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由“血战湘江”谈坚韧品格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作者:易淼淼责任编辑:王韵
2021-06-03 06:44

●感悟百年党史,回首光辉历程,更需要我们学习和发扬革命先辈的坚韧品格,砥砺革命意志,锤炼过硬本领,弘扬务实作风,真正做到“学史力行”

1934年,长征中的红军连续突破国民党军三道封锁线,进入湘桂边界。穷追不舍的国民党军依托湘江这个天然屏障,调兵30万布下了号称“铁三角”的第四道封锁线,企图将红军包围全歼于湘江东岸地区。在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局面下,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红军将士不怕牺牲、迎难而上,前仆后继、顽强战斗,鏖战5个昼夜,最终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困难再大,想想红军长征,想想湘江血战。”在这场关乎生死存亡的关键战役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将士以视死如归的气魄,不惧艰难险阻,始终坚韧不拔,一往无前。为确保部队安全渡江,红三军团第五师死守阵地,自师参谋长以下,团、营、连干部几乎全部伤亡,红五团政委易荡平身负重伤后大呼“大功告成,死而无憾”后英勇牺牲,无数共产党员在这场战斗中展现出的无惧生死、不畏艰险的坚韧品格,令人动容。

事不避难者进。共产党人的坚韧品格和攻坚克难精神,是我们党穿越重重障碍、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因素。纵观党的百年光辉历程,这种精神品格处处可见,它激励工农红军“万水千山只等闲”,成功跨过娄山关、腊子口,走过草地,翻过雪山;它鼓舞志愿军将士生发出“三个不相信”的斗志,血战上甘岭、激战松骨峰;它支撑千千万万建设者“敢教日月换新天”,在一穷二白中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行源于心,力源于志。艰难困苦是检验革命意志的试金石,困难面前行不行,要看革命意志硬不硬。抗美援朝战争的小高岭战斗中,“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带领连队官兵接连击退敌军8次进攻,始终坚守在阵地之上,最后只剩他一人时,他毅然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铁人”王进喜“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在东北松辽石油大会战期间,奋不顾身跳进泥浆池,以身体搅拌泥浆最终制伏井喷。“时代楷模”黄大发用行动践行“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铿锵誓言,带领村民钢钎凿、风钻敲,历时36年,在悬崖峭壁间挖出一条近10公里的“天渠”。只有依靠坚强的革命意志,才能在攻坚克难中始终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顽强信念,保持“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无往而不胜,创造出一个个历史奇迹。

坚韧品格还应与过硬本领相匹配。“两弹一星”元勋于敏为了研究氢弹,隐姓埋名28年,在不为人知的28年里,他放弃了原本光明的学术前途,从头做起,依靠自己的勤奋,克服重重困难,解决了大量的理论问题。大型计算机不够用,他就带领团队动手算,沉浸在堆积如山的科研数据中;设计方案需要检验,他就带着科研人员上高原,进戈壁,喝苦碱水,忍着剧烈的高原反应,不断完善设计方案,最终提出了“于敏构型”,为我国核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多,而中国仅仅用了2年8个月。成绩的背后,离不开科研人员的坚韧品格,更离不开科研人员解决难题的过硬本领。“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只有不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磨练中增长才干,积蓄起过硬的制胜本领,才能踏平坎坷成大道。

坚韧品格体现在行动上,就是不惧困难挫折,勇于攻坚克难。攻坚克难,重点在“攻”,要点在“克”,需要发扬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困难是一面镜子,看得清每一分努力,容不得半点虚功。“草鞋书记”杨善洲退休后毅然选择回乡植树造林。然而,要在大亮山筑起一片绿洲谈何容易,为了节省买树苗的钱,杨善洲总是提个口袋,到城里四处捡别人扔下的果核。有人觉得曾经的地委书记捡果核不够“光彩”,杨善洲说:“我这么弯弯腰,林场就有苗育了。等果子成熟了,我就光彩了!”一个果核一棵树,杨善洲种下的树木染绿了荒山。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杨善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和积累中成为现实。“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心中想了无数次,不如撸起袖子干一次。面对困难,如果坐而论道,那么困难始终是困难;只有发扬务实担当的作风,一步一个脚印干,一锤接着一锤敲,困难才能迎刃而解。

辉煌常和苦难交织,胜利总与艰险相伴。今天,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中,感悟百年党史,回首光辉历程,更需要我们学习和发扬革命先辈的坚韧品格,砥砺革命意志,锤炼过硬本领,弘扬务实作风,真正做到“学史力行”,把攻坚克难、艰苦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转化为开创党的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强大动力。

(作者单位:75841部队)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