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堰塞湖抢险救灾纪实:洪峰过境,我们安全了

来源:央广军事作者:叶恒君 李世才 彭西 李俊责任编辑:李晶
2018-11-20 23:26

“我还能坚持,人民需要我们。”

从抵达灾区展开抢险,到洪峰过境时紧急救援,再到水位下降后清理灾区,官兵们全都废寝忘食、连续作战,但大家充分发扬支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传统,确保哪里最危险,哪里最紧急,哪里就有我们的子弟兵。

士官陈国富带领小组在新建村清理道路淤泥一直奋战到深夜,安排战友到帐篷里轮流休息,自己却继续坚守在路边帮忙转移被陷车辆。在金江镇带队救灾的一大队教导员张礼军每天至少两次往返于五个村12个安置点,查看灾情、指挥抢险、协调部署,往往一天下来都顾不上休息。他告诉官兵们,“我也很累,但我还能坚持,此刻人民需要我们。”

一线奋战

“党员干部,跟我上。”

在救援行动中,支队党委带领广大党员干部想在前,谋在前,冲在前,干在前。险重任务党员先干,苦活累活干部带头,“党员突击组”、“干部先锋队”始终坚守在救灾一线,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和“主心骨”作用。

赵正海支队长、和丽光政委等支队领导带领部队赶至灾区后,始终坚守在指挥岗位,身先士卒与官兵们一起战斗。在香格里拉开发区,一支由党员、干部组成的五人小队一直奋战在水最深、泥最厚的地方,当地的村干部遇到困难需要协调人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们。仅在2号安置点,他们就转移受灾群众150余人,抢运发动机等物资两顿,搭建帐篷20余顶。“党员干部,跟我上”是口号,更是旗帜。

转运群众财产

“这一次,请让我们优先。”

在六个昼夜的奋战中,官兵们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履行职责的军人使命,上演着守护人民、抗洪救灾的“士兵突击”,在一次次任务中勇斗洪流、冲锋在前。

洪流过后,地面残余着大量积水、淤泥和杂物。面对冰冷刺骨的积水,二中队队长黄勇拦下了想要帮忙的村民,率领官兵跳下近1米深的积水,清理出淤泥100余方。

截止记者发稿,官兵们已经清理淤泥16400平方米,建立13个安置点搭建帐篷190余顶,巡诊百姓290余人,搬运各类物资200余吨。灾情仍未消除,救援正在继续,武警官兵有信心、也有能力坚决完成救灾任务,帮助人民群众早日重建美好家园。

(央广军事·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