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过程中肩负重大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是要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马克思主义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发挥应有作用。
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学院主阵地属性。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一次次取得伟大胜利的成功奥秘。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当代中国阐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平台,对于推动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塑造和凝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这充分证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实践形成的伟大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充分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如何让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十分重要,而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是新时代必须建设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宣传主阵地、主渠道。
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为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专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教学和研究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明确职责使命,推动内涵式发展。这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提供了行动纲领和目标指南。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定位,推动学科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着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充分实现思政课在政治引导、学理阐释和价值塑造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注重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同频共振,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全面融入到各门课程,形成“大思政课”新格局。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的使命感、认同感、获得感,充分发挥教师在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中的重要作用。聚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培养,构建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
全面加强党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是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的。我们推进各方面制度建设、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加强和改进各方面工作,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自觉贯彻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根本要求。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和统筹作用,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持续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各项工作创新发展。这不仅是保证马克思主义学院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行的根本基础,也是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主阵地作用的重要保障。加强党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全面领导,要进一步发挥党委在各项决策中的主导作用,推进党委扛起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主体责任,推动形成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科学政策机制,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引领航程。
(作者系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