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马克思主义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刘秋丽
2022-03-21 15:59:08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一直指引着革命的人民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自觉行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一百年来,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生动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人民性和实践性得到充分彰显,必将继续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人民性充分贯彻于中国人民从被压迫被奴役境地到实现全面小康的历史进程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让人民获得解放是马克思的毕生追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旨归。马克思主义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通过实践不断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主观世界,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了从被压迫奴役到实现全面小康的重大转变。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深渊,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从此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历史任务,为此,无数仁人志士掀起了各种救国尝试。在对各种思潮主义对比筛选后,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中看到了拯救中国的希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催生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使我们党拥有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我们拥有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和创造者地位,站在人民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干事业,把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视为发展使命,团结带领人民长期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推动国家开创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彻底结束广大劳动人民被剥削被奴役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宣告中华民族站起来了,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实现了十四亿多人口的全面小康,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的百年历史充分证明,党的力量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的发展壮大永远离不开人民群众这片沃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根本使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群众路线作为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

马克思主义实践性充分贯彻于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理论品格,是马克思主义永葆强大生命力的要义所在,认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得到检验、发展和完善。

马克思主义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是在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的;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理论成果运用于百年来各个历史时期实践中的科学指导过程中实现的;是在中国共产党人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使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过程中实现的。栉风沐雨百年路,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立足实践,结合中国国情,不断深化认识、总结经验、创新理论,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持续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指出:“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建立了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高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旗帜,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在鲜活的实践中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国内外纷繁复杂形势,顺应人民期待,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党的十六大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成功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将人民性和实践性统一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全过程,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行百里者半九十,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走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间正道。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就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不断破解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条件。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就要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工作方法,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中的学问,而是改造世界、造福人民的科学理论。要紧密结合新的时代发展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和实践要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时代之河奔流不息,不论是当年即将走上执政之路的中国共产党,还是奋斗于新时代征程之路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今天,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上,责任在肩,道阻且长,但我们充满必胜的信念,此信念源于科学的理论作指导,源于坚强的领导核心作方向,源于中国共产党深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人民性作土壤,更源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不懈奋斗的实践性作基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勇往直前,在改革中守正创新,在实践中博采众长,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作者: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执笔:刘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