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如何理解科技是核心战斗力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作者:陈 挺 刘轶丹 黄 嘉责任编辑:杨凡凡
2020-11-05 06:31

如何理解科技是核心战斗力

■陈 挺 刘轶丹 黄 嘉

科学技术是国防和军队建设中最活跃、最具变革性的因素,重大科学技术的突破和发展,必然带来战斗力性质内涵、运用外延等的飞跃,引发武器装备、作战方式、战争形态和军事理论的深刻变革,为军队建设整体转型提供强劲动力引擎。

科学技术成为战斗力构成的内生要素

科学技术既是工具,也是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其转化为战斗力的表现形式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既可以在工具手段上为提升战斗力提供物质支撑,也可以在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上为提升战斗力提供智力支持。

科学技术是物质形态的战斗力。科学技术是武器装备发展的物质基础,任何一项武器装备都是以一系列科学技术的存在为前提,在物质层面为新型武器装备的研发提供物质基础和先导。比如,现代战略导弹的发展就是以火箭技术、核能技术、导航定位技术作为物质基础。科学技术物化为军人作战的物质手段,不仅可以模拟、取代人体的某种机能,还能够极大地强化人体机能,使之超越人的生理极限,实现单兵作战能力的跃升。

科学技术是观念形态的战斗力。观念即思想意识,是人对于世界和社会系统的看法和见解。观念的战斗力是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科学革命带来科学认识论和自然观的变革,形成观念思维的创新性成果,影响并作用于军事领域,对战斗力诸要素进行革命性重组。比如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就是以牛顿力学为范本,用物理学概念来描述作战行动的过程。科学技术认知是影响战斗力强弱的关键因素,决定解决科学技术向战斗力转化瓶颈问题的思路和基本方式。

科学技术引领战斗力发展方向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是推动旧战斗力体系要素消亡和新战斗力体系要素构建的主要力量,深刻影响人、武器以及人与武器的结合方式,使战斗力发展建设呈现出崭新特征。

催生新型作战力量。新型作战力量是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应用于军事领域的产物,考察作战力量发展史,都是先有某些领域科学技术上的突破,进而有效催生和支撑新型作战力量的发展。当前,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世界主要军事强国的高度重视,自主化的无人机、无人舰艇、无人战车及作战机器人纷纷从实验室走向演训场和作战前线,作为新型作战力量迅速崛起。人工智能技术将推动未来战争进入集群作战时代,大大改变传统作战方式。

优化作战要素功能。科学技术发展推动材料、能源、信息技术的进步,使现代武器装备的打击力、防护力、机动力、信息力得到质的飞跃。比如,兵器的射程、发射速率、精确度、可靠性及杀伤半径等性能的总体提升,极大地提高了兵器的打击力;材料、动力技术的进步推动土木防护向钢铁防护转变,现代防空、反导技术的发展则推动被动抵御向主动摧毁来袭目标的转变……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不仅可以通过推动教育训练变革,循序渐进地提高官兵素质,还可以通过人体增强技术更直接、快速地提高和完善人类的各种能力。总之,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人和武器以及人与武器的结合,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

丰富作战单元内涵。科学技术的发展促成各军兵种在军队构成中比例关系的调整,不断优化部队编成。机械化战争时代,科学技术应用于战争,在拓展作战空间、领域的同时,也不断促成军兵种的发展:不仅出现了独立的空军,在原有军种内部还出现了装甲兵、陆军航空兵、海军航空兵等新兴兵种,它们以其主战装备为中心,构成了机械化时代的典型作战单元。由于指挥、通信手段的限制,不同军兵种作战单元间的协同存在障碍,联合作战主要存在于战略层次。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联合作战由战略层次向战役、战术层次延伸,要求作战单元具备多种能力和广泛作战适应性。各主要军事强国积极探索推行模块化编组、积木式组合、任务式联合,使作战单元编成向充实、合成、多能、灵活的方向发展,呈现出模块化、超链接等技术特点。

科学技术重塑战斗力运用方式

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开辟出全新的作战空间,推动作战方式向以网络信息体系为中心的联合作战、体系作战转变,改变了暴力的释放方式,并使现代战争呈现出更为可控的特点。

拓展作战空间。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新的战争工具和手段,使人类不断涉足新的作战领域,开辟新的战场。航海、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拓展出海战场、空战场和太空战场,它们与陆战场一起构成了有形的四维空间战场。无线电、电子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又开辟出电磁空间战场和网络空间战场。正是在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人类作战空间不断从有形向无形、从有限向无限、从物质向精神拓展。

改变释能方式。从毁伤机理看,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武器装备能量的产生与释放方式。从火器到机械化时代,追求能量杀伤最大化推动着从黑火药到高爆炸药的探索发展,释能量级随技术进步飞跃发展。信息化时代,信息对抗取代能量杀伤成为较量的重心,网络信息体系成为塑造信息化作战体系的物质载体,以网聚能、精准控能、体系释能成为作战体系建设的基本规律和发展方向。能量聚合、控制机理的新突破催生激光、动能、微波等新概念武器,为“秒杀”提供更多选择。从作战样式看,科学技术发展提高了武器装备威力和杀伤半径,增强了作战平台、单元之间的联通互动能力,推动着释能方式从集中兵力向集中火力转变。

控制战争进程。使战争可控,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但传统战争难以实现可控。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武器装备、推演仿真平台、指挥控制系统深度应用于战争实践,使得作战区域、目标和手段相对集中聚焦,从而为“可控”的实现创造了条件。首先是时间可控,力求速战速决。信息化主战装备的精度得到极大提高,反应时间被压缩到最低限度,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甚至可以在对方组织起有效的反击前就瘫痪其战争机器,结束主要作战行动,避免陷入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其次是规模可控,限定作战空间。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可以避免伤及邻国,卷入不必要的外交纠纷甚至武装对抗。在作战范围选取上,通过强调跨域控制能力,借助在太空、网络等新型作战空间的技术优势,可以弥补在陆地、海洋、天空等传统作战空间相对不足的制胜能力,同时将潜在对手在传统作战空间的军事优势限制在可控范围之内。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文理学院)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