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2年,巡边8000多公里,它倒在了最后一次巡逻的路上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公众号 作者:冉腾飞 王翰霆 张俊 柳哲哲 发布:2019-02-20 10:44:37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狗是边防军人亲密的战友。训练场上,它们和官兵一同操练;巡逻路上,它们和战士同甘共苦,守护着祖国的边防线。

在西藏军区边防某团,一只叫建民的编外“军犬”曾和战士们一起奋战在祖国的西南边陲。

12年时间,它参加了50多次巡逻,巡边8000余公里。直到去年8月,在最后一次巡逻途中,离开这个世界……

建民和连队的四级军士长曾清平是“同年兵”。2006年,还是毛头小伙的曾清平来到6连,与他一起来的,还有一只虎头虎脑的小黑狗。

连队的老兵开玩笑:“小曾,要照顾好你的这个小‘同年兵’啊!”小曾说:“我把它当弟弟!我弟弟叫建民,它以后就叫建民!”

“新兵”建民

建民十分乖巧,对穿着迷彩服的人有着说不出的亲昵。有时,它会扑到你怀里,有时,它会用舌头舔你,显得十分温顺可爱。

然而,到了站岗的时候,建民就会化身为一条“恶犬”。每当看到未经哨兵允许就接近营区大门的人,它就会冲出来,对着来人狂吠不止。

还记得建民第一次参加巡逻,“年少”的它对巡逻路上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好奇,这儿瞧瞧,那儿看看,一刻都不停歇。没过多久,它的脚就被乱石磨伤了。

曾清平自责,没有保护好建民,想抱着它巡逻。平时乖巧的建民此时拼命挣扎,曾清平只能把它重新放了下来。

就这样,建民一瘸一拐地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巡逻。回到连队,建民瘦了一圈。

随着时间的流逝,小曾成了老曾,建民也成了连队的“老边防”,经验丰富。

在一次巡逻途中,新兵小张看见一朵色彩斑斓的蘑菇,想把它采摘下来做成标本。刚准备伸手,建民就冲了上去,咬住小张的袖口,拼命往后拉,狂叫不止。

其他官兵迅速警觉地查看四周,军医张林洪看见蘑菇后,迅速让官兵远离,防止误碰。原来小张面前的那朵蘑菇叫毒蝇伞,如果误食会头晕恶心、神志不清。

还有一次,尖兵建民在丛林中开路,没想到遇到了马蜂窝,遭到大群马蜂围攻。

建民被蜇得没了样子,躺在火堆旁哼唧了一晚上。可第二天,建民又冲到最前面,担负起了开路的职责。

就这样,建民一直默默地守护着大家。

建民行走在巡逻路上。

岁月无情,“老兵”建民黑色的毛发渐渐变得有些灰白,步伐也不似以往矫健。

在2018年8月的那次巡逻中,从出发开始,建民就没有了往日的活力,气喘吁吁,它看起来那么吃力,却又那么执着地在坚持。

看到建民这个样子,大家心里都有些难过,不自觉地停下脚步,等等建民。

建民完成了它的最后一次任务。

到达点位,宣示主权。建民卧在了地上,老曾拿出火腿肠和水喂给建民,然而建民却不再像往日一样狼吞虎咽,只是张嘴吃了一点,仿佛是给多年陪伴自己的“哥哥”一个安慰。

建民挣扎着试图站起来,又再次倒了下去,老曾摸着建民的头,眼泪止不住地掉了下来,许多战友都哭了。

建民最终还是走了,倒在了它与官兵多年默默守护的边防线上。巡逻分队组织了简单的告别仪式,并为它立了一块碑。

2018年11月,连队组织评选“边防执勤标兵”活动,建民也在其中。连长说,它是参加巡逻50余次,巡边8000多公里的“老边防”。

对于老曾来说,和建民相处的那些日子早已深深烙印在了脑海里。

训练时,他都会和建民一同穿梭在障碍场。跑五公里,建民也会跟着一起。以前,是老曾跟着建民跑。后来,是建民跟着老曾跑。

建民走了,但它的故事却流传了下来,走进了连队新兵的课堂。

去年12月的一天,营区跑进了一只小狗,不管连队官兵怎么撵,它就是不走。大家收养了它,并用建民的名字给它命名。

在官兵们的关怀和投喂下,小建民渐渐地长壮了,毛发也变得油亮。今年2月,小建民第一次跟随大家参加了边防巡逻,担负起了新使命。

如今,小建民有了主人,不是爱狗的老曾。建民走后,老曾不再养狗。

责任编辑:张硕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