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只会用不会修”
“用修双通”方能发挥最大效能
参加一场实弹射击考核,差不多一半时间耗在了装备抢修上。谈起那次坦克战斗射击考核,坦克连连长程培松印象深刻。连队一辆坦克在射击时,火炮因电路故障无法击发炮弹,全连炮长轮番上阵总算解决了问题,但已明显延误了考核进度。
某连中士田航宇也因不会维修吃过亏。一次实装演习,车载电台因线路故障无法正常联络,担任车长的田航宇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济于事。后来连队只能远程咨询厂家,多次尝试维修才将故障排除。
梳理这些问题,该旅党委深有感触:在战场上,人人都要精通手中装备,做到既会用也会修,不能上了战场还指望有厂家或专家全程保障。
装备的维修使用事关练兵备战成效。为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该旅立足基层营连实际,综合评估每名官兵的专业技能、能力素质、发展空间等因素,合理遴选培养对象,采取送出去学、请进来教、专业人员带等举措,培养了一批对新装备性能“一口清”、故障“一摸准”的“用修双通”型人才。
今年年初,炮兵营即将列装一批新装备,为及早帮助官兵了解新装备情况、学习操作技能,旅作训科提前着手研究接装指导手册,将新装备相关原理知识、技术资料制作成简易图册下发官兵。他们还主动联系配发同型号装备的兄弟部队,上门求教并展开专项训练,逐岗位逐课目组织考核,确保新装备列装后尽快形成作战能力。
结合落实《武器装备管理条例》《军队基层建设纲要》等法规制度,该旅逐装备、逐系统、逐部件明确管理权限、界定职责范围,逐级签订装备管理责任书,使责任制覆盖全员全装;车炮场日强化机关全程督导,业务部门现场指导……该旅依法开展装备管理,使装备全时处于“能战”状态。
今年野外驻训工作展开后,该旅营连分散在多个地域,最远机动行程近2000公里,全程无一装备出现故障。装备管理科助理员李鹏涛介绍,为加速推进新型装备的战斗力生成,他们在不同海拔地域、不同气候条件下组织全员全装拉动考核,所有新型装备均在多种环境条件下的实战化演训任务中经受过摔打检验。
官兵感言
第76集团军某旅合成三营营长 向昱:武器装备是军人的“第二生命”,新装备列装部队后,需要按规程操作、依标准维护、照要求管理。《军队基层建设纲要》要求“操作人员做到会使用、会检查、会维护、会排除一般故障”。倘若操作人员不懂不会、消耗磨损过度、维护保养跟不上,再先进的装备也可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因此,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依法管好用好手中武器装备,开展学装备、研装备、用装备活动,让官兵成为懂装备的行家里手,为能打胜仗提供有力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