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报建议,官兵无须“欲言又止”
■李 健 谢文剑
盖潇帅 绘
“参加问卷调查,大家都有不少问题建议,为什么当面交流时,就没什么话要说呢?”前不久,第73集团军某旅组织科王干事在某营蹲点时发现,每次机关收集问题建议,基层总能报上来不少,可当他与战士面对面座谈交流时,大家却吞吞吐吐,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有着多年基层带兵经验的王干事明白,这背后一定另有原因,于是旁敲侧击展开调查。
原来,年初机关收集问题建议时,该营战士申可意根据自身经历提出,希望机关夜查时尽量保持安静,避免打扰官兵休息。这条建议很快得到回应,相关科室了解具体情况后当即承诺整改,夜查打扰到官兵的干事还特意到连队向申可意道歉。
事情本该到此告一段落,可这名干事刚走,申可意的排长就找了过来,提醒他上报问题建议要把握分寸,以免得罪机关。排长的话让申可意有些不解:上报问题建议是机关的要求,自己如实反映怎么就成了“得罪”?似乎看出了他的疑惑,排长接着解释:“机关收集问题建议不假,但如果基层指出的问题太过尖锐,相关科室或干部面子上挂不住,难免会对提出建议的单位和个人产生不好的印象。”
积极配合机关工作反而成了问题……申可意虽然感到有些委屈,但还是听从排长建议,此后遇到类似情况,他总会先找排长把关,确定稳妥后再上报。
渐渐地,连队其他战士也纷纷效仿。副班长张泽反映自己去年底被评为“四有”优秀士兵,但奖章还未发放。副连长告诉他,会私下找负责此项业务的机关干事解决,没必要上报;底盘技师在发言稿中写道,连队车辆牵引绳损坏,多次上报需求,仍未配发补充。连长看后,删去了“多次上报需求”……久而久之,连队便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上报问题建议,必须先由干部骨干“把关”。
了解到这些情况,王干事恍然大悟:以往书面上报问题建议,有干部骨干提前“把关”,这次面对面交流,没了“把关人”,大家不确定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自然就有所保留。
问题反馈到旅里,旅党委高度重视,当即派遣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营连查摆类似现象,明确规定各级不得随意删减战士提交的问题建议,同时对部分营连骨干提出批评。不仅如此,该旅党委还注重拓宽基层民主渠道,在营区张贴监督举报电话及旅领导联系方式,并在旅强军网开设信箱,鼓励官兵积极提出意见建议,邀请全旅官兵监督。
前不久,该旅某营突击车二连战士在强军网信箱留言:连队热水器损坏,无法保障官兵洗澡。该旅军需营房科助理看到留言后,当即安排人员前去现地查看修理,连队官兵当晚就洗上了热水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