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语言能力配置的重要因素
■国防科技大学文理学院 梁晓波 武啸剑
国防语言能力是一个国家在战争时期和非战争时期面向战争行动、军事训练、对外军事交往、国际军事交流、国际非战争军事行动、国际联合军事行动等方面所需要和应具备的军事语言行动能力和语言服务保障能力的总称。具体说来,它包括多国或境外背景下军事行动的语言文化和区域知识储备及应用能力、跨国跨语言跨文化领域的军事情报获取分析能力、多国军事行动的跨语言指挥决策能力、部队境外综合军事行动语言对战斗力的支撑能力、多国联合行动中的沟通交流能力、面向跨国军队和人民的和平友谊行动能力、面向国际的军队形象建构与传播等多种能力。
2019年10月18日至27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来自109个国家的9300余名军体健儿在江城武汉同场竞技、增进友谊。
国防语言能力建设是结合国家的具体情况,为国家和军队从整体上解决如何配置合理有利的能力。国防语言能力的配置的核心要素包括国防语言能力的领导机关和宏观政策、国防语言能力的实施人员和队伍、国防语言能力的资源和技术、国防语言能力的调用和管理、国防语言能力的话语运用等主要方面。国防语言能力的配置,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复杂又系统的工程,更是对国防语言能力具有战略导向的领域。它直接影响和决定未来一个国家军队在军事斗争、国际军事行动、国际军事交流、国际军事传播中的能力展示和能力运用,特别是战争行动、震慑行动、反恐营救行动、救援救护行动、维和行动、维稳行动、护航行动、联合巡逻行动、联演联训联赛行动、军事谈判行动、军事援助行动、军事文化交流活动等一系列重要的行动中的能力运用和能力释放。
总的说来,国防语言能力的配置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2019年4月22日至25日,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举行。
(1) 国防语言能力的配置深受国家的综合国力影响。一个国家的国防语言能力的配置,不可能超越本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国防语言能力建设是个高投入、要求多、效益隐,兼具长期性、持续性、复杂性、系统性和战略性的工程,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建设和储备少量人员和少量语种的人员和技术力量,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并不消耗太多资源和经费。但是一旦加入大规模的语种数量,再加上各种人员和基础设施,包括资源和技术投入,如果许多语言人员的储备没有现实的需求,既是资源的浪费,也是对人员力量的空转。因此,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国防语言能力。一般来说,经济实力强的国家,其国防语言能力容易建强;经济实力偏弱的国家,由于受限于经济投入,国防语言能力建设也就捉襟见肘,投入少,产出也就低,其国防语言能力也就相应偏弱。
(2)国防语言能力的配置与国家军事战略息息相关。一个国家的军事战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走向。一个长期奉行霸权主义、帝国主义和干涉主义政策的国家,必然将全球作为自己的利益争夺战场,其国防语言能力建设也将会把全球的语言作为自己建设的目标。这样的语言国防语言能力将远远超过自身国防需要,形成所谓的全球防务语言能力;一个积极维护全球和平,在全球热点地区和和平受到威胁的地区积极推行维和与维稳、打击和消除恐怖主义、提倡对话和协商的国家,其奉行的多边和双边对话解决矛盾和冲突的思路,特别是提倡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内政、不首先依靠武力来解决争端的军事战略,其语言储备则不需要储备过多的语言,而是建设世界主要语言以及热点地区和关键地区的语言就基本满足其能力需要了。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军事战略,就有什么样的国防语言储备。因而,国防语言能力也被看作对外军事战略的一面镜子。
2020年,“高加索-2020”战略演习,中俄两军导演共同研究战役方案。
(3)国防语言能力的配置与国家受到的外部威胁相关。国防语言能力建设的主要动力在于,它是一个国家为应对外部威胁,特别是应对战争的需要而储备的语言能力。因此,一个国家面临的外部威胁直接影响国防语言能力的储备和落实。一个面临的外部威胁强大而且多样的国家,其国防语言能力必将进行相应的准备和安排;一个面临外部威胁较小的国家,其国防语言能力的建设现实驱动力较小;一个自认为没有外部侵略和威胁的国家,其国防语言能力的建设现实压力也就更小,进而可能造成国家忽视开展本领域的建设。简而言之,外部威胁的强弱,也就决定了一个国家需要建设的国防语言的语种和方向。外部威胁来自于多个地区或者国家或者势力,其语种的建设也就相应的多,外部威胁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或者一个国家,其语种的建设首当其冲的应该是针对具有威胁能力的国家、地区或者势力的语言。外部威胁力量可能使用一种国际通用语言,也可能是国际上不通用的语言,更可能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关键语言或者特殊语言,这就增加了本国语言配置的难度和压力。
(4)国防语言能力的配置与国家拥有的邻国数量相关。一个拥有少量邻国的国家和一个拥有众多邻国的国家,其国防语言能力的现实压力是不一样的。一个拥有众多邻国的国家,特别是陆上国境线接壤的国家较多,其通过边境口岸对外直接联系的国家也较多,由此产生的民族、宗教、文化乃至政治、经济、社会交往也较多,因而由此产生的矛盾和冲突也较多。特别是邻国多,边境地区的潜在矛盾和冲突也就多,特别是与相关国家的领土争端也可能较多。众多的邻国自身有可能发生战乱,而本国也可能与他们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和冲突,进而演变成为军事冲突。显然,众多的邻国不可能只操一种语言,往往一个国家一种语言,甚至有的国家在相邻边境地区还有好几种语言。在这样的情况下,众多邻国会形成非常复杂的语言态势,为了能够保障自身的安全,特别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安全,处在其中的国家就必须建设通晓这些邻国语言的能力。邻国数量越多,语言态势也会越复杂,当然,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建设国防语言能力的整体压力和局部要求也会相应增大。如果把临近国家以及隔海相望的国家考虑进来,需要建设的语言压力就会更多了。
2019年10月20日至22日,第九届北京香山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5)国防语言能力的配置与国家本身的语种数量相关。如果本国家本民族本文化的语种数量较少,其本身具备的自然语言能力就相对较弱;如果本国家本民族本文化的语种数量较多,那么本身能够利用的国防语言资源也就较为丰富,能够建设和发展的国防语言能力自然也就较强。如果一个国家本身具备的跨境民族多,所具备的跨境语言也会较多。这样,该国能够建设的国防语言的种类自然也就会丰富一些。再就是,一个国家如果拥有的国外移民多,比如向美国这样的移民国家,其来自于世界各个国家的移民数量多,会自然带来全世界许多国家的语言资源。这样,其国防语言能力建设的语种能力也会沿袭这些国家移民而来的语言能力。另外,一个国家学校教育能够开设的语言种类的多少,即该国高校所具备的语言能力,也较为直接地决定一个国家的语种数量。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开设的语言数量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国防语言能力。这其中,专业外语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开设的语言种类,包括本民族的语言、其他民族语言、世界其他国家的语言等,都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国防语言能力的配置。
(6)国防语言能力的配置与国家和人民的语言认知相关。一个国家国防语言能力的强弱首先与该国家对国防语言能力建设的重视程度直接相关。一个高度重视国防语言能力建设的国家,其国防语言能力建设的力度必然强大,其产生的效果也会更佳;一个不重视国防语言能力建设的国度,国防语言能力建设可能会呈现无序发展的状态,其国防语言能力可能缺少准备或者准备严重不足。一旦进入战争状态,这些国家往往会因为战时的急需、语种的独特、人才的稀缺而难以形成有效的国防语言能力。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国防语言能力还与本国民众对学习外语的认知相关。一个具有良好外语学习基础和氛围的国家,其外语学习将可以实现从幼儿园一直延续到大学,乃至延续到硕士、博士一级的研究生教育,甚至更高的学术科研层次。自然,这样的国家的国防语言能力也会相应地强大一些。更为重要的是,一个国家教育体系对多语种教育的认同感较强,那么该国的国防语言能力也会相应地强大。这种多语种的教育既涉及本国本民族本文化的多语种教育,也包括国外的多语种的教育。如果这种教育还涉及到国外的热点地区、特殊地区以及关键地区的语言学习,那么,该国的国防语言能力自然会强大一些。值得指出的是,一个国家人民对不同语言的态度和认知,实际上是与该国教育系统长期实行的语言教育政策息息相关。语言教育政策,直接影响该国的人民对本国语言学习和外语学习的基本态度和认知,进而影响国家国防语言能力的质量和数量。
2019年7月15日至20日,以“携手合作,共筑安全”为主题的首届中非和平安全论坛在北京举行,包括15位国防部长、军队总参谋长在内的50个非洲国家及非盟防务部门的近百名高级代表及中国军队代表参加。
(7)国防语言能力的配置与国家的语言资源技术能力相关。一个国家的国防语言能力配置,除了人员的配置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语言资源和技术力量。语言资源指的是面向国防语言应用领域所储备的各种语言数据的集成,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语言的原生态的口语、书面语的数字化建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语料库。单一语言的跨领域的口笔语语料库有利于人们对该语言开展深层的分析和研究。多语言跨语言的口笔语语料库有利于人们对多语言开展对比分析和研究。超大规模的多语言跨语言语料库,可以方便人们利用大数据的理念开展深层的语言分析和研究。大规模的语言资源的建设能够为语言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基础。语言技术的开发,离开了语言资源寸步难行。当前,在大数据、云计算、深度挖掘、神经网络、认知计算等自然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等新理念新技术的带动下,语言技术的开发进入新的时代。国防语言能力的建设也因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进入了新的时代。未来,一个国家的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语言智能方面的技术将深度影响国防语言能力的建设。可以预见到,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将颠覆以往国防语言能力的建设方式:国防语言能力的人工智能时代即将到来。
(8)国防语言能力的配置与国家的宏观语言政策密切相关。一个国家的国防语言能力深深植根于国家的宏观语言能力,也就是国家语言能力,但这种国家语言能力又深受国家的语言政策影响。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国家语言政策,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国家语言能力,并进而产生相应的国防语言能力。国家宏观语言政策,是对国家语言能力的战略部署和整体规划,既对国家当下的语言能力做了明确规定,也对未来国家的语言发展做了长远的谋划和指导。因此,国家的宏观语言政策成为国防语言能力建设的重要依据。正因如此,国家语言政策制定中,在充分考虑考虑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等领域建设需要的同时,还要重点考虑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需要。国防语言能力的建设主体运用在军队,但总体建设任务在地方。地方为国防语言能力建设提供广阔的语种支持和人才队伍支持,还提供强大的语言资源和技术支持;军队重点加强军事语言专门的培训和应用,加强有针对性的军事语言研究和能力创新。这需要强大的语言政策保障。因此,国防语言能力建设需要为国家语言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的政策依据,使国防语言能力在国家语言政策中始终占据应有的地位。一个强大的国家,语言政策往往有着强大的规划能力,其国防语言政策规划能力自然也是非同一般。随着国防语言能力建设的专业性发展,国防语言能力建设的领域性政策建设也将成为我国下一步重点考虑的内容。
2019年,中国军队在俄罗斯奥伦堡州参加俄军“中部-2019”演习。
国防语言能力是一个国家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必有内容,是世界一流军队建设的必然环节,是国家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卫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利益拓展,捍卫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的重要支持力量,是军队战斗力来源的不可或缺的部分,更是现代军队影响战争进程、赢得军事斗争胜利、展示军事实力、鼓舞军心民心、团结广大友好力量、释放守卫和平决心和能力、保证军队立于不败之地、保卫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支撑。随着当今战争样式越来越朝着多域战、混合战、智能战方向发展,语言领域、话语领域、舆论领域、信息领域、认知领域的争夺已经成为当前国际争端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需要把各种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综合统筹考虑,努力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国防语言能力建设的道路,推动实现为国家建设科学合理、健康高效、综合集成、保障有力的国防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