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美味,只有在乌宗图什河才能尝到
有一些地方待久了你会厌倦,可长时间不去又会想念。
对别迭里边防连官兵来说,乌宗图什河哨所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
提起乌宗图什河哨所,下士侯文杰感慨颇深:“每次去前两天很新鲜,可待上几天,就会觉得特别枯燥乏味……”
乌宗图什河哨所是别迭里边防连的一个季节性哨所,距离连队52公里。这段距离虽然不远,但途中需要翻越地势险峻、海拔4080米的琼铁列克达坂,以及缺氧严寒、海拔4400多米的基什卡苏达坂。
琼铁列克达坂附近的天气,就像孩子的脸一样“说变就变”。侯文杰清晰记得第一次去乌宗图什河哨所,琼铁列克达坂就狠狠地给了自己一个“下马威”。
2014年,他和战友奉命前往哨所执勤,刚开始攀爬达坂时还“风和日丽”,可攀到一半时,天空突然乌云密布。
霎时间,豆大的雨点从天空倾泻下来。满身被打湿的巡逻分队官兵,还没来得及烤烤火,拇指大的冰雹和漫天雪花又“砸”了下来……那天,饥寒交迫的侯文杰永远记住了琼铁列克达坂的绰号——“鬼门关”。
走一趟“鬼门关”,是连队许多老兵最深刻的记忆。在连队服役10多年的上士王彬龙,聊起征服琼铁列克达坂的艰辛直摇头——“你走一趟就知道了。”
有些路,一定要自己走过才知道多难走。
2011年9月,王彬龙与战友从乌宗图什河哨所回撤,翻越琼铁列克达坂时突遇暴风雪。此时,距离连队还有30多公里。他们每人带着2个馒头,将枪支、背囊等物资绑在马背上,10多名官兵齐声高唱《好汉歌》加油鼓劲,手牵着手拉着马尾巴走了近18个小时。
回到连队后,王彬龙脚脖子肿得连鞋袜都脱不下来,还有2名战友因长时间在雪中行走,双眼受到阳光反射得了“雪盲症”……
基什卡苏达坂,又一个令别迭里边防官兵既爱又恨的地方。侯文杰说,入伍多年,他每次前往基什卡苏达坂巡逻,那里从来都是雨雪交加,从未见过一次晴天。
“巡逻路上的‘鬼门关’不好过,但熬过了‘风雨’便能看到‘彩虹’。”侯文杰别有一番回味地说,走过琼铁列克达坂、基什卡苏达坂,就到了乌宗图什河,河岸边野韭菜的味道,是一生难忘的味道。
2014年7月,一场暴风雪袭来。一米多深的积雪,彻底阻断了连队通往乌宗图什河哨所的道路。整整13天,哨所的肉类、蔬菜全部耗尽,侯文杰和战友们寻遍乌宗图什河岸边的树林,发现了一种可以食用的野韭菜。
时至今日,官兵巡逻到乌宗图什河,还经常采摘野韭菜忆苦思甜。这种味道,也成为一茬茬别迭里官兵“顽强坚守”的味道,更是属于边防军人“苦中带甜”的独特味道。
基什卡苏达坂、琼铁列克达坂、乌宗图什河……一个个拗口而又难记的名字,从战士们口中说出,亲切得如同“老朋友”。
这些名字并不响亮,但于边防军人而言,却与生命中举足轻重的岁月有关、与青春时光有关。这些名字似乎已化作他们青春河岸边一颗颗雨花石,闪闪发光。
有些名字,永远刻在心间。有些青春,也只有自己知道。
致敬,别迭里边防的年轻战友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