带兵、以情带兵、依法带兵,深入开展尊干爱兵、兵兵友爱活动,巩固和发展团结、友爱、和谐、纯洁的内部关系。
【解说】
密切官兵关系,关键是要端正对士兵的根本态度。早在抗战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深刻指出,“很多人对于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弄不好,以为是方法不对,我总告诉他们是根本态度(或根本宗旨)问题,这态度就是尊重士兵与尊重人民”。
态度问题说到底是立场问题。有了正确的立场、正确的态度,才会有正确的方式方法,干部与士兵才能坐在一条板凳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就要大力弘扬尊干爱兵、官兵一致优良传统,干部爱护士兵、关心他们的成长进步,维护他们的休息休假、个人隐私、工资福利等合法权益,士兵尊重干部、服从领导和管理,保持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形成官爱兵、兵爱官、兵爱兵的生动局面。
【歌曲】《战友之歌》
“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召唤在一起……”
【解说】
一首亲切朴素的《战友之歌》,唱出了一代代革命军人共同的心声和情怀。奋进新时代,广大官兵互相尊重、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团结,像珍视生命一样珍视团结,心连着心、手牵着手、肩并着肩,在强军兴军新征程上团结一致向前进。
第七节 保密·安全
【解说】
三军之事,莫重于密。一个秘密,往往可以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甚至影响一支军队的存亡。
我军在白色恐怖之下创建成立,在围追堵截之中艰难成长。保守党和军队的秘密,从一开始就是一条生死攸关的生命线,就是革命军人必须遵守的铁规矩。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安全保密工作始终作为必争、必守、必保之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
——保密就是保生存,在血雨腥风、你死我活的斗争中,一旦失泄密,就等于把自己暴露在敌人的屠刀之下,甚至连改正的机会都没有。
——保密就是保胜利,在瞬息万变、残酷险恶的战场上,一密之失,误我资敌;一分之误,战机即失,没有密战之胜就没有战场之胜。
——保密就是保发展,在大国博弈、军事竞争的角逐中,核心机密守不住,就会丧失战略主动和发展先机,给国家安全和军事安全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害。
90多年来,一代代革命军人把保守秘密作为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作为履行使命任务的职责操守,始终保持防意如城、防患未然的高度警醒,保持谨小慎微、细致入微的严谨作风,保持守口如瓶、守纪如铁的严格自律,铸就人民军队牢不可破的保密长城。
【解说】
1927年8月1日,著名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实现了人民军队的胜利奠基。这场在敌人眼皮底下爆发的武装起义之所以能顺利进行,离不开对起义的周密筹划、对保密工作的高度重视,全体将士“没有走漏一点风声”。
【采访】国防大学教授 李海涛
起义前夕,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从武汉去九江,临行前告诉妻子邓颖超要出趟门,而对去干啥、待多久只字未提。当时联络方式非常隐蔽,口令是“河山统一”,行动信号为“三声枪响”。作战命令逐级下达,“连的干部一直到队伍出发之前,才接到战斗任务”。
【解说】
翻开我军历史,每一场战争的胜利、每一次行动的成功,都离不开精细有效的保密工作。
红军长征出发前,全部准备工作都是秘密进行的,即使高级领导干部也只知道“他们职权范围内需要执行的必要措施”。日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八路军、新四军隐蔽在人民群众中,使敌人成了“聋子”“瞎子”。国民党军进攻陕甘宁边区,我军很好地隐蔽了行踪,始终牵着敌人鼻子在黄土高原上兜圈子。志愿军入朝作战,十几万大军避公路、穿丛林、昼伏夜行,“没有留下一点儿运动痕迹”,实现了出敌不意、初战即胜的战略目的。
细节决定成败,保密成于忽微。正是一代代革命军人保持“事以密成、语以泄败”的清醒忧患,把保密要求刻印于心、习以惯之,把保密工作做到密不透风、滴水不漏,人民军队才有了御敌制敌的胜利之盾,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解说】
在陕西省神木市西五道巷15号,坐落着一座古朴的清代院落,这便是曾三次入狱、两度被判处死刑的抗日英烈张友清的故居。
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八路军前方总部被迫突围。时任司令部秘书长的张友清被敌人包围后,为确保我党我军的机密安全,他和警卫员一起,镇定地把所携带的机密文件一一取出,全部烧掉。在狱中,他受尽敌人的残酷毒打和折磨,直至牺牲都没有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没有让敌人得到一个有用的字。
像张友清一样,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保守党和军队的机密,不惜牺牲一切乃至生命。
红四军女干部伍若兰受伤被捕后,敌人得知她是朱德的妻子兼机要秘书,妄图从她口中探听红军机密,她怒斥敌人“除非日从西方出、赣江水倒流”,最后被残忍杀害。留在苏区战斗的长冈游击队政委江善忠,为了给转移党的秘密文件赢得时间,主动将敌人引向孤峰绝壁,留下“死到阴间不反水”的血书,纵身跳崖牺牲。受命到东北国统区建立秘密电台的钟琪、董健民夫妇,在海上突遇国民党军舰拦截检查,他们毅然抱着密码本和不满两岁的孩子跳进大海,践行了“誓与密码共存亡”的誓言。
人在密在,人亡密亡。严刑拷打不屈服,高官厚禄不动心,生死考验不移志,英烈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党和军队的秘密。
【解说】
这个微微泛黄的二等功证书,批准机关盖有中国人民解放军调字431部队政治部的红色印鉴,主要事迹栏却一片空白。立功者是我国“两弹结合”试验“阵地七勇士”之一——刘启泉。
1966年10月27日,随着罗布泊上空一声巨响,导弹原子弹结合试验圆满成功。在千里之外的酒泉发射阵地,作为燃料加注技师的刘启泉,就在距离发射工位160米的地下控制室内,和他的战友们一起参与并见证了这一伟大时刻。然而,这份无比崇高的荣誉只能埋在心底。
【采访】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原工程师 刘启泉
立功后,我爸曾经问过我,你干啥立的二等功啊?我说工作突出呗。2007年,部队到我家了解“七勇士”的情况,当时我不在家。后来我爱人问我,我说那不是我。没有通知解密,我对谁也不能说。后来联系老部队,知道这个事解密了、可以公开了。
【歌曲】《祖国不会忘记》
“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进,融进祖国的江河……”
【解说】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核潜艇到航空母舰,从新型战机到战略导弹,从重大战备工程建设到重大军事行动……一茬又一茬官兵“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严守党、国家和军队秘密,对从事的工作“上不告父母,下不示妻儿”,“该帽子知道的、头发也不能知道”。
【歌曲】《祖国不会忘记》
“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我……”
【解说】
保守秘密是天大的事、一辈子的事。无数革命军人把保密要求内化为高度的思想自觉,不因岗位变动而松懈,不因亲情友情而疏忽,不因时事变迁而淡化,始终严之又严、慎终如始,有力维护了党、国家和军队的安全。
【解说】
随着我国由大向强、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军使命任务不断拓展,敌对势力渗透窃密活动愈发猖獗。在安全保密这个无形的战场上,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虽不见战火硝烟、但生死攸关。
2020年10月,《新闻联播》对国家安全机关开展“迅雷-2020”专项行动情况进行公开报道,《焦点访谈》栏目曝光了4起台湾间谍窃密案件。这再次警醒我们,泄密就在瞬间,稍有疏忽就可能酿成大祸,一时大意就可能带来苦果。
【解说】
“保守秘密,九分半不行,九分九也不行,非十分不可”。
新时代革命军人必须时刻绷紧安全保密这根弦,常怀慎密之心,常思守密之责,常遵保密之法,常诫泄密之祸,构筑起一道道安全保密“防火墙”,为维护国防安全和国家利益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第八节 崇德·修身
【解说】
国无德不兴,军无德不强,人无德不立。
一支注重立德树人的军队,必定是目标远大、追求高远的军队。一支由高尚品德军人组成的军队,必然会赢得广泛支持、拥有无穷的力量。
以党的初心为初心、以党的使命为使命的人民军队,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用革命的先进思想贯注部队,用严明的纪律规矩规范官兵,培育革命军人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了正义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
这种道德情操,建立在共产主义道德基础之上,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价值取向,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把个人追求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
这种道德情操,深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滋养,传承升华了“仁义礼智信”的儒家伦理和“智信仁勇严”的武德文化,塑造了革命军人独特的精神气质和人格操守。
这种道德情操,历经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洗礼,在伟大实践中凝练培育,在知行合一中升华提高,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具有鲜明的革命特色。
90多年来,一代代革命军人始终高扬理想信念的旗帜,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和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坚守道德高地,固守精神家园,培塑良好作风,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
【解说】
在我党我军历史上,有一个光辉的名字——朱德。著名的美国记者斯诺将之解读为“红色的品德”,并为朱德崇高的人格风范深深折服。
在延安,身为八路军总司令的朱德,谦逊和蔼、敦厚沉稳、平易近人,生活和穿着跟普通士兵一样,朴素浑如田舍翁。然而,让大家尤为敬重、让斯诺真正折服的,是朱德那种对信仰的坚定执着、对革命的忠诚热爱。他忧国忧民、追求真理,主动放弃滇军少将旅长的高官厚禄,踏上向死而生的革命道路;他信念如磐、意志如钢,在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失利、人心涣散的关键当口,登高一呼“黑暗是暂时的,要革命的跟我走”;他立场坚定、党性坚强,长征途中,旗帜鲜明与张国焘分裂行径作斗争,坚决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
革命军人的德首先是政治上的大德,是对党和人民的大忠大爱。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无数革命军人始终胸怀崇高理想,把救亡图存、复兴图强扛在肩上,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甘于牺牲,无私奉献,以拳拳赤子之心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
【解说】
这是革命先烈恽代英为自己定下的“八条戒约”,并始终坚守和践行。“(一)不谈人过失;(二)不失信;(三)不恶待人;(四)不做无益事;(五)不浪费;(六)不轻狂;(七)不染恶嗜好;(八)不骄矜”。
【采访】国防大学教授 庞宏亮
恽代英的克己修身在党内是出了名的,被誉为“中国革命青年的楷模”。他每天通过写日记的方式督促自己、反省自己,既记录进步和收获,也检查缺点和不足。他还制定了个人修养表,对每天的行为过失如迟到、浪费等等,采取扣分的方式进行自我检讨。
【解说】
注重崇德修身、慎独自省,是很多革命先辈的毕生自觉。周恩来制定“我的修养要则”,张闻天“不怕自己的瘌痢头给人家看”,谢觉哉经常与自己“打官司”,吴玉章年过八旬写下“自省座右铭”……这种“吾日三省吾身”的自律自觉,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解说】
2019年9月5日,“德耀中华——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一个个闪耀的名字刻写了伟大时代的凡人善举,一串串感人的事迹彰显着推进社会前进的精神力量。
在58位全国道德模范中,有一道由现役官兵和退役退休人员组成的亮丽风景线。他们中,有为国防科技事业奋斗终身的“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有深藏功与名本色不改的老英雄张富清,有为共和国铸就“地下钢铁长城”的防护工程专家钱七虎,有为保护战友失去双手双眼的排雷英雄杜富国,有挑战极限屡创纪录的特级飞行员郝井文,有将毕生积蓄1000万元捐献助学的第一代女空降兵马旭,有三次冲进火海舍己救人的汽车连战士李道洲……他们以敬业奉献、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彰显了革命军人的道德风采。
英雄的军队唱响英雄的赞歌。从“苏区干部好作风”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学习雷锋好榜样”到“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从被誉为“最可爱的人”到值得“托付生命的人”……一代代革命军人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促进引领社会道德风尚不断向上向善。
【歌曲】《文明礼貌歌》
“大地上吹过绿色的风,军旗下飞扬我们的歌声,讲公德守法纪助人学雷锋,拥政爱民当模范,见义勇为是英雄……”
【解说】
军人,是一个神圣的称呼,是一张德行的名片。任何时候,革命军人都始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弘扬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社会文明道德风尚的示范引领者。
【解说】
习主席深刻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
当前,社会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价值观念多元多样,人们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思想道德建设面临许多新形势新情况。
做“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就要把德作为立身之本、成才之基,保持艰苦奋斗本色,培养健康生活情趣,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守原则、坚守规矩,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解说】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新时代新征程新赶考,广大官兵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头脑,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尽责,严于律己修身,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崭新业绩,做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