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边防军人来说,爱是珍藏在心底的纯净情感。思念献给远方,青春献给坚守……入伍多年,这是中士李鑫恪守的人生信条。吕辰光摄
对高原反应没感觉,对连队却越来越有感觉
中士李鑫清晰地记得,2012年3月28日,是他到达别迭里边防连的第一天。
那时,山下早已是春花烂漫,而别迭里依旧是雪花纷飞、寒气袭人。
一下车,高原反应严重的他走路像踩在棉花上一样,头疼如海浪袭来……他在心里暗暗说:“这地方不能长待,干两年就走人。”
时光飞快,转眼间7年过去了。李鑫还没走,当初的列兵已成长为连队骨干、新兵眼中的“班长”。
问起留在这里的原因,他一时语噎。
沉默片刻,腼腆的他说:“待着待着就留下来了,留着留着就习惯了……”
李鑫口中的“习惯”其实是一种挚爱——“当你对高原反应没了感觉,便对连队、驻守的地方越来越有了感觉。”
驻守边关的7年,是别迭里边防连变化最大的7年。每次休假回来,李鑫都觉得连队更“年轻”了。宽敞明亮的第五代营房、长明电、保健氧、4G信号……连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驻守在这里的人呢?
如今,对于未来,李鑫已经有了自己的规划。
在大山里驻守7年的他,知道自己在别迭里的日子已进入“倒计时”。他说:“走的时候我会怀念这个地方,我的琼铁列克达坂……”
“站在琼铁列克达坂,眺望祖国壮美山河,我的心中常常会涌出这样一句话:人生如逆旅,只有努力攀登,才能欣赏到山之巍峨与壮美。”如今,这个昔日陌生的达坂,已成为李鑫在生命中最熟悉的地方之一。
琼铁列克达坂,令李鑫“一生难忘”。对于连队下士史元贞来说,这里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地方。
2016年3月,史元贞随队前往海拔4080米的琼铁列克达坂巡逻。几天前的一场风雪,让距山顶3公里处的积雪深达一米,巡逻车再难前行……
巡逻,就必须到达点位——这是烙印在别迭里边防军人“青春手册”上的铁律。即使在零下几十摄氏度的寒风里、极度缺氧的状态下,这群年轻人没有一人退缩。
史元贞和战友一起用铁锹挖雪开道,用手脚攀爬前行,到达山顶时衣服已被雪水湿透,迷彩服被冻得硬邦邦的。在达坂顶上,史元贞同战友留下一张合影。
“祖国,这里有我们!”那天,当史元贞迎着狂风飞雪,奋力喊出这几个字,一种坚定的信念在心中升腾——“我们,就是边防线上最独特的风景线。”这一句话,让在场所有人心生骄傲。
别迭里,是许多守护在这里的老兵们的“浪漫初恋”,这里镌刻着他们的青春。对于入伍不足一年、广西贵港籍战士岑福财来说,这里是梦想的起源,更是青春淬火的熔炉。
岑福财今年4月来到连队。4月的家乡广西,春风和煦,油菜花开,美得不像话;4月的别迭里,一片银装素裹,寒风凛凛……跨越几千公里,他的“家”与“国”,俨然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下连这天,他的母亲关切地打来电话问他:冷不冷?
他说,不冷!房间烧着暖气,比家里还暖和。其实,温暖,还藏在他的心里——让岑福财感到温暖的,还有连队干部骨干对他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帮助。在艰苦恶劣环境中,战友之间亲如兄弟的情谊更显珍贵。
“连队就是家。有一天,离开‘家’的人是要想家的。”退伍的日子一天天近了,上等兵马荣坦言,离开别迭里这个“家”是他最艰难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