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中国稳健前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

来源:求是网 作者:弘文 责任编辑:王韵
2020-09-27 16:53:39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把握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中央网信办与求是杂志社共同组织“中国稳健前行”网上理论传播专栏,邀请思想理论界专家学者撰写系列理论文章,今天在求是网推出第9篇(本轮系列稿件最后一篇),敬请关注。

内容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阶段和重要环节,具有特定的时代内涵。要从“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等关系上把握好“全面小康”的目标要求。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的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向着“伟大梦想”迈出了“关键一步”,“中国式现代化”的进一步成功,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无论是基于本国本民族还是放眼世界,其意义都是极其重大而深远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现阶段战略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关键一步”。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艰苦奋斗之下确保完成这一目标任务,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为之憧憬的社会理想就将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变为现实。这无疑是一个激动人心、永载史册的伟大历史节点。

党的十八大提出“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并且针对这个“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出了“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指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由此我们就能清晰地认识到,当前处于决胜关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即“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和战略全局中的地位,尤其是作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经阶段和重要环节,它所具有的特定时代内涵和深远历史意义。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生动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35)再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49),就是这种“富有感召力”的新时代“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深深植根于五千年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集中反映了亿万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美好愿望,充分体现了当今时代的发展潮流。“这是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这一目标,既是中华民族的宏伟目标,也把每个人、每个家庭、各方面群众的愿望和利益结合起来了。”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在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后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告,“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并且表示“定当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庄严的承诺源自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性质宗旨,植根于一脉相承、接力以进的奋斗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这就是我们的衡量标准”,同时还特别指出要从“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等关系上把握好“全面小康”的目标要求。

一是“全面小康不是平均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国家整体目标,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并不意味着所有地区、所有市县、所有人届时都要翻番,更不意味着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届时都同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二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中,有的是绝对指标,也有不少是相对指标。如扶贫标准就是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对此要始终坚持,不能偏离,既不能降低标准、影响质量,也不要调高标准、吊高胃口。

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定量分析,也要定性判断。从定量分析看,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的主要指标任务,也就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但从定性判断看,如果各项量化目标实现了,但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态和现实获得感并没有体现出来,也很难得到人民认可。

我们也应看到,“全面小康”也是具体指标与根本要求的统一。就整体发展水平而言,我国依然处于“发展中国家”之列,距离“发达国家”尚有不少差距。在越来越强调社会发展的包容性、均衡性和协调性的今天,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工业化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等“发展指数”,只是用来衡量和考察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单项指标,但仅就某一个或几个侧面都不能反映和代表这个国家特别是民众生活的真实面貌。在新时代的社会主义中国,“发展”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早已超越了当今世界那些所谓“主流”经济学说或社会发展理论的既有范式,愈益具有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更高价值追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从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到2012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性任务的完成,再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创举!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的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向着“伟大梦想”迈出了“关键一步”,国际上有关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议论日渐稀少,而“中国式现代化”的进一步成功,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无论是基于本国本民族还是放眼世界,其意义都是极其重大而深远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巨大实践伟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于党领导人民进行“四个伟大”的壮阔实践,必然在这个实践进程中得到丰富、验证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鲜明执政理念,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价值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执政理念的历史必然性和客观真理性。从“两个一百年”到“中国梦”,从响亮地发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党的十九大鲜明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到统揽“四个伟大”等等,无不集中反映了这一根本价值立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如期实现,本身既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对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深刻验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为中国彻底摆脱落后走向强盛提供科学指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肩负起带领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重任!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为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深刻证明了的客观真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事实雄辩地证明,要发展中国、稳定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前,正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于来自不同方面的这样那样的论调和声音,我们一定要保持应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既不走僵化封闭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提升人的素质和文明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现实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我们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全面推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要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可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涉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统揽“四个伟大”以及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角度,还包括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强军梦”、人民健康以及制度建设为核心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重要方面。这一要求随着“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收尾必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得到更加明显、更加充分的展现。

“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正像“命运与共”已经熔铸为伟大抗疫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美好憧憬,也是与世界各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根本一致的。“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和平,不是动荡;是机遇,不是威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既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完全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顺利实现,必将进一步证明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著名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决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可以实现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代表座谈会上指出,“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到今天,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正是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变得清晰可见。新时代推进“伟大事业”,需要进行“伟大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要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打好“三大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为成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打下坚实基础,无疑就是这样的“伟大斗争”。进行“伟大斗争”,需要弘扬斗争精神、保持奋进姿态,只有“埋头苦干、真抓实干,我们才能够实现一个又一个的伟大目标,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丰硕成果”!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也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万里长征”中的“关键一步”,固然是伟大的、值得骄傲的,但正如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走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将会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对此,我们应有充分的估计,以必胜的信念,准备为此付出更加艰巨的努力。

(作者: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