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排长的临机决断
■解放军报记者 付 语 特约记者 李晓辉
晨曦中,某综合训练场上,一场红蓝对抗即将全面展开。
远程机动到此地的第81集团军某旅,派出“金汤桥连”一排作为先头部队打开通道。
这是整场对抗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关系到红方部队能否顺利进入预定地域并展开部署。
蓝方派出战车拦截,战斗瞬间打响。一阵激战后,蓝方战车被判“损毁”,“金汤桥连”一排也出现人员“伤亡”。
按照以前训练中的惯例,被判“损毁”的战车会立即驶离战场。但这一次,指挥红方首车的班长阮建勇发现,蓝方被判“损毁”的几辆战车还停留在原地,恰好挡住红方车队前行的道路。
眼看蓝方战车没有驶离的迹象,阮建勇一下子没了主意。
最好的选择当然是清理路面的“损毁”车辆,畅通道路让红方车队快速通行。阮建勇紧急呼叫向排长请示。然而,通信设备里,没传来排长的回答。
这片区域不时有蓝方的炮弹落下,若先头部队再不前进,就极可能让后续部队行动陷入被动局面。这时,阮建勇得知,排长已在这次接战中“牺牲”。
情况紧急,阮建勇临时被指定接替排长指挥行动。
避开蓝方“损毁”战车重新开辟通道显然不可行,按照战时情况处置则可能使装备受损。怎么办?
“红蓝对抗,就是实战的预演。”想到这里,代理排长阮建勇大胆发出了指令:“用战车推顶蓝方‘损毁’战车到两旁,迅速开辟出一条通道。”
随着红方战车的渐渐逼近,蓝方的“损毁”战车也模拟被推顶状态下的速度慢慢后退,离开了路面。终于,路面被清空,红方车队顺利穿过这片区域。
后来,阮建勇和战友们才知道,为了让对抗更加贴近实战,导演部对不少对抗环节进行调整。其中,就包括让“损毁”车辆停留在原地,以考验指挥员的实战意识和应变招法。
红蓝对抗结束后,阮建勇因此受到上级表扬。面对表扬,阮建勇显得很坦然:“如果当时让其他班长指挥,他们也会这样做!”
当时,从望远镜中目睹这一过程,连长对阮建勇的决断大加赞赏:“关键时刻,咱连的班长骨干个个过硬,这就是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