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3月1日上午,全军青年英模代表、全国青年典型代表齐聚雷锋生前所在部队,祭扫雷锋墓,并向全军官兵、全国青少年发出倡议,号召广大官兵和青少年自觉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新时代雷锋传人。
当目光再一次聚焦到这支改革后全新的雷锋生前所在部队,人们惊奇地发现,这支部队“变了”:名称变了、编制变了、任务也更加多样。然而,当人们深入接触后发现,这支部队的精神底色一点没变。
新时代,我们如何接过“雷锋的枪”?请关注今天出版的《解放军报》的报道——

第55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第78集团军某旅“学雷锋模范连”官兵重温入伍誓词。 刘议闪摄
新时代,如何接过“雷锋的枪”
——探寻北部战区陆军传承弘扬雷锋精神足迹
■解放军报记者 刘建伟 康子湛 特约记者 李亮 王鑫
2018年3月1日上午,全军青年英模代表、全国青年典型代表齐聚雷锋生前所在部队,祭扫雷锋墓,并向全军官兵、全国青少年发出倡议,号召广大官兵和青少年自觉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新时代雷锋传人。
当目光再一次聚焦到这支改革后全新的雷锋生前所在部队,人们惊奇地发现,这支部队“变了”:名称变了、编制变了、任务也更加多样。然而,当人们深入接触后发现,这支部队的精神底色一点没变。
这样的“变”与“不变”,不仅存在于雷锋生前所在部队,更存在于北部战区陆军的座座营盘。在强军大变革的时代舞台上,传承了55年的雷锋精神依旧璀璨耀眼。记者走访北部战区陆军部队,探寻他们新时代下传承弘扬雷锋精神的一个个足迹。
雷锋信仰坚定源于理论清醒,新时代学雷锋首先要解决好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
是返校攻读学业,还是留队选取士官?站在人生的“岔路口”,第78集团军某合成旅大学生士兵杨磊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
大学期间,杨磊成绩优异,当身边同学积极申请入党时,他却对入党持观望态度。入伍后的杨磊,打算在军营锻炼两年就返校读研究生。然而去年底服役期满时,他不仅戴上了士官军衔,还被吸纳为预备党员。
让杨磊改变初衷的,正是身边一个个真实的党员先锋。他发现,小到脏活累活苦活、大到急难险重任务,站排头、打头阵的都是身边的党员。让杨磊触动最多的是他的新兵班长王成——北部战区陆军组织的“岗位学雷锋,强军当先锋”活动标兵。
王成是该旅的装备维修大拿,屡次放弃地方修理厂抛来的橄榄枝,选择留队。问其原因,王成告诉杨磊,学习雷锋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一份真感情:“我的家乡祖祖辈辈生活贫困,这几年在党的好政策下富裕起来。家里现在不缺钱,我就想在部队多奉献,报答党的这份恩情。”
理想信念一旦确立,就会成为破雾清霾的灯塔,走到哪儿都不会偏航。
“在马里,我就是中国,对党忠诚就是我们最亮的旗帜!”这是今年春节期间,雷锋生前所在部队赴马里维和官兵通过越洋电话与旅里战友交流时发出的由衷心声。
在战乱频繁的异国他乡,该旅维和官兵越发为祖国和军队的强大而自豪。他们建成简易雷锋纪念馆,时刻以雷锋为镜,高标准完成仓库建设、防御工事构筑和机场设施维护等近20个大型工程任务。联马团东战区司令阿尼苏扎曼称赞说:“中国工兵不愧为联马团典范,因为他们的榜样是雷锋。”
唯有精神与信仰的烙印,能经得起时间的冲刷而永不褪色。前不久,某旅已被列为转业对象的营长于鑫主动请缨,担负某新型装备联调联试任务。有人劝他:你都快要离开部队了,用不着这么拼!他的回答很坦然:“穿军装的日子不多了,作为党员,最后这班岗我一定要站好!”
春节前后,北部战区陆军许多待转业干部,都像于鑫一样,自觉用雷锋“党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决不讲价钱”的觉悟和品格要求自己,以实际行动交上一份份写满忠诚的答卷。
在北部战区陆军部队开展“岗位学雷锋、强军当先锋”主题实践活动中,这样的故事屡见不鲜。北部战区陆军主要领导认为,像雷锋那样坚定的信仰源于理论的清醒,必须始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官兵。他们引导广大官兵像雷锋学习毛主席著作那样刻苦学习习近平强军思想,当成“粮食”“武器”和“方向盘”,为强军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