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药装配作业中,蔡春好一丝不苟。
盛夏塞北,碧野千里;草原深处,炮声隆隆。火炮阵地上,一发某新型末制导炮弹在晴空下划出完美弧线,精准命中目标。随着有效数据不断录入,试验宣告成功,陆军某试验训练基地一级军士长蔡春好紧绷多日的黑脸也露出了笑容。
笑容背后,是他带团队数十昼夜不懈攻关的辛勤付出。刚接到试验任务时,面对全新弹种、全新科目,他主动请缨,带团队一头扎进实验室,测数据、建模型、做仿真,把每个环节都做到极致,然而试验中,弹药还是出了问题,一时间,团队弥漫着沮丧的空气。
蔡春好为青年官兵悉心讲解弹药性能和装配技巧。
谁说战士的肩膀就扛不起重任?这个爱较真的老兵偏偏不信邪。第二次试验准备,他详细梳理了新型弹药试验问题和隐患清单,带着问题与团队一起分析工艺流程,对照图纸仔细比对结构,逐个环节检查数据,最终圆满完成任务。试验完成只是第一步,能让武器在战场扬威制胜才是“砺剑人”的终极目标。他又把问题导向的准星对准战场,对如何控制装药量才能发挥炮弹最大效能、怎样保证实战条件下迅速完成弹药技术准备等问题进行深入攻关,形成了一系列教范式成果。
较真,不仅体现在不完成任务誓不罢休,还体现在对每个试验环节一丝不苟。作为一名在弹药试验战线砥砺奋进29年的老兵,蔡春好养成了与安全“较真”的习惯。他常说:“弹药试验如同行走在火山口,每时每刻都是在与死神掰手腕。”为标准弹钻测压孔,堪称试验的“魔鬼级”工序,弹体内的发射药随时可能被炙热的钻头或铁屑点燃。为确保安全,他苦练“钻法”,没日没夜的与钻孔机磨合,在数千次模拟训练中感悟钻孔最佳力度。实操作业中,他更是细致入微,不敢有丝毫马虎,往往一组作业下来,衣服都被汗水浸透。
蔡春好认真细致操作设备对弹药进行装配。
蔡春好深知,只有跟问题“过不去”、对创新“狠较真”,才能提升新质战斗力生成的加速度。多年来,他针对不同弹药技术特征,创新提出分步归类试验法,不仅提升了试验效率,还有效增强了试验的安全可靠性。
较真,更要跟自己“过不去”。为提升砺剑把关本领,他自考本科学历、通过了钳工、车工两项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结合岗位实践创造的小革新小发明在单位科研竞赛中屡屡获奖。这些年,他啃透试验鉴定相关书籍20余本、熟练掌握17台弹药作业设备、圆满完成各类试验任务70余项,成为名副其实的理论、技术、装备“三栖尖兵”。
蔡春好为官兵们讲解弹药上的标识含义。
“爱较真”的兵师傅带出一群“能碰硬”的徒弟。他鼓励新同志多担大任务、常啃硬骨头,在大项任务中不断锤炼过硬素质。在他的帮带下,先后有18名青年干部和新入职文职人员走上试验主持人岗位,一大批“爱较真”的“精测能手”、“小发明家”走上战位,成为试验场上的“难题克星”。
矢志为国砺剑,铁心强军攻关。作为给新型武器颁发准生证的“砺剑人”,在蔡春好心中,各类新型弹药就像他的孩子一样,倾注了他的汗水与心血。年近五十的他,如今依然奋战在试验鉴定第一线,为打造战之必胜的新型弹药不断贡献智慧力量。
工作之余潜心学习新型弹药知识。
短评:
“较真”练就真功夫
一名普通士兵,缘何能在常规兵器试验鉴定事业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非凡业绩,赢得无数赞誉?
蔡春好始终“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对工作“较真”不含糊、对难题“较真”不放过、对创新“较真”不停歇、对失败“较真”不退缩,一路披荆斩棘、砥砺奋进。
入伍时只有初中学历的蔡春好,面对试验鉴定“高精尖”领域,敢于迎难而上,敢于与自己“较真”,终成官兵交口称赞的“士兵工匠”。
荣誉背后,是蔡春好二十九载与弹为伍、勤学苦练,他秉承“装备我鉴定、我对党负责”的忠诚基因,将青春压进炮膛、把热血融入弹道,在知识报国、科技兴军的伟大实践中彰显铁心向党、矢志强军好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