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航雄鹰勇闯生命和飞行“双重”禁区

来源:解放军报记者部作者:钱晓虎 黄宗兴 吴世科 于光彤责任编辑:乔梦
2018-11-13 13:09

●巡航高度:5600米

凝视慕士塔格——“冰川之父”见证极限跨越

穿越老虎口,气流平缓了许多,飞行变得平稳安静,我们悬着的心渐渐安定下来。此刻,舷窗外的美景令人惊艳:在飞机左侧,有着“冰山之父”美称的慕士塔格峰魏然屹立,海拔7509米的冰川穹顶高耸入云,让人叹为观止。

然而,穿梭在冰川林立、沟壑纵横的巡逻空域,机长张江林却无暇欣赏这壮美的自然风光。他一边克服高原反应,一边紧盯飞行状态,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他深知,这里的风切边、空中涡流都是直升机的天敌,稍有不慎就可酿成大祸。

这里,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干旱缺氧、气候恶劣、人迹罕至。对于人类来说,那是“生命禁区”;对于旋翼式直升机来说,则是“飞行禁区”。可是,这片最危险、最难飞的天空,却是运输直升机一营官兵必须征服的“战场”。

“爱它,挑战它,征服它!”张江林用简短的几个词表达了对雪山高原那种独有的情怀。远远凝视慕士塔格峰,这位常年翱翔高原的“帕米尔雄鹰”有一种爱恨交加的复杂心情。

“飞行在高原、大漠、雪山,遭遇浮尘、雨雪、扰流等复杂气象条件是常有的事。”张江林说,“我们不怕高原极限飞行,也一点都不怕打仗,只怕打无准备之仗。”前不久,在沙漠边缘的一次跨昼夜训练,训练空域一场暴风雨不约而至,天色顿时黯淡下来,但全营没有一人申请当日停飞。

张江林的话是有底气的。去年,一名边防哨所战士突发疾病,生命垂危。张江林机组奉命执行救援任务。直升机刚进入山谷,气流就开始乱窜,周围不时有大的雪块落下来。

通常,遇到风吹雪是高原飞行最棘手的问题,要尽量想办法避让。可情况紧急,张江林叮嘱副驾驶密切观测山体飞雪,自己聚精会神驾机全速通过山腰。

眼看就要冲过危险,前方积雪突然大块大块往下掉!张江林稳住心神小心避让,抓住一个瞬间钻出雪雾,避免了雪崩砸中直升机的险情,最终安全降落哨所空地,并及时将病人运送到救治点。

而在副驾驶乔宇眼里,慕士塔格就像是高原飞行的里程碑,见证着他们的每一点进步——

自从上世纪90年代第一条“处女航线”开辟后,一营的官兵就将征战世界第三极作为一种荣耀,先后30多次勇闯“空中禁区”喀喇昆仑山脉腹地,在海拔5000多米的“世界屋脊”阿里高原安全飞行4000多小时,开辟数十条新航线,不断创造世界航空界的“首次”和奇迹,守护着高原高寒地区的生命安全和边境安全。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