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盔利斧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侯国荣 王雅琴 相双喜责任编辑:菅琳
2015-08-17 03:19

1

非洲腹地,连日的高温肆意炙烤着大地,热浪阵阵袭来,干燥的空气仿佛划根火柴就能点着似的。第十八批赴刚果(金)维和工兵分队指挥长甘伟带队连续奋战,为友邻巴基斯坦阿迪基武营区紧急修复门前道路。这群铁打汉子似乎不知道疲倦,饿了啃干粮、渴了就喝矿泉水,用汗水和意志浇铸着脚下的每一寸道路。

每天从施工现场经过的巴基斯坦维和官兵纷纷竖起了大拇指,有的还主动加入到施工队伍中来。不到半个月,道路修复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完工,“蓝盔利斧”再次以“中国质量、中国速度”赢得了友邻部队的赞誉。

对一支部队而言,出国维和注定是一次不同寻常的“赶考”之旅,兰州军区享有“开山斧”美誉的某工兵团175名勇士经过3个月的针对性训练后,闻令出征,赶赴多样化战场。

进驻任务区,道路整治、桥梁架设、应急抢修等多样化任务接踵而至,考验着这支部队的战斗力。鲁兹拉桥是布卡武市卡莱亥地区的一座简便桥,原桥已基本损毁,给当地居民、车辆出行造成了很多不便,道桥中队担负了架桥任务,计划在原桥附近搭设1座便桥,并对两侧进出道路进行修筑和维护,造福于当地群众。

刚果(金)属于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平均地表温度大都在摄氏35度以上,“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一经太阳烤,全身脱层皮”是对当地气候的真实写照。没想到施工第一天,天气就给分队官兵来了个下马威。适逢雨季的刚果(金)雷阵雨说来就来,35名官兵一下子被淋了个全身透。刚刚填平的地基被冲得一塌糊涂,一辆装载机后轮陷在了泥坑里,“突突突”直冒烟就是爬不上来。

“雨再大,路再滑,也绝不能让装备在雨中淋着!”官兵们有的在泥坑里放石子,有的在轮胎下垫木头,老练的修理工王建军用钢丝绳将挖掘机牢牢拖在装载机上,大家人人找到车旁最能使上劲的位置,“一二、一二……”官兵们已个个成为泥人,谁也看不清谁,只有整齐的号子在雨中此起彼伏。出来了!几分钟后,一片欢呼声穿透了雨幕。

像这样的考验无处不在。刚果(金)的蚊子毒性大得怕人,隔着衣服叮一下,皮肤便会肿起核桃大的硬包,痛痒难忍。建筑二班班长李桃永在作业中,被蚊子叮了一口,在强烈的日光直射下钻心得疼。后来,他干脆用浸上风油精的毛巾缠在脖子上,每作业一会儿,毛巾就被汗水浸透了,他就得取下毛巾拧一拧。

凭着“难不倒、挡不住、摧不垮”的开山斧精神,维和工兵分队累计投入兵力1945人日、机械468台班,经过整整3个月的昼夜奋战,一座坚固耐用的便桥拔地而起,正式竣工通车,被命名为“鲁兹拉和平桥”,受到了驻地政府和百姓的高度称赞。

2

七月初七是中国的情人节,分队指挥长甘伟收到了一条妻子发来的短信,一句“何当共剪西窗烛”让这个晒得黝黑的汉子唏嘘不已。出国维和的大半年时间里,由于资费高、信号差、时间少等诸多原因,与妻子的通话时间少得可怜。由于通联不便,妻子在电话中抱怨说:“动不动就失联,让人整天担心,吃不好睡不安。”每当这时,甘伟心里就酸酸的。

面对家人,官兵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报喜不报忧。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里不光天气恶劣,暴乱、疾病、贫穷时时困扰着当地居民,也让这片大地不时笼罩在阴云下。

2015年除夕前夕,正当国内万家团圆欢欢喜喜过大年之际,维和区附近却接二连三地发生屠杀和交火事件,突如其来的恐怖袭击让部队面临的安全压力陡增。没过多久,一份国内关于加强营区防卫的紧急机要报和联稳团最高负责人马丁·科博对屠杀行为发表的谴责声明传来,部队进入了紧急戒备状态。 

险情就是命令。“201!201!501报告,3号哨东北方向发现5名不明人员正在破坏铁丝网围墙,企图进入我部营区”……大年初二一大早,维和工兵分队模拟以不明武装势力突然袭击我半岛营区为背景,迅速启动营区紧急处突防卫预案,采取现场设置情况、全程跟踪导调的方式,组织荷枪实弹防卫训练,提升安全防卫能力和临机处突能力。

维和工兵分队军医张忠义,上期维和任务期满后,因为使命任务需要,选择继续留在第二批维和队伍。当埃博拉病毒肆虐的时候,他天天忙得团团转,短短两个月时间体重降了11斤,战友们看了心疼地劝他注意休息,他却平静地对战友说:“我苦点累点没啥,能帮大家解除病痛,是我最大的幸福。”

虽然条件艰苦、任务繁重,还要面临被病毒感染的威胁,但张忠义在电话中对妻子、女儿只字未提。端午将至,在给年满10岁女儿的书信中,他这样写道:“亲爱的女儿,爸爸很想你。虽然这里有战乱,有肆虐的传染病,但我是一名军医,在刚果(金)埃博拉疫情严重的情况下,当地老百姓更需要我……”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亲人的思念笼罩在每个人心头,但大家都把思念默默放在心里,而把关爱无私地洒在了这片远离故乡的土地上。在刚果(金)8个月的维和任务期间,共有11名官兵遇到了家庭变故、亲人患病、妻子临盆等困难和问题,但没有一个人影响工作,就是因为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在支撑着他们:履行维和使命,不愧中国蓝盔。

3

“踏上刚果(金)土地的那一刻,我为身后有一个和平安宁、繁荣富强的祖国作支撑而骄傲,为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而感到自豪,作为一名中国军人的底气油然而生。”道桥中队文书雷艳东在他的维和日记中这样写道。

自豪感激发使命感,“维和无小事,事事连国威”“走出去就代表中国工兵、走出去就代表中国军队”,这些铮铮誓言已成为维和官兵的自觉行动。

一次,官兵们在执行维和任务期间,来到了卢马尼亚小学。虽然小学有300多名学生,可只有5个老师,48张破破烂烂的课桌,学校缺乏最基本的教具、教材,更没有什么娱乐器材。孩子们期盼的眼神、艰苦的学习条件,让不少官兵心酸落泪。爱心无国界。官兵们自发给孩子们购买了文具、药品、食品等物资,并由翻译赵杰带队,约定每周五下午给孩子们上课。“中国工兵爱心课堂”给孩子们普及科普知识,教唱歌曲、舞蹈,播放经典纪录片,为孩子们的心灵打开了一扇窗,让他们看到了外面美丽的世界。

节假日期间,分队还积极筹划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邀请巴基斯坦南基武旅官兵参加在中国半岛举办的“美丽非洲、文化中国、和谐世界”主题文化夜活动,邀请友军学习中国茶艺,体验传统中医的诊疗方法,品尝中国美食,在深化交流中打造出了“中国名片”。中国军人英勇果敢的军人品质、彬彬有礼的文化素养和博大无私的仁爱之心让当地军民肃然起敬,他们由衷地赞叹:“China,Good!”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